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
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
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秦艽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它性质微寒,能清热解毒,所以生活中有很多人会食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
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1
【处方用名】秦艽、西秦艽。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苦。归胃、肝、胆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祛除风湿,清退虚热,祛湿退黄。主治风湿痹证,中风半身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等。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久病虚羸,溲多,脾虚便溏者忌服。
2、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糖尿病患者忌大量服用。
4、昏迷及肝性脑病患者禁用。
5、婴幼儿及老年患者慎用。
6、下部虚寒,溲多,遗尿者不宜服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秦艽按常规用量服用是安全的。但本品所含龙胆酸,若过量服用,对消化道有刺激反应,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临床用秦艽煎剂未见中毒报道。动物实验中若大剂量给药,可出现肺水肿、肾损害、中枢神经兴奋,最后因麻痹而死亡。3、用量不宜超过10克,超剂量使用应谨慎,且不宜久用。4、病属阴虚血燥,精竭髓衰之证需用秦艽者,非配加大剂滋养药不可。
5、秦艽能退低热,尤其对风湿病引起之低热经久不退者,收效较佳,是为主药,加牛膝、银柴胡、黄柏、鳖甲等。必须坚持服药1个月以上,方显良效。
6、风湿痹痛、关节疼痛属风寒湿邪痹阻,而无热象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2
生活中那些腹泻便溏的人群禁止食用秦艽,秦艽性质寒凉,质地润滑,对人类肠道有一定促进作用,腹泻便溏的人群食用秦艽会加重肠道负担,容易影响肠道健康。
秦艽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它也叫大叶龙胆,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和宁夏以及新疆等地,它春天长出的新鲜嫩叶,可以当蔬菜食用,而它长大以后的全株,则可以在采收以后入药。秦艽的食用功效与药用功效都很出色。
秦艽是一种性质微寒,能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祛风除湿的中药材,舒筋活血霍叔通经络以及清热利尿,是它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在临床上,它对人类的风湿骨痛和大便带血以及黄疸,还有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症,都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
秦艽什么人不适合吃3
秦艽别名秦胶、秦纠。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胃、肝、胆经。 功效主治I祛风湿、通经络、清湿热、利 尿退黄。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中风不 遂、骨蒸潮热、妇人胎热、小儿推热、湿热 黄疸、小便不利、肠风痔漏等病。
适宜人群I风湿痹痛者;中风不遂者; 湿热黄疸患者;小便不利等患者。忌用人群久病虚寒、尿多、便溏者。
配伍须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 等,可治疗风寒湿痹。
秦艽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条,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
枝少数丛生,直立或斜升,黄绿色或有时上部带紫红色,近圆形。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2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平滑,叶脉5-7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叶柄宽,长3-5厘米,包被于枯存的纤维状叶鞘中;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15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边缘平滑,叶脉3-5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无叶柄至叶柄长达4厘米。
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长(3)7-9毫米,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先端截形或圆形,萼齿4-5个,稀1-3个,甚小,锥形,长0.5-1毫米;花冠筒部黄绿色,冠澹蓝色或蓝紫色,壶形,长1.8-2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3-4毫米,先端钝或钝圆,全缘,褶整齐,三角形,长1-1.5毫米或截形,全缘;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齐,花丝线状钻形,长5-6,长2-2.5毫米;子房无柄,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9-11毫米,先端渐狭,花柱线形,连柱头长1.5-2毫米,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
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毫米;种子红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2-1.4毫米,表面具细网纹。花果期7-10月。
