我国地域广阔,人文环境也就大不相同,由于地理等自然原因,造成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风俗等也就大不相同了。大家都知道我果的南北方一秦岭淮河一线而划分。以北那里的人们通常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就以米饭为主了。作为南方的朋友虽然常吃大米,但是对于它的误区也不小哦,一起来看一下吧!
警惕大米的三个常见营养误区
误区一 精米白面质量营养好
经常能听到有人这样说:这些米真白啊,质量真好。粮食安全专家说,这是典型的想当然,也是一个很流行的认识误区。一般来说,糙米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加工精度越高,大米越白,营养越差。白面同样如此。面粉的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若颜色纯白或灰白,有可能是过量使用了增白剂。
误区二 大米一霉就不能吃了
很多人觉得,米发霉了就是坏了,只有扔掉。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一般来说,大米“起眼”或“起筋”,就已经转入发热霉变的第二阶段,这时必须摊凉和通风,及时处理,以防继续变质。专家说,在大米早期发热霉变过程中,如及时处理,淘洗干净,不影响食用。
误区三 本地米都比外地米好
人普遍有“本地情结”,大米也喜欢吃本地米,而且不少人认为本地米质量吃口比外地米好。专家说决定大米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稻米品种、种植环境、种植方法、加工方法、后期储运等。
以上是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警惕大米的三个常见营养误区”的内容介绍了。想必大家在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也一定是收获多多了吧!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想必,你也是犯了上面的几个误区了吧!所以,在看完本文章后请把你以前对大米的偏见都通通抛掉吧,重新认识它哟!
在人们的心目中吃粗粮是 养生 保健的生活方式,不会让血糖升得过快,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因为一旦血糖上升就可能诱发糖尿病,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检查出血糖偏高后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多吃粗粮,然而宋阿姨心里却很疑惑,为什么她经常吃粗粮,血糖还是高?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在吃粗粮的过程中陷入几个误区,快来看看你有没有。
吃粗粮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除了大米,其他的粗粮都可以吃
宋阿姨说平时吃粗粮并没有查询它们的升糖指数,以为只要是粗粮就可以。其实粗粮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玉米、燕麦、高粱、绿豆、黄豆、红豆、黑米等等,每种粗粮的升糖指数不一样,大家在选择前应注意。例如麸皮、大麦、玉米面、燕麦、荞麦等粗粮升糖指数在55以下,而 糯米、大黄米、小黄米、糙米、黑梗米的升糖指数在70以上 ,如果你选错了粗粮,长期食用血糖肯定还是偏高。
误区二、既然吃粗粮好,那么每天多吃点
宋阿姨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不仅早晚吃,中午也会用粗粮蒸米饭吃,认为吃得越多越好,多吃没坏处。其实并不是这样,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饮食要严格把控,什么食物都不能一次性吃太多,糖尿病患者更要这样。粗粮吃太多也会有坏处,其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会吸收肠道内的水分,导致肠道阻塞或引起胃胀不适。
误区三、为了口感好,过分加工,粗粮细作
为了让自己乐于吃粗粮,宋阿姨每天变着花样,今天加南瓜、咸蛋黄,明天加红薯和玉米粒,吃得特别丰富,每次都煮得特别软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让粗粮变成了细粮。还有的人喜欢把粗粮磨成粉,然后再用开水煮。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 粗粮加入太多食材就失去了本身的优势 ,膳食纤维被破坏殆尽,煮得太软太烂变得容易消化,升糖指数更高。
误区四、只吃粗粮,其他食物吃得很少
宋阿姨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一日三餐以粗粮为主,其他食物吃得很少,这也是血糖不容易控制的原因之一。血糖要控制,营养也要全面,不能为了控制血糖减少其他食物,也不能用粗粮代替细粮。应 合理搭配,科学饮食,保证饮食多样化 ,蔬菜、蛋白质、肉类、豆制品、水果都要吃,营养丰富全面才有利于控制血糖。
粗粮虽然好,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大家在食用前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可以让医生进行评估,有3类人不适合长期吃粗粮。
肠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吃粗粮
粗粮不易消化,肠胃不好的人食用多了会出现腹胀、反酸等现象,胃溃疡患者大量食用粗纤维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出血。建议和大米、小米混合在一起煮粥吃,或者是减少粗粮比例,多煮一会,少吃一点,可以适当缓解肠胃不适。
营养不良的人不适合吃粗粮
身体缺铁、缺钙的人不适合吃粗粮,因为膳食纤维会阻碍铁和钙的吸收,导致贫血、缺钙的情况更严重。不仅如此,粗纤维还会吸附肠胃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加快食物残渣蠕动,降低吸收能力,所以营养不良的人要少吃。
老年人不适合吃粗粮
老年人吸收和代谢能力差,消化功能较弱,不适合经常吃粗粮,平时粗纤维的食物也要少吃。虽然有降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也要适可而止,控制好食用量,否则可能会给肠胃带来损伤。
怎样正确地吃粗粮?
