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落花生枝叶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枝叶拼音注音 : 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出处 : 《滇南本草》来源 :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化学成分 : 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的有:戊烯醇-3、已醇、芳樟醇、α-松油醇、牻牛儿
甘淡;平
L
2023-07-13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拼音注音 : Lì Zhī Ténɡ别名 : 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 : 《陆川本草》来源 : 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的茎叶。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干燥地方
《陆川本草》:"苦涩
凉"
2023-07-13
荔枝壳
《中药大辞典》:荔枝壳拼音注音 : Lì Zhī Ké出处 : 《本草蒙筌》来源 :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外果皮。性状 :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质而脆。化学成分 : 含多酚氧化酶
苦;凉
L
2023-07-13
荔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拼音注音 : Lì Zhī别名 : 大荔、丹荔来源 : 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性味 : 根:微苦、涩,温。假种皮(果肉):甘
根:微苦
涩
2023-07-13
鸡爪枝皮
《中药大辞典》:鸡爪枝皮拼音注音 : Jī Zhuǎ Zhī Pí出处 : 《陆川本草》来源 : 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树皮。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酒饼叶"条。功能主治 : 《陆川本草》:"捣烂开好酒擦疥癣。"复方 : 脱鱼鳞痣:鸡爪杖皮
味辛;性温
J
2023-07-13
荔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草拼音注音 : Lì Zhī Cǎo别名 : 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来源 :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own的全草。6~7月采收,洗净,
苦
辛
2023-05-04
荔枝根
《中药大辞典》:荔枝根拼音注音 : Lì Zhī Gēn出处 : 《本草图经》来源 :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根。功能主治 : 治胃寒胀痛,疝气,遗精,喉痹。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2两。复方 : ①治胃寒胀痛:鲜荔枝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微苦;涩;温
L
2023-05-04
荔枝核
《中国药典》:荔枝核拼音注音 : Lì Zhī Hé英文名 : SEMEN LITCHI来源 :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性状
甘
微苦
2023-05-04
荔枝叶
《中药大辞典》:荔枝叶拼音注音 : Lì Zhī Yè出处 : 《岭南采药录》来源 :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枝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 : 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②《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
辛;苦;凉
L
2023-05-04
琉璃枝
拼音注音 : Liú Lí Zhī别名 : 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 :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orphus Turcz.]采收
苦;凉;有小毒
L
2023-05-04
棱枝槲寄生
拼音注音 : 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别名 : 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药》)。出处 : 《广西药植名录》来源 : 为桑寄生科植
《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
味苦"
2023-05-04
棱枝卫矛
《中药大辞典》:棱枝卫矛拼音注音 : Lénɡ Zhī Wèi Máo别名 : 小千金、硬筋藤出处 : 《贵州草药》来源 : 为卫矛科植物棱枝卫矛的根。生境分布 : 生于灌木丛林中。分布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 : 藤状灌木。嫩枝四棱形。叶对
辛微涩
温
2023-05-04
梨枝
《中药大辞典》:梨枝拼音注音 : Lí Zhī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功能主治 : 《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摘录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梨枝拼音注音 : Lí Zhī英文名
辛
涩;凉
2023-05-04
柳白皮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拼音注音 : Liǔ Bái Pí出处 : 《证类本草》来源 :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化学成分 : 含水杨甙及3.10~9.12%鞣质。药理作用 : 水杨甙有退热作
《唐本草》;"枝皮味苦
寒
2023-05-04
柳枝
《中药大辞典》:柳枝拼音注音 : Liǔ Zhī别名 : 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生于水边湿地。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地。原形态 : 垂柳,又
苦
寒①《唐本草》:"味苦
2023-05-04
柳叶
《中药大辞典》:柳叶拼音注音 : Liǔ Yè出处 : 《本经》来源 :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春,夏采收。化学成分 : 含4.93%鞣质(干重)。每公斤鲜柳叶含碘10毫克,高于一般食物数千倍。归经 : 《本草再新》:"柳头入心、脾二经。"
①《纲目》:"苦
寒
2023-05-04
金老梅枝
拼音注音 : Jīn Lǎo Méi Zhī来源 :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枝条。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000m
味微甘;涩;性平
J
2023-05-04
具苞水柏枝
别名 : 翁波[藏名]来源 : 怪柳科具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以幼嫩枝条入药。生境分布 : 四川。性味 : 甘,温。功能主治 : 升阳发散,解毒透疹。主治麻疹不透高热,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瘙痒,血热酒毒。
甘
温
2023-05-04
假荔枝根
拼音注音 : Jiǎ Lì Zhī Gēn出处 :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 : 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生境分布 : 生于山谷林缘及灌丛中。分布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 : 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绕绕藤、沙藤。
J
2023-05-04
九味一枝蒿
拼音注音 : Jiǔ Wèi Yì Zhī Hāo英文名 : all-grass of Manybractelole Bugle出处 :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 :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苞叶筋骨草带根的葵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
味苦;性寒
J
2023-05-0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蛇疙瘩
4
蒌叶
5
鸟不企
6
轮叶棘豆
7
刺蒺藜
8
刺竹笋
9
竹叶心
10
大青木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