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妊娠恶阻,女
芦根 : 150g
粳米 : 100g
竹菇 : 20g
生姜 : 2片
将芦根洗净切成段后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入米煮粥,一沸后加生姜片共煮,粥熟去生姜。每日1次。
1风热感冒
做法:将薄荷,菊花,桑叶,淡竹叶用适量清水煎煮五分钟,待煎沸之后将药汁滤出,去除药渣,加入粳米熬粥食用。
功效:薄荷是疏散风热的适用药材,加菊花,桑叶,淡竹叶和粳米一同熬粥,最适宜风热感冒人群食用。
做法:先将粉葛根,淡豆豉,麦冬放进砂锅,加500毫升清水,煮五到十分钟,待煮沸之后取汁液,用汁液和粳米一同熬粥,粥熬好的时候加入洗干净的葱白即可食用。
功效:葛根,豆豉,葱白有解表祛邪功效,麦冬,粳米养阴和胃,祛风解热,是风热感冒人群的最佳选择。
做法:将所有药物洗净切碎,加适量清水煎煮,取药汁和粳米一起熬粥,趁热服用,每天一剂,连服三天。
功效:桑叶,茅根,薄荷清热生津,枇杷叶止咳,甘蔗,粳米生津益胃,适宜于外受风热,肺胃蕴热的感冒人群食用。
做法:红萝卜洗净切片,马蹄去皮拍裂,和大米一同熬粥,粥熟后加适量白糖或是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风热感冒人群食用此粥可以清热消食,祛痰止咳,利尿通便。
做法:将所有药材放入砂锅,加水煎煮约五到十分钟,取药汁与粳米一同煮粥食用。
功效:此粥辛凉解热,适合一些风热感冒症状比较重,高烧不退,头痛无汗,咽干口渴等症人群食用。
2暑热感冒
做法:将芦根切小段,一青皮一起加适量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后,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20分钟,取汁液和粳米一同煮粥,加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芦根清热养阴,青皮行气止疼,生姜和胃止呕,粳米养胃益脾,用来熬粥喝适宜缓解暑热感冒症状。
做法:将香薷加适量清水煎沸,去渣留药汁备用;将粳米和绿豆加水煮粥,待粥滚时加入香薷汁,待粥煮熟后食用,一天分两到三次食用。
功效:香薷辛温,有发汗解暑,温胃挑中,行水散食功效,适宜于夏天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腹泻小便不利的人群食用。
3风寒感冒
做法:先将大米熬成粥,待粥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再熬煮片刻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该粥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宜于因风寒感冒导致的胃寒风热,骨节酸痛,鼻塞音重,肠鸣泄泻等症食用。
做法:将荆芥,薄荷,淡豆豉洗干净后加水煮沸,去渣取汁和糯米一同熬粥,每天服用两次。
功效:此粥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宜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失眠等症人群食用。
做法:先将粳米熬煮成粥,在粥中放入生姜,紫苏叶后煮沸即可。
功效:生姜有驱寒祛痰,补气平喘的作用,紫苏叶有发散风寒的效果,用来熬粥尤其适合风寒感冒人群食用。
4流行性感冒
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适量食盐和粳米一起熬粥,再将茶叶泡开,焖五分钟后倒入粥内食用。
功效:茶叶清肺热,理气开胃,止咳化痰,白萝卜清热化痰,适宜于患流感人群食用。
1.红米50克,用清水淘洗两遍。
2.放入清水浸泡2小时。
3.大米50克,淘洗两遍。
4.将浸泡好的红米与淘洗干净的大米,一同放入电饭锅内,加入三倍的水,按下煮饭键。
5.30分钟后,开盖。这时米已经开花了,关火保温5分钟至粥粘稠。
6.喜欢甜味的可以加入冰糖,但我更喜欢红米的的原味清香。
红米又名“红大米”、“红曲霉”,是南方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粗粮,营养价值非常高,有补血、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所以说经常吃红米粥的话可以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对于高高血压啊或者是高血脂等人群来说是不错的调理食谱。
1、铁的含量非常高,有预防缺铁性贫血和补血的功效。
2、所含的曲霉素K可阻止生成胆固醇,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3、红米粥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可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对防治AS有重要意义。
4、红米、黑米等稻米儿可改善缺铁性贫血、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芦根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而芦根有哪些使用方法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芦根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芦根的用法
1、芦根绿豆汤:芦苇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绿豆喝汤。适用于内热口干。功效: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2、芦根麦冬饮: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适用于放射治疗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的肿瘤病人,能明显减轻癌症放疗后的副作用。对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气管炎者,也有一定疗效。功效:生津清热、养阴润燥。
3、芦根青皮粳米粥:新鲜芦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鲜芦根洗净后,切成一厘米长的细段,与青皮同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捞出药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粳米开花,粥汤粘锅。端锅前5分钟,放入生姜,1日分2次温服。该粥粳米的醇香与芦根的清香结合,食用起来滑利可口,另有一番滋味。适用于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辨证为肝胃积热型者。功效:泄热和胃,养阴止痛。
4、芦根饮:芦根(鲜、干均可)1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1日1次,早晨空服,连服1星期。适用于内热胃火之口臭。功效:清火解毒。
5、芦根葱白橄榄饮:芦根50克、鲜萝卜20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饮。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功效:清热解表,宣通气机。
6、芦根荸荠雪梨饮: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绞汁。温饮或冷饮。适用于中暑。功效:清热生津解暑。
芦根的功效
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1、芦根清中兼透风热,治风热咳嗽可用,常配桑叶、菊花、桔梗等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如《温病条辨》桑菊饮。
2、芦根用于热病烦渴。
3、鲜用药力更强。
4、芦根用于热淋涩痛。
5、小儿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可以芦根配薄荷、蝉衣,疏风清热,宣毒透疹。
6、芦根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芦根清泄肺热,兼能利尿,可导热毒从小便出,故可治肺热咳嗽痰稠及肺痈咳吐脓血,治前者,常配桑白皮、黄芩、贝母等药,以清热化痰止咳;治后者,常配桔梗、鱼腥草、生苡仁、金银花等药,以清肺排脓,解毒疗痈。
7、芦根兼透散之性。
8、芦根还可用于河豚鱼中毒。单用捣汁,或配生姜、紫苏叶等,煎水饮。
9、芦根用于胃热呕吐。芦根既能清热和胃止呕,又不滋腻碍胃,故为治胃热呕哕之要药。轻者单用即可,重者常配竹茹、生姜、粳米等,以增强清热降逆,和中止呕之功,方如《千金要方》芦根饮子。
类别:清热泻火药。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经、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煎汤洗。
来源: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芦根。
芦根的临床应用
1、热病烦渴。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 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
2、胃热呕哕。本品能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每次到了换季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感冒,感冒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很多人感冒后就比较难好,而且会拖很久,特别是平时不注意饮食的人,一般的人在感冒后会吃粥,感冒后能吃的粥有很多,那感冒了喝什么粥好?感冒了喝什么粥最好?
