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别录》中记载,冬瓜“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现代医学也证明冬瓜水分含量较高,含钠量低,能利水消肿,是肾病,水肿病患者理想蔬菜。
其次,冬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中积存的有毒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冬瓜还能消减体内多余脂肪。
推荐食谱
冬瓜扒双笋
材料
冬瓜200克,竹笋50克,莴笋10克,生姜3克,蚝油1小匙,盐、鸡精、水淀粉、熟鸡油各适量
做法
1、 冬瓜去皮去籽,切成冬瓜条;竹笋洗净,切成粒;莴笋去皮,洗净,切成粒。
2、 油锅烧热,放入冬瓜条炸变色装盘。
3、 姜片放冬瓜上,上锅蒸20分钟,去姜片,备用。
4、 油锅烧热,下竹笋、莴笋粒炒熟,加适量水,加盐、鸡精、蚝油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淋冬瓜上即可。
功效
此菜可润肠通便,改善心血管疾病。
冬瓜,冬瓜皮冬瓜子一起煮水喝的作用如下:
1、冬瓜,冬瓜皮冬瓜子一起煮水喝有消炎、利尿、消肿、清热解暑的作用。
2、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冬瓜,冬瓜皮冬瓜子一起煮水喝具有清肺化痰、治疗痔疮的作用。
3、冬瓜含钠量较低,冬瓜,冬瓜皮冬瓜子一起煮水喝对动脉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肾炎、水肿膨胀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冬瓜,冬瓜皮冬瓜子一起煮水喝还有解鱼毒等作用。冬瓜,冬瓜皮冬瓜子一起煮水喝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形体健美。
扩展资料:
冬瓜贮藏注意事项:
1、冬瓜比较耐贮藏,贮藏适宜温度为10~20℃,相对湿度为85%左右,贮藏方法主要有室内地面堆藏和架藏两种,管理得当贮藏期可达4个多月。
2、搬运、装卸时必须轻搬、轻装、轻运、轻卸,切勿丢滚碰撞,否则容易造成倒瓤损伤,不利于贮藏。
3、贮期管理贮藏期间注意通风换气。晴天敞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干燥、凉爽。天气变冷,室内温度过低时,在瓜堆上覆盖秸秆或稻草,防寒保暖。
4、经常检查瓜堆,发现霉烂瓜及时挑出,防止瓜病蔓延。在贮藏室内用竹竿、木料搭一层层的贮藏架,每层架先铺秸秆再摆瓜,这样可以增加贮窒贮瓜量,还有利于室内通风透气。
-冬瓜
保护心脏的食物
1.纤维类食物:纤维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着同样作用,特别是能保护心脏。
2. 大蒜: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理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
3.洋葱:洋葱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能。不论是生吃、油煎、炖或煮,洋葱永远是心脏的“朋友”。
4.茄子:它能够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胆固醇,并能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裹在一起带出体外 。
5.类:豆类食物特别是黄豆,都含有大量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
1、一周减压养心法
中老年人要有效防治心脏疾病,使心脏保持健康、年轻,健康四大基石第四条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心理平衡对心脏健康最为重 要。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
周一:闻一闻提神的东西。早晨闻一下薄荷或茉莉的香味,可以让人精神倍增。
周二:将外部世界带进家里。家里放一些鲜花,将群山或其他美景照片挂在墙上,听听鸟鸣和流水声的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可以让你不再紧张。
周三:出门。到公园、花园或者小河边走走,看、听、闻或者触摸大自然,能让你感到与大地亲近,心理充满宁静。
周四:与家人一起逛公园。与家人在一起可以感受到亲情,有助于战胜悲伤和孤独感。
周五: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向为你开门或为你服务的人说声谢谢,这不仅仅是礼貌,还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行为。
周六:安排休假。没有比休假更能让人放松和恢复青春活力的了。要记住,别让自己太劳累。
周日:看看喜剧电视。有研究表明,当人看喜剧的时候,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会减少98%,而改善后的情绪可以持续12~24小时。
2、3个半小时+拍手歌
洪教授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特向广大中老年朋友推荐三个“半小时”和“健身拍手歌”。
每天早上运动半小时,走走步,打打太极拳、跑跑步,或者别的运动。要因人而异,运动适量。
中午睡上半小时,这是人体生物钟的需要。中午睡半小时,下午上班,精力特别充沛。老年人更是要补充睡眠,因为老人晚上睡得早,起得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午睡很重要,只要每天坚持午睡半小时,冠心病的病死率就会减少30%。因为午睡这段时间,血压处于一天中的低谷,心脏也因而得到保护,对于延缓心脏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晚上步行半小时,通过散步,可促进血液循环,晚上睡得香,有利于保护心脏,减少心肌梗死、高血压的发病率。
