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应用苯妥英钠要防范小脑损害

医案日记 2023-06-20 03:41:40

苯妥英钠是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其有效药物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最近,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的杨印东医生,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了苯妥英钠的代谢特点及其中毒对小脑造成的损害。该研究表明,在应用苯妥英钠的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小脑症状时,要及时考虑到本药中毒的可能性。

苯妥英钠的化学成分为二苯乙内酰脲类钠盐,它能有效抑制突触点的强直后期强化,并阻止皮质细胞异常放电的扩散,该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被用于人类的抗癫痫治疗。但此药易引起中毒,特别是其所致小脑损害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近3年,杨印东等观察了8例癫痫患者应用此药的情况: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癫痫病史,并经脑电图证实;都伴有高血压病史;CT、磁共振检查均有小的腔隙性脑梗死灶,脑干和小脑未发现病灶。

8例患者均于服用苯妥英钠5~24个月后出现小脑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首发症状多表现为眩晕、恶心、步态不稳、视物成双。患者入院后的初次检测结果显示,其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在15~40微克/毫升之间。患者住院期间,在逐渐减少此药的剂量或改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同时加大补液量,并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后,其苯妥英钠血药浓度逐渐减至10微克/毫升以下。此时,所有患者的小脑受损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6例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接受头部磁共振复查,结果显示,有3例患者发生了小脑萎缩。

杨印东医生指出,采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一般为10微克/毫升,当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大于20微克/毫升时,患者可发生眼球振颤;大于30微克/毫升时,患者可出现共济失调;大于40微克/毫升时可致患者神经错乱;大于50微克/毫升时,患者则出现严重的昏睡甚至昏迷症状。发生急性、严重的苯妥英钠中毒后,小脑共济失调的消退常需数月时间,而弥漫性小脑萎缩可在患者共济失调的症状改善之后经磁共振检查发现,表现为小脑延髓池、桥脑小脑角及小脑上池的扩大。

杨印东指出,因为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症状与小脑梗死引发的症状基本相同,如果中毒的是老年患者,其又有高血压病史,往往易被误诊为小脑梗死。对被误诊的患者如按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治疗,很容易延误其病情。对此杨印东强调,临床上应慎用苯妥英钠,并应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随时进行剂量调节。一旦用药患者出现小脑症状,需考虑是否为苯妥英钠中毒所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9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