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沙参粳米粥的功效与作用,沙参粳米粥怎么做

饮食健康倡导 2023-06-25 10:26:54

本文关键词:妊娠恶阻,女

沙参粳米粥

沙参粳米粥用到的食材

北沙参 : 30g

粳米 : 100g

冰糖 : 适量

沙参粳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适用于治疗恶心、呕吐黏涎、不欲饮食等症。

沙参粳米粥做法

先煎沙参,弃渣取汁,加入粳米共煮,至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片刻即可。每天1次,早、晚温服。

请问用人参、五味子t、麦冬、再配上大米煮粥吃,可以吗?(精力有点欠佳)

每日早起,空腹胃虚,食粥一大碗,与肠胃相得。喝粥使肠胃得到滋养,却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导致肥胖。晚间喝粥,还能帮助睡眠,与喝牛奶有异曲同工之妙。凉夜喝粥,当温热的粥从口中流到腹中时,全身无数个毛孔有如熨贴过一般,畅快淋漓。食粥还可以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保健养生,使人延年益寿。那么,秋天到底该喝什么粥较好呢?

甘蔗粥用新鲜甘蔗,榨取汁约100至150毫升,兑水适量,同粳米煮粥。本药粥功能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黄精粥选用洗净的黄精10至30克,煎取浓汁时去渣或用新鲜黄精30至60克,洗净后切成片,煎取浓汁,去渣后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即可。本药膳能补脾胃,润心肺。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咯血。

玉竹粥先将新鲜肥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

这些药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病后、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辅助食疗方法。

沙参粥先取沙参15至30克,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用新鲜沙参30至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本药膳可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珠玉二宝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烂熟,而后将生山药60克捣碎、柿霜30克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本药粥功能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一切脾肺气虚的病症。

生地粥将生地黄25克(鲜品)细切,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约半小时后,滤出汁,再复熬一次;合并药液浓缩至约100毫升,备用;将75克粳米淘洗,煮成白粥,趁热时掺入生地汁搅匀,食时可加白糖少许调味。本药膳具有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咯血、食少、消瘦、热症心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症。

你所说的东西偶尔喝下还好,别经常喝.会引起上火的.

养胃粥的100种做法

粥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食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些粥养胃吧!

花生红枣粥
材料:大米,山药,枣,花生。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滚刀块,花生红枣用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锅中加适入两碗水,把山药、花生和红枣放冷水中,盖上盖子中火烧开,煮开后把大米放进去,米放进去去后,用勺子把融化开的米搅拌一下,防止粘锅,边煮边搅拌,过10分钟粘糯浓稠的粥就煮好了。
红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山药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

红糖小米大枣粥
材料:小米,大枣,枸杞,红糖。
做法:小米清洗,红枣清洗去核切小片。把备好的材料倒入电压力锅中,按煮粥档。煮好后的粥加入红糖与枸杞搅拌就可以吃了。
小米营养丰富,一直都是产妇补益的良口,加上红枣滋阴补血,养胃。

燕麦南瓜粥
材料:南瓜,燕麦,大米。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及内瓤切成片,燕麦片洗净,将南瓜片和燕麦片加适量的水,放到煲粥的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当南瓜片软后用勺子按碎,再煮10分钟即可。
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适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

皮蛋瘦肉粥
材料:皮蛋,猪瘦肉馅,大米。
做法:皮蛋2只,切成粒;瘦肉切成薄片,先放入少量食粉、盐捞匀至起胶,再放入少许水,捞匀,然后放入少许生粉,捞匀后再放入少许水,如是三番令肉片完全吸收水分,加入生油、姜丝等捞匀,腌4小时,待用;将煲好的粥底滚开,先放入姜丝、皮蛋粒,滚开后,放入肉片,待肉片浮起时离火,撒上芫茜、葱花,滴上数滴麻油即可。
皮蛋瘦肉粥的皮蛋是利用石灰等碱性物质加工成的一种食材,它的碱性成分含量比较高,它进入人体胃部以后可以调节胃酸分泌,对胃酸过多引发的胃痛和胃炎都有明显缓解作用。

南瓜小米粥
材料:大米,小米,南瓜。
做法:大小米淘洗干净,放入陶瓷煲,加入适量水,按照平常煮粥的浓稠加就可以了,中火烧开,南瓜去皮切小块,放入陶瓷煲内同煮,中火烧开,改文火,慢慢熬至喜好的程度,南瓜软烂,用勺子背面把南瓜块压成泥拌匀即可。
南瓜中富含维生素和果胶,能有效清除身体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小米十分养胃,两者搭配起来食用营养更均衡,更养胃。

沙参米粥
材料:北沙参,粳米,冰糖。
做法:每次取北沙参15克,捣碎,选用粳米50克,冰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参烂米花,汤稠汤面有油为度。或用新鲜北沙在30克,洗净切片,如法同煮为稠粥;若用南沙参煮粥、则先将南沙参碾成细粉,每次用粉15克,调入粥内,同煮为稠粥。
沙参米粥具有润肺养胃、清热养阴、祛痰止咳的功用。

