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世界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世界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中国脉法发源很早,在春秋扁鹊时期就有切脉的记载。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晋代的王叔和集前代脉学之著述,结合自己和当代的临证经验,写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他通过脉搏
医药之最
2023-11-11
世界第一部原本儿科学专著——《小儿药证直诀》
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钱乙(公元1032~1113年)是北宋末年东平郡(现山东郓城县)人。他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一部流传到现在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是钱乙的门人阎季忠按照钱乙的丰富临床经验加以总结、整理,于宣和元年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公元475~502年间,南齐人龚庆宣所撰写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书。全书共5卷,包括病症主要是外伤、痈疽、疮疖、湿疹、瘰疬、疥癣以及其它皮肤病等。卷一总论中医外科学上“痈”“疽”两大症的鉴别诊断。卷二以后载列内、外治疗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
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你知道“虎守杏林”的故事吗?“虎守杏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由于流传太广,所以说法也就不一样了。其中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有一天到外面去出诊,半路上碰到一只老虎,张着大嘴迎上前来。把跟在孙思邈身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一例寄生虫病人
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人体寄生虫病的情况有了不少了解。如隋朝(公元610年),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就说,在江南各县,凡在一些有溪水的地方,都存在着一种“水毒病”。这种病开始“恶寒,头微痛,目匡(眶)疼、心内烦懊”,或者微微发热,只想睡觉,病情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著名的出国传医者——鉴真
古代中国是世界医学的几个中心之一,而在亚洲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各国纷纷邀请我国医家出国传医。最早的是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有个叫知聪的人携带了《黄帝明堂图》等书到日本传授针灸与医药知识。以后到了唐代,日本的汉裔丹波康赖将龙门治痰方石刻的内容
医药之最
2023-11-11
最早揭开脚气病之谜的人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长安时经常有一些穿着华丽的达贵病人来看腿脚浮肿,全身无力的脚气病。他虽开了防己等消肿的药给予治疗,但对于脚气病的起因产生了怀疑。因为他家乡耀县极少有患脚气病的人,于是他作了一番调查,在旅途中发现四川地区也流行这种“富人”病。
医药之最
2023-11-11
人体医疗模型前驱——针灸铜人
在医药商店的玻璃橱内陈列着大小各武的男性人体模型,有的可以把外壳拿下,看到内脏纵行的红线还有点点麻麻的小红圆点,点旁留有针灸穴位的名字。你可知道这种供教学用的人体模型创始人是谁?他就是宋代针灸专家王惟一。王惟一是宋代医官院的教师。由于王惟一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传染病隔离场所与隔离制度
很古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有些疾病是由于自然界各种邪气以及蛊毒、病虫或风所引起,这些邪气有疫气,疠气,毒气,瘴气,戾气等。以后,人们逐步想到如果能避开这些致病的东西,不受它们侵袭,就可以不生病。因此,他们就采取了隔离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约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眼解剖学
你能设想自己失去眼睛、没有视觉的情景吗?那是多么可怕!眼前一片漆黑,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小小眼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领,你也许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其实,我国古代医家为了探索眼睛的奥秘,经过了无数次的解剖、实践,才逐步弄清了眼的解剖结构。我国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死亡诊断法
据说最近,我国南方某地农村有一妇女,因生了很久的慢性病,一直未能治好。连续卧床三个多月。一天夜里,突然她“呼吸停止”,四肢发硬,面色苍白,浑身冰冷。家属一见此情此景,于是慌忙办理后事。第二天下午3点许,一个家属在给她穿衣服的时候,突然发现“
医药之最
2023-11-11
我国最早的人工呼吸法
公元2世纪80年代,正是东汉王朝行将崩溃,豪强争战接连不断,瘟疫四起,人民颠沛流离,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时侯,经常有人痛不欲生而上吊自尽。当代名医张仲景不仅研究各种医学典籍,还尽力采集民间验方,不断积累资料。听到有人救活了自缢的人就去打听方
医药之最
2023-11-11
悼裘沛然教授
悼裘沛然教授杨悦娅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儒理文哲饱学,经论合珏;名医济世活人,情系苍生。忧国忧民倡德,放飞散墨;丰硕建树厚医,流芳永熠。上海国医馆有哪些专家?上海国医馆的专家有: 1、 严世芸 2、邹菊生 3、 赵国定 4、彭培初 5、倪菊秀
医药诗词
2023-11-11
心有灵犀-话犀牛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其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最为著名,广为传颂,多比喻彼此的心
医药诗词
2023-11-11
中药诗赏析--柴胡
芦头豹子独称雄,须记柴胡忌火烘。和解少阳表里半,热寒疟疾往来中。胁疼堪止睛无赤,口苦能除耳不聋。种别鄞州宜怯症,参芪偕力奏肤功。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按:柴胡味苦微寒无毒,入肝胆二经。其根似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而长者佳。雷公
医药诗词
2023-11-11
朱元璋与凌霜侯
传说朱元璋幼时家贫,常以乞讨为生。一年秋天,几天没讨到东西吃的朱元璋饿得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突然眼前一亮,发现废墟上的一株柿树上结满了金灿灿的柿子。朱元璋爬到树上摘柿子吃,总算得以果腹。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一次领兵打仗再次经过,发现那株柿
医药诗词
2023-11-11
杏林情
春雨细雨无声寸草知,春风轻拂景色姿,濡润岐黄千秋业,喜看杏林添新枝。夜读窗前孤灯诵古经,精研灵兰秘典真,中医情愫常入梦,晨曦又传读书声。师承传承医理启心智,激励后学宏图志,躬耕医海总关情,发皇古义能者师。
医药诗词
2023-11-11
茯苓-茯神-茯苓皮-药用异同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诸证如脾虚食少、便溏带下,以及心脾两虚见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茯神:呈
医药诗词
2023-11-11
地-黄
地黄气禀仲冬行,怀庆携来大有名。温可养荣宜用熟,寒能凉血只宜生。拌同姜酒脾无泻,食共萝卜发变更。四物为君八味首,九蒸九晒制须精。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按:地黄味甘寒无毒,入心肝脾肾四经。图经曰: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今处处有之,
医药诗词
2023-11-11
赵瑾叔《本草诗》赏析
荜拨波斯产有余,丛生喜向竹林居。胃酸堪把寒涎散,腹冷能将暖气嘘。炒共蒲黄经自准,煎同牛乳痢应除。青州虽有防风子,性冷终须愧不如。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按:荜拨味辛热无毒,入肝脾二经。《图经》曰:荜茇,出波斯国,今岭南有之,多丛生
医药诗词
2023-11-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