1、风热感冒
(1)薄荷菊花粥
材料:薄荷,菊花各9克,桑叶,淡竹叶各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薄荷,菊花,桑叶,淡竹叶用适量清水煎煮五分钟,待煎沸之后将药汁滤出,去除药渣,加入粳米熬粥食用。
功效:薄荷是疏散风热的适用药材,加菊花,桑叶,淡竹叶和粳米一同熬粥,最适宜风热感冒人群食用。
(2)粉葛豆豉粥
材料:粉葛根,淡豆豉,麦冬各十克,粳米50克,葱白茎三根。
做法:先将粉葛根,淡豆豉,麦冬放进砂锅,加500毫升清水,煮五到十分钟,待煮沸之后取汁液,用汁液和粳米一同熬粥,粥熬好的时候加入洗干净的葱白即可食用。
功效:葛根,豆豉,葱白有解表祛邪功效,麦冬,粳米养阴和胃,祛风解热,是风热感冒人群的最佳选择。
(3)桑叶枇杷粥
材料: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生茅根30克,薄荷6克,粳米60克。
做法:将所有药物洗净切碎,加适量清水煎煮,取药汁和粳米一起熬粥,趁热服用,每天一剂,连服三天。
功效:桑叶,茅根,薄荷清热生津,枇杷叶止咳,甘蔗,粳米生津益胃,适宜于外受风热,肺胃蕴热的感冒人群食用。
(4)红萝卜马蹄粥
材料:红萝卜150克,马蹄250克,大米50克。
做法:红萝卜洗净切片,马蹄去皮拍裂,和大米一同熬粥,粥熟后加适量白糖或是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风热感冒人群食用此粥可以清热消食,祛痰止咳,利尿通便。
(5)发汗豆豉粥
材料:豆豉20克,荆芥,防风各六克,山栀3克,生石膏六十克,生姜三片,葱白茎两段,粳米100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放入砂锅,加水煎煮约五到十分钟,取药汁与粳米一同煮粥食用。
功效:此粥辛凉解热,适合一些风热感冒症状比较重,高烧不退,头痛无汗,咽干口渴等症人群食用。
2、暑热感冒
(1)鲜芦根粥
材料:鲜芦根30克,粳米50克,青皮5克,生姜两片。
做法:将芦根切小段,一青皮一起加适量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后,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20分钟,取汁液和粳米一同煮粥,加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芦根清热养阴,青皮行气止疼,生姜和胃止呕,粳米养胃益脾,用来熬粥喝适宜缓解暑热感冒症状。
(2)香薷粥
材料:香薷5克,粳米,绿豆各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香薷加适量清水煎沸,去渣留药汁备用;将粳米和绿豆加水煮粥,待粥滚时加入香薷汁,待粥煮熟后食用,一天分两到三次食用。
功效:香薷辛温,有发汗解暑,温胃挑中,行水散食功效,适宜于夏天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腹泻小便不利的人群食用。
3、风寒感冒
(1)防风粥
材料:防风15克,生姜3片,葱白茎2段,大米50克。
做法:先将大米熬成粥,待粥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再熬煮片刻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该粥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宜于因风寒感冒导致的胃寒风热,骨节酸痛,鼻塞音重,肠鸣泄泻等症食用。
(2)荆芥粥
材料:荆芥9克,薄荷3克,淡豆豉9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荆芥,薄荷,淡豆豉洗干净后加水煮沸,去渣取汁和糯米一同熬粥,每天服用两次。
功效:此粥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宜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失眠等症人群食用。
(3)生姜苏叶粥
材料:生姜三片,紫苏叶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熬煮成粥,在粥中放入生姜,紫苏叶后煮沸即可。
功效:生姜有驱寒祛痰,补气平喘的作用,紫苏叶有发散风寒的效果,用来熬粥尤其适合风寒感冒人群食用。
4、流行可爱冒
(1)白萝卜茶叶粥
材料:白萝卜100克,茶叶五克,食盐适量,粳米适量。
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适量食盐和粳米一起熬粥,再将茶叶泡开,焖五分钟后倒入粥内食用。
功效:茶叶清肺热,理气开胃,止咳化痰,白萝卜清热化痰,适宜于患流感人群食用。
5、流行可爱冒特点
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鼻塞、流涕、咽痛症状并不明显。推荐白萝卜茶叶粥: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熬粥,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粥内。白萝卜能够清热化痰,茶叶可以清肺热,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15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