养胃粥的家常做法大全

1.粳米莲子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

1、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2、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2.牛奶麦皮粥

材料:牛奶400ml、麦皮100克、白糖100克、黄油5克,少许盐。

做法:

1、首先用冷水浸泡麦皮30分钟。然后将浸泡好的麦皮放到锅内加水开火煮成粥。

2、关火前10分钟倒入备好的牛奶,均匀搅拌后,10分钟后加入白糖、黄油、盐,搅拌均匀。

3、等到麦皮煮到烂熟的时候关火,等到稍凉便可食用。

功效:益气健胃。可治经常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等症,也是胃或十二指溃疡者的食疗饮食。

3.糯米小麦粥

材料:糯米500克、小麦600克、白糖少许。

做法:

1、洗干净糯米,备用。

2、将小麦和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粥,煮滚后提前5分钟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再煮3分钟即可。待稍凉即可食用。

功效:补肠胃、强气力、养心神、敛虚汗。

注意事项:记住加水的分量要以个人喜好来加,有些人喜欢粘稠的粥,有些人喜欢稀粥,同时,小麦很容易吸水变稠,注意水的分量。

4.沙参米粥

材料:北沙参,粳米,冰糖,水

做法:

1、每次取北沙参15克,捣碎,

2、选用粳米50克,冰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参烂米花,汤稠汤面有油为度。

(或用新鲜北沙参30克,洗净切片,如法同煮为稠粥;若用南沙参煮粥、则先将南沙参碾成细粉,每次用粉15克,调入粥内,同煮为稠粥。)

3、早晚二次温热服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缓解胃不舒服、润肺养胃、清热养阴、祛痰止咳的功用。

5.牛肉粥

材料:新鲜牛肉50克、糯米100克,姜、葱、油、盐少许。

做法:

1、将牛肉切成薄片。注意切的纹路,可以提高牛肉的口感。将糯米洗干净。

2、先将糯米放到砂锅内加水开煮,30分钟后大概煮滚后,就放入牛肉,保证牛肉的鲜嫩口感。

3、再煮10分钟后,放入姜、葱、油、盐。搅拌均匀后,5分钟后可以关火。趁热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滋养肠胃。

止咳最快的偏方 简单一次见效止咳妙方

1 风寒咳嗽止咳偏方典型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1、杏仁生姜饮

组成: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

功效: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制法: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

2、白萝卜蜂蜜胡椒汤

组成: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功效:发汗散寒,止咳化痰。适用于风寒咳嗽。

制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即可。

服法: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疗程:5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服后加盖衣被有助于发汗。

来源:《民间偏方集锦》。

3、橘红生姜蜂蜜饮

组成: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功效: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制法:先将橘红、生姜2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煎液,再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时加入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

服法: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疗程:5日为1个疗程。

来源:《传世偏方验方应用名医指导》。

4、葱白陈皮汤

组成:葱白5根,淡豆豉10克,紫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

功效:疏风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制法:将葱白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放入沙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

服法:每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传世偏方验方应用名医指导》。

5、紫苏橘皮萝卜

组成:紫苏叶9克,萝卜片12克,橘皮9克。

功效:散寒止咳。适用于小儿受寒后引起的咳嗽、咳痰清稀色白、畏寒、流清涕等症。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疗程:5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可据小儿年龄大小适当加减药量。

来源:《小儿常见病偏方》。

6、足疗止咳方

组成:麻黄、杏仁、半夏各50克,甘草15克。

功效:散寒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痰白质稀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数沸后,取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度在40—50度时,浸泡双足半小时,每天浸泡1—2次。

疗程:5日为1个疗程。

来源:《足疗偏方》。

2 风热咳嗽止咳偏方典型症状:咳嗽气粗,咳痰不爽,痰黏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

1、杏仁桑叶饮

组成:杏仁、桑叶、牛蒡子各9克,桔梗、薄荷叶各5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

2、罗汉果绿茶饮

组成:罗汉果20克、绿茶2克。

功效:止咳化痰。适用于风热咳嗽不止者以及百日咳。

制法:罗汉果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即可。

服法:分3~5次饮服,每日1剂。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

3、杏仁粳米方

组成:甜杏仁120克,粳米30克,白糖200克。

功效:止咳定喘,润肠通便。适用于风热咳嗽。

制法:将甜杏仁用开水略泡片刻,剥去外衣,洗净,剁成碎粒,用冷水浸泡;粳米洗净,亦用冷水浸泡。把杏仁和粳米捞在一起,加入清水650毫升,磨成细浆,过滤去渣;将锅置炉火上,放入清水500毫升,加入白糖,待糖溶化后,将杏仁浆慢慢倒人锅内,随倒随搅(防止糊锅),搅成浓汁,熟后盖上锅盖,熄火稍焖即成。