中药草秦氿是治疗风湿的吗
你问的是秦艽吧?秦艽(jiao) 【药性】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
2.中风不遂。本品既能袪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
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羸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
4.湿热黄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
此外,本品尚能治痔疮、肿毒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药性】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其性偏寒,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
2.中风不遂。本品既能袪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
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羸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
4.湿热黄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
此外,本品尚能治痔疮、肿毒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秦艽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下焦湿热
龙胆草是中药,据本草纲目:;苦、涩、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固五脏,杀虫毒。等效果出来,让让我们仔细看看。
龙胆草的功效
药名:龙胆草。【解说】凌友。志:叶似茄,味苦似胆,故名。
别名:龙胆草、秦艽、狭叶秦艽、秦艽、秦艽、秦艽、秦艽、秦艽。
药用部分:龙胆草的根和茎。
味:苦而寒。
归经:肝胆经。
功效:泻肝胆火,除下焦湿热。
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阴部肿痛瘙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胀,胁痛口苦,发热惊风。
用法:内服:煎服,3-6g;或药丸或粉末。外用:适量,水煎;或者研磨涂抹。
:
龙胆草的作用
1.龙胆草治黄疸,食后头旋,心郁黄。是饥饿暴饮暴食,胃气熏人所致:苦参、龙胆草、牛丹丸,如盖你的孩子,用生麦芽汁服五丸,每日三次。
2.龙胆草能治夜鸟盲: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第二种味道是细粉。食用后,用热羊肝蘸药粉服用。
3.柴胡为主要成分,龙胆草为治疗眼疾的必备药物。治眼睛红肿,眼肿,血淤高,疼痛难忍。云:治下风湿湿热,脐足肿痛,寒湿脚气。主治秘诀
4、秦艽治发热腹痛:秦艽30克,打盐取汁。
5、龙胆草用于咽喉肿痛,风热盗汗。火发于肝胆,泻之无益。所以龙胆草有益肝胆之气,能泻肝胆之邪热。但患重感冒,吃多了可能伤胃里的生发之气,有助于邪火,长期吃黄连有助于火化。医学启源
6.龙胆草治肾囊风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膏桃叶,蜂巢,藜芦,千张纸。捣成细粉,用香油调和。
7.治痢疾的龙胆草:龙胆草15克,木棉15克,红猪30克母菜,水煎。
8.龙胆草能治客疼痛、愤怒、发烧、皮疹、视力改善和烦恼。滇南本草
9、龙胆草治咽喉痛:一把龙胆草,捣碎取汁,吞服。
10.龙胆草能治咽喉肿痛、洗疮、疥疮和毒肿。本草汇言
:
龙胆草的用药禁忌
1.忌:用量过大。
龙胆对胃肠道有轻度刺激,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大剂量服用会阻碍消化,出现头痛、脸红、头晕、心率减慢等症状。
2、忌:药不对症
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下力强,易伤阳气。不立即使用会发生不良反应。如龙胆草利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胆结石。一般这种病的疗程都比较长。如果长期用龙胆草清泻,往往会出现头晕、乏力、倦怠。这是苦寒的龙胆草伤正气的不良反应。
3、忌:脾胃虚弱者为腹泻且无湿热之火,不可空腹服用。
龙胆草传说
大阳山曾村有个叫曾童的穷小子,多年来一直为财主放牛。一天,曾彤牵牛花上山,看到山坪的池塘里有个美女在洗澡,就躲在柴火里四处张望。过了一会儿,美女洗了个澡上岸了。突然,她变成了一条大蛇,她在池塘边上睡着了,嘴里叼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曾胆大包天,挺身而出
看到曾彤“老实说,”老客人问道。什么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有家吗?我叫曾彤,父母早亡,留下我一个人在家。儿子,如果你愿意,就拜我为干娘吧。来我家吧,我给你喂饭,给你穿衣服,教你认字,练功夫,好不好?童见蛇神并无恶意,点了点头,带着蛇神离开了。
从此,曾彤成了蛇娘的养子,在洞府住了三年。这一天,正是曾彤16岁生日那天,蛇妈妈对曾彤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做事了。现在有个当官的机会。现任皇帝的太子病重,无人能治。如果你治好他,你会骑白马,高官厚禄我赢了我不去看医生。这不没关系,因为有你母亲的胆汁的胃。你可以钻进去拿一些。保险可以治好。蛇娘说着,给了曾彤一根针和一个看着粉的小空瓶。随即,她现出了大蛇的原形,倒在地上,张大了嘴巴。曾顺钻进了蛇蛇口的肚子,摸到了蛇胆,举起针,捅了一下,取了几滴胆汁,又出鞘了。
蛇收拾了曾彤把曾彤送到门口。临走时,蛇妈妈对曾彤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妈妈。爬上33级崖梯敲三下就行了,你妈来开门。童记下,一路走去。
曾彤来到北京,揭开御榜,用蛇胆治好了太子。皇帝可怜他的年轻和他的父母死,于是留在太子身边学武,并给他起名曾翔,说将来太子登基时要拜他为丞相。
一年后,皇帝公主和王子患有同样的疾病。皇帝召见曾祥,说:如果你能治好公主,我会让你成为一名医生。
有一次童想到了蛇母临走时的指示,连夜赶回大阳山,爬上崖梯,数到33级就停了下来,敲了三下,石门立刻打开。我我特别高兴见到我的女朋友。
认识曾翔蛇妈妈看穿了他的意图,给了他一根针和一个空瓶子,并坦白地说这次只能用针戳它,从肚子里取胆汁。唐不要贪心!
