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谈谈文字之医:中医书上知识,并不能完全指导临床,这是中医发展未能解决的首要问题

荆十三 2024-03-30 10:29:57

I导读:要思考已有几千年积淀的中医学在现代如何传承、发展,不能回避它的不足之处,比如要正确认识历史上文人治医对中医学术的负性影响,其在增进学术争鸣、繁荣中医学的同时,也确实给中医学穿上了一层又一层臃肿的理论外衣,某种程度上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本文是单书健先生在其编著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的序言节选,这篇序言全文很长,有很多精彩之处,小编选择的这一段,只是一个点,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找来阅读。

微信图片_20240330095244.png

困惑与抉择——代前言(节选)

作者/单书健

理论-实践脱节与“文字之医”
理论-实践脱节,即书本上的知识(包括教科书知识),并不能完全指导临床实践,这是中医学术发展未能解决的首要问题。形成理论-实践脱节的因素比较复杂,笔者认为欲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研究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正确剖析文人治医对中医学术的影响。
迨医巫分野后,随着文人治医的不断增多,中医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因为大量儒医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基础文化水平。文人治医,繁荣了中医学,增进了学术争鸣,促进了学术发展。通医文人增加,对医学发展的直接作用是形成了以整理编次医学文献为主的学派。由于儒家济世利天下的人生观,促使各阶层高度重视医籍的校勘整理、编撰刊行,使之广为流传。
文人治医对中医学术的消极影响约有以下诸端:
尊经崇古阻碍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

两汉后,在儒生墨客中逐渐形成以研究经学、弘扬经书和从经探讨古代圣贤思想规范的风气,后人称之为“经学风气”。

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一直成为医学写作的指导思想,这种牢固的趋同心理,削磨、遏制了医家的进取和创新。尊经泥古带给医坛的是万马齐喑,见解深邃的医家亦不敢自标新见,极大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医学新思想的难以产生及产生后易受抑压,也导致了人们沿用陈旧的形式来容纳与之并不相称的新内容,从而限制了新内容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延缓了中医学的发展。
侈谈玄理,无谓争辩

一些医学家受理学方法影响,以思辨为主要方法,过分强调理性作用,心外无物,盲目夸大了尽心明性在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对医学事实进行随意的演绎推理,以至于在各家学说中掺杂了大量的主观臆测、似是而非的内容(宋代以前文献尚重实效,宋代以后则多矜夸偏颇、侈谈玄理、思辨攻讦之作)。

无谓争辩中的医家,所运用的思辨玄学的方法,使某些医学概念外延无限拓宽,无限循环,反而使内涵减少和贫乏,事实上思辨只是把人引入凝固的空洞理论之中。这种理论似乎能解释一切,实际上却一切都解释不清。它以自然哲学的普遍性和涵容性左右逢源,一切临床经验都可以成为它的诠注和衍化,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对问题继续深入的研究。
理论僵化,学术惰于创新,通过思辨玄学方法构建的某些理论,不但没有激起后来医家的创新心理,反而把人们拉离临床实践的土壤。命门之争,玄而又玄,六味、八味何以包治百病?
无病呻吟,附庸风雅的因袭之作
“立言”的观念在文人中根深蒂固,一些稍涉医籍的文人,也常附庸风雅,编撰方书,有的仅是零星经验,有的只是道听途说,因袭之作,俯拾皆是。
重文献,轻实践
受经学的影响,中医学的研究方法大抵停留在医书的重新修订、编次、整理、汇纂,呈现出“滚雪球”的势态。文献虽多,而少科学含量。从传统意义上看,尚有可取之处,但在时间上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因为这样的思想延缓了中医学的发展。
伤寒系统,有人统计注释《伤寒》不下千余家,主要是编次、注释,但大都停留在理论上的发挥和争鸣,甚或在如何恢复仲景全书原貌等问题上大做文章,进而争论诋毁不休,站在临床角度上深入研究者太少了。马继兴先生对《伤寒论》版本的研究,证明“重订错简”几百年形成的流派竟属子虚乌有。