如果想控制血糖,首先就要 选择升糖指数低的粗粮 ,比如说上文提到的麸皮、大麦、玉米面、燕麦、荞麦、藜麦等等。其次就是注意 烹饪方式 ,不要煮得太软太烂,加入的食材不要超过3种。如果平时没有吃粗粮的习惯,可以逐渐增加粗粮比例,在大米或小米中混合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粗粮,每天粗粮控制在 50至100克 ,不要光吃粗粮,大米和面食要搭配着一起吃。
医生提醒大家,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但是大家在吃得时候也要注意文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如果你也有这些错误,要尽快改正。
“大米一身白,饭熟满屋香”。大米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食,它色泽洁白,口感香甜软糯。在无论是各大宴席还是家庭的一日三餐,都常常见到它的身影,因为它可以帮助菜肴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可是吃过这么多米饭,您知道正确的淘洗大米的方式吗?您回想一下,您是不是这样清洗大米的:将清水加入大米中,然后反复用力搓洗几遍,知道淘米水非常清澈,再放入电饭煲中焖煮。觉得这样清洗出来的大米才是干净、卫生的。但其实这样的方式是错误的,虽然看似把大米洗的非常干净,却也让大米中许许多多营养物质白白流失掉了,同时煮出的米饭的口感和味道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今天我就为大家指出淘洗大米时常见的几点误区。
一、用力搓洗大米
很多人在清洗大米的时候,头两道水会非常白,就认为此时的大米是非常脏的,于是就很用力的搓洗。您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啦!大米在脱去稻谷后其实是非常干净的,不会带有太多脏东西,而且大米大米脱去稻谷后会带有一定的白色粉末。我们在清洗时会带出这些白色粉末,淘米水越白,证明大米越新鲜。用力搓洗大米,会破坏其结构,致使营养物质流失,所以切忌不要用力搓洗大米。
二、频繁清洗并长时间浸泡
大米表面的白色物质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容易溶于水,如果过于频繁的清洗大米,并使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这些营养物质就会溶解在淘米水中,白白流失掉!一般我们清洗到第三道淘米水就刚刚好。第三道淘米水也是有非常多妙用的哦,用来浇花可以促进植株发育和延长花期。淘米水中含有很多的养分,可以给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但由于无法被花草直接吸收利用,淘米水最好先发酵再用较好。某些花卉植物比较喜欢偏酸性土壤,刚好淘米水发酵过后呈弱酸性,用发酵后的淘米水浇灌此种植物,后期开花会更多,花期也更长。淘米水用来清洗果蔬也是非常好的。
大家在淘洗大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上两个误区,这样煮出的米饭才会香甜可口的同时营养丰富。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吃米饭,可是有多少人了解大米呢?
稻谷由四部分组成,最外层的是稻壳,依次是米糠层、胚乳、胚芽,去掉稻壳的米是糙米,我们平常吃的大米就是稻谷的胚乳,没有米糠层和胚芽。
现在我们了解一下稻谷营养构成:
胚乳主要是淀粉构成,含有少量的维生素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重量占稻谷的80%,营养占20%;
胚芽含有稻米64%的重要营养成分,以及90%以上的人体必需元素,有“天然营养宝库”之称。大米胚芽中蛋白质和脂类含量均在20%以上,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脂类中80%以上是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达47%,当前发现其还含有70 多种抗氧化成分,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且不含胆固醇。大米胚芽富有生理活性很高的维生素E、γ-氨基丁酸、谷胱甘肽、角鲨烯、多种维生素B、亚油酸、米胚蛋白、六磷酸肌醇、γ-谷维素、γ-阿魏酸、N-去氢神经酰胺、膳食纤维、半纤维素等,其营养价值是大米胚乳部分的20倍
胚芽米:
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其他的部分则与白米完全相同的一种米。所有谷物的营养价值都集中在胚芽和内皮里,胚芽掌管着米的生命,所谓的“芽”,是生出新的生命的部分。胚芽米食用后能增加抵杂菌入侵人的身体的抵抗力。并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能给人体提供很好的能量物质。
怎样选择胚芽米
1保质期短
胚芽容易变质失去活性,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保质期短的,还有打开包装后应尽快食用,剩余应低温保存。
2真实留胚率高
留胚率达到80%才称得上好胚芽米,现在随着工艺发展,已经可以达到90%了。80%留胚率可以选择,但是90%为更好。
3颜色为淡黄
要保留胚芽,稻谷就不能过分加工,因此胚芽米正常颜色是淡淡的黄色,抛光打蜡都会让米粒发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31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注意,这四种食物不能与猪肉同吃
下一篇: 莲藕和这些食物搭配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