服法:温热食用,每日2次。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新编偏方大全》。

4、涂抹风油精

组成:风油精适量。

功效:疏风清热止咳。适用于咳嗽。

用法:用风油精在颈部、喉咙处涂一些,感到皮肤像火烧样疼痛,十几分钟后咳嗽减轻。2个小时后,再涂1遍,第2天止咳。

疗程:3日为1个疗程。

来源:《中国民间名医偏方》。

5、薄荷金银花足浴方

组成:薄荷、金银花各30克,杏仁、半夏各50克,甘草15克。

功效:散寒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用法:上药加清水2 000毫升,煎数沸后,取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度在40—50度时,浸泡双足半小时,每天浸泡1—2次。

疗程:5日为1个疗程。

来源:《足疗偏方》。

3 风燥咳嗽止咳偏方典型症状: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千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1、桑叶杏仁沙参方

组成:桑叶3克,杏仁5克,沙参6克,象贝母3克,香豆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3克。

功效:疏风清肺,润燥止咳。适用于风燥咳嗽。

制法:将上药加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

服法:每日1剂,1次顿服。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温病条辨》。

2、北沙参粳米粥

组成:北沙参15克,粳米50克。

功效:清热养阴润燥。适用于风燥咳嗽。

制法:北沙参洗净,入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去渣,取汁;药汁中加入粳米及清水400毫升,煮成稀粥即可。

服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病愈止服。

疗程:10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服。

来源:《证治要诀》。

3、百合款冬花方

组成:百合60克,款冬花15克,冰糖60克。

功效: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者。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家用偏方大全》。

4、玉竹粥

组成: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克),冰糖少许,粳米30克。

功效:滋阴涧肺,生津止渴。适用于燥热咳嗽而见干咳少痰或无痰。

制法:先将玉竹洗净,切碎煎,或用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加入冰糖,稍煮一二沸即可。

服法:可作早餐食用,每日1—2次。

疗程:10日为1个疗程。

来源:《家用偏方99》。

5、草莓冰糖方

组成:新鲜草莓60克,冰糖30克。

功效:滋阴润燥。适用于燥咳无痰、日久不愈者。

制法:将上2味隔水炖烂。

服法:食用,每日3次。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偏方》。

4 内伤咳嗽止咳偏方1、痰湿阻肺证典型症状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食少,舌苔白腻,脉滑。

偏方1

组成:炒苏子9克,炒萝卜子9克,白芥子6克。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适用于痰湿咳嗽、肺气上逆者。

制法:将上3味药共捣研,用生绢小袋包之,水煎。

服法:代茶饮。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若大便素来实硬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片。

来源:《韩氏医通》。

偏方2组成:半夏15克,橘红15克,白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7片,乌梅1个。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止咳。适用于痰湿咳嗽。

制法:将上药浸泡半小时,再用水煎,取汁去渣。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趁热服用。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偏方3组成:茶叶、橘皮、茴香、桂皮、鲜姜各适量。

功效:祛痰止咳,健脾胃。适用于痰湿咳嗽。

制法:将上5味以同放入茶壶中,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服法:饭后饮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高血压病患者应慎服。

来源:《新编偏方大全》。

2、痰热郁肺证

典型症状表现:咳嗽气粗,痰多稠黄、咳吐不爽,烦热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偏方1组成:枇杷叶7—8片。

功效:清热化痰。适用于痰热咳嗽。

制法:将枇杷叶刷去毛,洗净,放小锅中煎汁,其色如茶。

服法:每日服3次。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内科治疗大成》。

偏方2组成:黄连6克,半夏12克,瓜萎20克。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适用于痰热咳嗽痰多、黄稠者。

制法:先煎瓜萎,去渣取汁,再将黄连、半夏放入瓜蒌汁中煎煮。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来源:《伤寒论》。

偏方3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6克,胆南星、制半夏各9克。

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适用于痰热咳嗽。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日为1个疗程。

来源:《医方考》。

3、肺阴亏损证

典型症状表现:咳嗽日久,干咳痰少,咳吐不爽,痰黏或夹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咽干口燥,或手足心热,盗汗,精神疲惫,舌红,少苔,脉细数。

偏方1组成: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久咳痰少、气短咽干者。

制法:水煎取汁,加冰糖。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10日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

偏方2组成:沙参9克,玉竹6克,冬桑叶6克,麦冬9克,生扁豆6克,天花粉6克,生甘草3克。

功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阴虚燥咳。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疗程:10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久咳久热者可加地骨皮3克同煎。

来源:《温病条辨》。

偏方3组成:人参、天冬(去心)、熟地黄各等份,蜂蜜适量。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燥咳。

制法:将上3味共研为细末,用蜂蜜调为蜜丸,如黄豆大。

服法:每次服用2—3丸,温水送下或含化。

疗程:10日为1个疗程。

来源:《中国民间名医偏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1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