整个中医研究体系中重经典文献,轻临床实践是十分明显的。

一些医家先儒而后医,或弃仕途而业医,他们系统研究中医时多已年逾不惑,还要从事著述,真正从事临床的时间并不多,其著作之实践价值仍需推敲。
苏东坡曾荐圣散子方。某年大疫,苏轼用圣散子方而获效,逾时永嘉又逢大疫,又告知民众用圣散子方,而贻误病情者甚伙。
陈无择《三因方》云:此药实治寒疫,因东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盖当东坡时寒疫流行,其药偶中而便谓与三建散同类。一切不问,似太不近人情。夫寒疫亦自能发狂,盖阴能发燥,阳能发厥,物极则反,理之常然,不可不知。今录以备寒疫治疗用者,宜审究寒温二疫,无使偏奏也。
《冷庐医话》记载了苏东坡孟浪服药自误:士大夫不知医,遇疾每为庸工所误。又有喜谈医事,孟浪服药以自误。如苏文忠公事可惋叹焉……
文人治医,其写作素养,在其学问成就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是其在临床上有多少真知灼见。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学著作并非都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大家所为。
《温病条辨》全面总结了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理论,成为温病学术发展的里程碑,至今仍有人奉为必读之经典著作。其实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时,从事临床只有六年,还不能说是经验宏富的临床家。《温病条辨》确系演绎《临证指南》之作,对其纰谬,前哲今贤之驳辨批评,多为灼见。
研究吴鞠通学术思想,必须研究其晚年之作《医医病书》及其晚年医案。因《温病条辨》成书于1798年,吴氏40岁,而《医医病书》成于道光辛卯(1831)年,吴氏时已73岁。仔细研究即可发现风格为之大变,如倡三元气候不同医要随时变化,斥用药轻描淡写,倡治温重用石膏,从主张扶正祛邪,到主张祛除邪气,从重养阴到重扶阳……
《证治准绳》全书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医临床成就,临床医生多奉为圭臬,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王肯堂并不是职业医生、临床家。
肯堂少因母病而读岐黄家言,曾起其妹于垂死,并为邻里治病。后为其父严戒,乃不复究。万历十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受翰林院检讨,后引疾归。家居十四年,僻居读书。丙午补南行人司副,迁南膳部郎,壬子转福建参政……独好著书,于经传多所发明,凡阴阳五行、历象……术数,无不造其精微。
著《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郁冈斋笔尘》,雅工书法,又为藏书大家。曾辑《郁冈斋帖》数十卷,手自钩拓,为一时刻石冠。
林珮琴之《类证治裁》于叶天士内科心法多有总结,实为内科之集大成者,为不可不读之书,但林氏在自序中讲得清清楚楚:本不业医。
目尽数千年,学识渊博,两次应诏入京的徐灵胎,亦非以医为业,如《洄溪医案》多次提及:非行道之人。
王三尊曾提出“文字之医”的概念(《医权初编》上卷论石室秘录第二十八):
夫《石室秘录》一书,乃从《医贯》中化出。观其专于补肾、补脾、疏肝,即《医贯》之好用地黄汤、补中益气汤、枳术丸、逍遥散之意也。彼则补脾肾而不杂,此又好脾肾兼补者也……此乃读书多而临证少,所谓文字之医是也。惟恐世人不信,枉以神道设教。
吾惧其十中必杀人之二三也。何则?病之虚者,虽十中七八,而实者岂无二三,彼只有补无泻,虚者自可取效,实者即可立毙……医贵切中病情,最忌迂远牵扯。凡病毕竟直取者多,隔治者少,彼皆用隔治而弃直取,是以伐卫致楚为奇策,而仗义执言为无谋也……何舍近而求远,尚奇而弃正哉。
予业医之初,亦执补正则邪去之理,与隔治玄妙之法,每多不应。后改为直治病本,但使无虚虚实实之误,标本缓急之差,则效如桴鼓矣……是书论理甚微,辨症辨脉则甚疏,是又不及《医贯》矣……终为纸上谈兵。
“文字之医”实际的临床实践比较少,偶而幸中,不足为凭。某些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也会向愈康复。偶然取效,即以偏概全,实不足为法。
“文字之医”为数不少,他们的著作影响并左右着中医学术。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脱节,正是文人治医对中医学术负性影响的集中体现。
必须指出,古代医学文献临床实用价值的研究是十分艰巨的工作。笔者虽引用王三尊之论,却认为《石室秘录》《辨证录》诸书,独到之处颇多,同样对非以医为业的医家,如王肯堂、徐灵胎、林珮琴等之著作,亦推崇备至,以为不可不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6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