我曾经钻进过蛇的腹部,刺它,取胆汁,但我想:这胆汁是如此有效,我你最好多带些。娘娘,唐别小气,让你儿子多拿些!有了这个念头,他举起手来,连续刺了几刀。蛇负痛,嘴巴一闭,肚子一缩,打了几个滚,就晕了过去。曾也是被活活闷死。
蛇疼醒了,觉得恶心,就大口呕吐。当胆汁被吐在草地上,它就变成蛇胆草。
蛇娘埋怨曾香贪财,可怜公主病重,于是化身老客,采蛇胆草,来到金殿,说曾香猝死,由母亲代儿子送医,深得
黄帝信任。蛇母让公主服下蛇胆草,公主他的病被治愈了。
皇帝很高兴,问这种草药的名字。皇帝没有“我听不清楚蛇胆草的声音,所以他说。龙胆草好,龙胆草好!皇帝金口做了蛇胆草a龙胆草。说话间,老客人已经不见了。
根据这个传说,a蛇庙建在海上,庙里刻着一副对联:心平气和,蛇神为母,心贪蛰胆,蛇女吞相。
人参、三七、鹿茸、天麻、灵芝可否一起泡酒喝?
这些可以再一起的。
人参的功效:主要是大补元气。适用于气虚、身体衰弱等症。补元气,益气血。适用于体虚羸瘦,面色痿黄,四肢厥冷,腰膝酸软等症。
三七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鹿茸主要的功效:功效为补益气血,温肾壮阳,强心复脉,化淤生肌,强筋壮骨,固崩止带,强身抗老。可促使心脏血管和心肌功能恢复正常,促进肾脏之机能,补元气,治虚劳,填精血。恢复及促进精力和性功能。女子服用,专治子宫虚冷,崩漏,带下及产后贫血。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鹿茸具有生精补髓、益血助阳、强筋健骨、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等功效。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证明:鹿茸中含有HGH(人体荷尔蒙)、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氨基酸物质。用HGH、IGF-1等氨基酸制成的高级保健品,可以增加人体细胞的活力、消除皱纹、恢复青春、延缓衰老、促进脂肪代谢、强化免疫系统、增进和恢复记忆、增强男女性能力等功效。
天麻(《雷公炮炙论》)
【异名】鬼督邮(《本经》),明天麻(《临证指南医案》),水洋芋(《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冬彭(藏名)。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灵芝:别名 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他们几乎是不存在什么副作用的,只是适合不同的人群。至于用量方面嘛,不适宜用多,主要起到保健的作用。一天一般喝一小盅就可以的。
艽怎么读
艽是多音字,可以读作qiú或者jiāo。
艽读作“qiú”时,既可以指远荒,也可以指禽兽巢穴中的垫草;读作“jiāo”时,则是指秦艽,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秦艽是一种神奇的中药材,它的名字源于秦朝,因为它曾经是秦始皇的御用药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和西北部的高海拔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省份。
秦艽的性味为辛、苦、微寒,归肝经、胃经、膀胱经。它主治风湿痹痛、筋骨酸痛、水肿尿少、黄疽、疮疡肿毒等病症。秦艽的用法用量为3-10克,可入汤剂、酒剂或散剂。例如,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可治风湿痹痛。
秦艽的其他功效:
1、补气充血:秦艽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以实现补气充血的功效。
2、抗疲劳:由于秦艽所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因此对于改善疲劳状态有一定帮助。
3、调节免疫系统:秦艽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抵御各种感染、炎症等疾病。
4、保护肝脏:在中医中,秦艽还被广泛应用于肝脏的保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秦艽虽然具有多重功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此,在使用秦艽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遵守正确的用法用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122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独活止痛搽剂与云南白药喷雾剂哪个好?
下一篇:
秦艽栽后何时收获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