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药用价值: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勺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地黄: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牛膝:【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临床应用】
(1)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与红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
(2)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苍术、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常与苍术、黄柏等同用;如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可与木瓜、防己、独活等同用。
(3)用于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头痛晕眩。治上部血热妄行者,常配合侧柏叶、白茅根、小蓟等药,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龈肿痛属于阴虚火旺者;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常与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同用。
(4)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尿血。与瞿麦、滑石、通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4.5~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黄精:①壮筋骨,益精髓,变白发: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酿酒钦。(《纲目》)
②补精气:枸杞子(冬采者佳)、黄精等分。为细末,二味招和,捣成块,捏作饼子,干复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水送下。(《奇效良方》枸杞丸)
③治脾胃虚弱,体倦无力:黄精、党参、淮山药各一两,蒸鸡食。(《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肺劳咳血,赤白带:鲜黄精根头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肺结核,病后体虚:黄精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炖猪肉食。(《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小儿下肢痿软:黄精一两,冬蜜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⑦治胃热口渴:黄精六钱,熟地、山药各五钱,天花粉、麦门冬各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⑧治眼,补肝气,明目:蔓菁子一斤(以水淘净),黄精二斤(和蔓菁子水蒸九次,曝干)。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粥饮调下二钱,日午晚食后,以温水再调服。(《圣惠方》蔓菁子散)
⑨治荣气不清,久风入脉,因而成癞,鼻坏色败,皮肤痒溃:黄精根(去皮洗净)二斤。日中曝令软,纳粟米饭甑中同蒸之,二斗米熟为度,不拘时服。(《圣济总录》)
⑩治蛲虫病:黄精八钱,加冰糖一两,炖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8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地黄叶子怎么吃好吃?
下一篇: 生地黄的功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