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的根始终在中国,只有懂得中国文化的人,才会重视阴阳和刚柔的道理。将来整个李小龙武学体系应该也必然会在中国发扬光大。我会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实践和心得,尽力促进截拳道在中国的科学系统的传承和发展。截拳道的根在中国,因为只有我们中国那些了解中国文化和阴阳哲理的练武者,才能担起这个任务。希望国内那些对太极推手和散手搏击有训练和心得的武术家以及截拳道同道,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来研究和发展,去完成小龙宗师所创截拳道的完整武学体系,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任务。
李小龙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在于他不仅是个不断完善自己的武术家,而且还是一位不朽的思想者和哲人。李小龙当年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东西方哲学。其中,受中国传统的太极阴阳哲学影响最深。
他曾经在华盛顿大学主修哲学,就是为了以一个哲人的视角来洞察和体悟人类的武术。他认为,要让一门艺术或武技卓然不群,就应该,也必须让它拥有雄厚的哲学基础。
正是因为从中国阴阳学说和道家、禅宗哲学及西方哲学中获得启发,才构建起系统的截拳道武学哲理及其科学的实践体系,如在《功夫之道》书中所提到的刚柔相济原理以及水的原理等都是从中而来......终其一生,李小龙都抱守着太极阴阳原理,作为其武道哲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功夫之道》中,写到:“所有习武者都应将刚与柔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刚柔是任何运动中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些都体现在格斗中,如攻与守,张与弛,出与收等等。”
又写到:“功夫高手并不与对手进行力与力的正面对抗,而是借力打力,通过顺应对手的运动轨迹,把握他能量的流动方向,借助对方的力量来打败对手。
在功夫中,这被称为‘适应法则’。为了顺应对手并随其动作而变化,功夫高手必须首先理解柔与刚的真正意义。”李小龙这些关于格斗刚柔关系的论述,非常清晰的指出了刚柔相济,如水适应是截拳道实践其整体如一的阴阳理论的终极途径。
截拳道既要有阳还要有阴,有刚就必定要有柔,他在截拳道标志阴阳图案上特别的又加了两个箭头来表示阴阳互变,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以及阴阳相谐的关系,故只有二者实现了完美的平衡,才有可能达到最高的功夫境界。
虽然,一般我们所学的,以及广为大众所熟知的都只是截拳道“刚”的一面,即快、准、狠。但小龙师父在私底下总是向我们这些弟子强调“截拳道如水”,要像水一样,因为水恰恰是最具柔性的。
振藩截拳道”并非一种单纯的格斗技术,它包含了李小龙生前所学习、研究和讲授过的全面格斗系统与哲学理念。
截拳道的精要所在就是李小龙毕生所涉及的武学理论、格斗技术、训练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内在精神,这五项缺一不可。
李小龙在1967年把他所教授的体系内容称之为截拳道,这个体系包括了他生前所研究和实践的武学理论、格斗技法、训练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内在的精神意识。
它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固定的套路招式,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去努力、勤奋地训练与磨练自己本身的武器和技巧,并藉此最大限度地发挥、表达自己。
截拳道对我们而言就像是一个工具,我们通过它来构建我们的搏击技巧,磨练我们对于身体四肢的应用,进而提升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增强洞察力、耐力、速度、力量,提高准确性以及在对抗中对时机与节奏的把握和距离的控制。
简单为本,无限制街斗:截拳道训练和实战的基本特征
—— 像这个动作,从传统武术(比赛)来讲,是犯规的,怎么能插人家眼睛呢,这个不可以的吧,可是截拳道就是这样,我们(训练的是如何面对)生死之战,以最快的时间,侵犯你最脆弱的地方,眼睛、阴部、膝盖。这个手法动作叫标指,手指插人家眼睛。
其次,就是膝盖,又是犯规的动作,不能打的。是吧,所以呢,在比赛的时候,你把他脚打伤,他就打不到你了。这个意思就是说,他打过来,我一防的话,我用最长的武器来对付我最近、最脆弱的目标。这就是说,我封你的膝盖,你的手打不到我,可是我的脚还能踢得到你。这一个示范动作,是(比赛)犯规的动作,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戴上护具的,要没护具的话,是很危险的。现在(的体育比赛运动员)还不能练,这是犯规的动作。
—— 李小龙对我们说;“我们应该把任何‘工具’都视为一种艺术。记住,要想把一种‘工具’变成自己的拿手绝技,它就必须具备整体性,速度、敏捷、力量,灵活性和准确性。除非你拥有移动你的身体和适应任何面前任何对手的能力,以及拥有能从任何角度出拳和踢腿的能力,否则,你仍然没有获得你的整体效率”
当年,在截拳道技战术训练和实际致用的过程中,李小龙就很聪明的运用并展现了这些原理。比如截拳道的拳法,同样一拳,通过变化刚柔,可以打出不同的节奏和深度,也能够配合360度移动,从任意角度或距离出手,令人莫测其变。有时,第一拳可能只是一个轻快触及目标表面的刺探,第二拳就会突然变成一记迅雷般的穿透性的重拳,然后迅速的从紧张的发力状态恢复放松,或者回到随时准备再次出击的攻守兼备的中庸状态,等等。
截拳道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忘掉所学的一切。
当一个人在武技上日趋成熟,那么他的表达方式就是无形之形。这种成长,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把冰融成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水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武技上没有了形式,他才能拥有所有的形式;只有当一个人没有了风格,他才能适应所有的风格。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截拳道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个人的解放,指引人走向自由与成熟。相比精神上的领悟,机械的搏击战术和技法都无足轻重。
修习截拳道,要以掌控自我意志为理念。
忘却输赢,忘却荣辱;舍己之肤以斩其肉,舍己之肉以断其骨,舍己之骨以取其命!勿思全身而退,何妨视死如归!
我不再相信所谓武术风格。换言之,什么“中国式格斗法”、“日本式格斗法”以及任何其它格斗“方式”。我认为都不足为信。因为除非人类长出三头六臂,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不同的格斗方式。
倘若你无门无派,只是由衷地探究“我作为一个人,当如何完整全面地表达自我?”若然如此,你无须另立新派,因为门派之风都落于僵化,而你走的这条路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截拳道积极追求的精神训练,不仅是对人生动静冷暖的哲思,更要升华至超越二元论的境界,照见生命的实相。
精神虽无实体,无法觅其踪影,却无疑是支撑我们存在的主导要素。它在任何场合下,都能无形间一刻不停地主导我们的一举一动,因此,它应该极其流畅,永远不会停滞于一处。
为此,须将武术作为一种自我警醒,自我觉悟的途径。保持警醒意味着时刻认真以待,认真意味着与自己坦诚相见,而坦诚正是得道之路。
截拳道弟子当随时保持警醒,以应对各种二元因素的相互转换,恰似置身于一个没有圆周的圆心,一旦武者之心停滞于二元中任何一元,他即心有所住,失去流动性。因此,截拳道弟子当勤于自省,令心保持空寂,这样才能行动自如,不受阻碍。当任何阻碍不存在时,截拳道者自能动如闪电,快似镜子映物。
切记,武术家并非仅仅是身体素质优于常人,或许他天生就拥有这样的优势,随着自身的日益成熟,他会意识到他的侧踢,并非是用来征服对手的武技,而是一种打破自负和愚昧的途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33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截拳道腿的基本技法
下一篇: 截拳道如何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