健身护心拍手歌。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做一次,每次5-10分钟。歌诀是“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深呼吸,下蹲起,十点十分去看戏”。
具体做法是:用右手掌拍左肩,左手掌拍右肩,能伸多远伸多远,连拍七十七下,老年人从胸前拍,中青年人关节灵活,从头后拍更好。平时成年人呼吸的进气量是500毫升,深呼吸时男性约3500毫升,女性约2500毫升,可明显增加氧气吸入量。胸式呼吸可锻炼肋间肌,腹式呼吸使隔肌下降,可使腹腔各器官特别是心脏受到轻微按摩,改善微循环和心脏功能,做1-2分钟。下蹲起是利用流体重力,用较短时间可明显改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张力,速度由慢至快,次数由少至多,循序渐进。“十点十分”指两手由平伸(如时钟9:15)到上抬15度(如时钟10:10),此动作每次做50-100个,可明显提高肩三角肌;背阔肌和颈部肌群力量。“去看戏”指踮起脚,伸长脖子向前,是提高腓肠肌力量和防治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这些医疗体操的效果可用苏东坡亲身实践“八段锦”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初数日,不甚觉,百十日后,功效不可量,胜药石百倍。”
3、入席少饮酒,养心多品茶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少量酒对心脏有益,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但多饮酒损害心脏,可引起酒精性心脏病、脑卒中、肝硬化、肿瘤等疾病。饮酒过量还可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和阿斯综合征。
酗酒危害大,不妨以茶代酒。“寒夜客来茶当酒”,一杯在手,清香满室,给人一种清新淡定,心旷神怡的感觉。茶叶,特别是绿茶,有很好的保健养心的作用。茶中含有十余种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每百克茶叶含VC为100~500毫克。VC能帮助胆固醇又有助于防止胆结石形成。茶叶中还含有20%~30%的茶多酚类化合物,能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
4、善待心脏,莫入锻炼误区
运动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运动又是一把双刃剑,过量或不适宜的运动又能伤害心脏,基或造成猝死,在深秋初冬的晨练中尤为突出,不可不防。
中老年人锻炼时须注意:
1.季节适应。深秋初冬,天气乍寒,尤其是大风降温时,一些人对寒冷的“应激反应”强烈,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皮肤微小血管收缩,容易造成心血管意外。一般经过4~6周后,进入真正的冬天,机体适应了低温,反到相对安全。
2.温度与风力。据北京市心血管病10年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都与平均温度呈典型性逆向相关,即平均温度越低,则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越高。研究表明:当从室内走到室外,受0℃以下的冷空气直吹面部,可立即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血压升高,造成心绞痛发作。因此,除作好戴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防护外,过冷的天气,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不宜外出。
3.生物钟节律。按生物钟现象,人体在4~6时,心血管功能处最佳状态,其次为上午10时以后,最差是凌晨6~9时。因此,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则一天的任何时候运动都可以;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会,则宜选在下午4~6时活动,或在上午10时以后外出。尽量不要凌晨冬练,因为这时交感神经张力急剧升高,心血管负担最重。
4..谨防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就是“冬日猝死三联症”,即“冬天、凌晨、扫雪”,这三者的每一项都是增加心肌耗氧的。如果合并在一起,就构成很大的危险,中老年人切须注意,谨防万一。
5 饭前喝汤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心脏健康的大敌,可诱发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等。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心跳越快,死得越快。裤腰带越长,表明肚子越大,肚子越大表示脂肪越多,脂肪越多,表示动脉硬化越快,心肌梗死越多。女士们要是过了二尺四(即79厘米),男士们过了二尺六(即87厘米),就必须注意了。现在在美国保险,头一件事先量裤腰带,裤腰带长的保费就高。谁要是抽烟的话,一天抽一包烟,保费增加100%。
对一些肥胖者的观察表明:只要做到饭前喝汤,不需要任何减肥药,体重每月能下降0.5~1公斤,半年后有显著效果。减肥后心脏负担减轻了,心血管病减少了,对于增强心脏功能、延缓心脏衰老大有好处。
喝什么汤好呢?以清淡、营养均衡、低热量的蔬菜汤最好。
现介绍一种“护心汤”:
红——西红柿、红柿子椒;
黄——半个鸡蛋、胡萝卜、嫩玉米;
绿——各种绿叶蔬菜,色深的更好;
白——豆腐;
黑——黑木耳或蘑菇。
也可加入少许肉末、肉片、调味品,做成羹汤,不仅吃出美味,还能吃出心脏健康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62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