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广义医道论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有与无的辩证对待,是中医、道医的根本法则之一) 第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民“喻精气,该章包含治未病的高超技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果真正能够落实,这一切病症“无不治”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营魄合一,是养生治病的总则)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真正的心头大患、最棘手的巨大疾病,是我们有了这个身体,只有让这个身体复归于“无“,才是一切疾患的根本解决方法。)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中医用药的“君臣佐使”理论,还得借鉴这一章) 第四十二章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事物皆具阴阳,故有损益补泄——这正是中医用药之妙处。)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良医治病,必定要明白“损”之道)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子母相生,药学妙理)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治病贵在病患未起之先)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民”喻精,精安则能满,精满则气足,百病无从生起。在《道德经》之内,之国与之身是一致的。)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这里的“天道”,用于治病、治国,也是完全可以的)
大道家园,道学,传统文化,游学,冬夏令营,慎独,华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沂南县大道家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