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 传统武术

武当内家拳法源流 和分类

荆十三 2023-12-11 15:29:46

武当内家拳,是武当山张三丰真人所创。相传,张三丰,又名, 张君宝,元末出生于辽东,自幼乐道 崇武,青年时,曾,从师访友, 游侠江湖。后,归栖宝鸡 金台观,得火龙真人传道,隐居武当山,修成正果,在世三百畲年后, 不知所终。

在隐其间,三丰真人,观雀蛇斗智,集百家之长,融道家养身,始创内家拳于武当,一脉相传,传法有律。

c9bcc888a72996868bc4f0e594447a5a.jpeg

据记载,三丰真人当时所创之内家拳,为太极拳法,后历代传师祖传人,从中分解演化发展出诸多流派,其风格特点,亦大同小异,而武当山一脉相传,始终以太极、八卦等拳法为主,其如:形意、八仙、八极、玄功等各内家流派武功,均为后世门人相继带入武当,流传至今。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拔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不愧为是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

而真正将武当拳弘扬光大,泛化于俗的当是元明时期的武当高道张三丰。张三丰,又名全一,字君宝,辽东懿州人,生于元定宗二年【1247】。他道德崇高,精通三教经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遍游名山大川达30余年,家学渊源,有天师道根基,承陈抟、火龙真人真传,通晓道门天元、地元、人元三种大丹修炼之旨,“既精少林,又复从而翻之”,创武当内家拳法。《明史·方伎传》载;“永乐四年1406年,侍读学士胡广秦言;先生深有道法,广具神通。”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先后多次请其进京,他都避而不见,民国版《少林拳术秘诀》中称张三丰“为明时技击术之泰斗”,明代皇帝先后尊他为“真仙”“真人”,并为他在武当山敕建规模宏伟的遇真宫,铸塑鎏金铜像安奉,遣六品提点官住庙率众焚修,加以崇祀。张三丰写有大量著作,被后人缉刻为《三丰全集》存世,其中有大量的內炼丹诗。此外,张三丰还开创了“龙行大草”“太乙神剑”“太极十三势”等功法,由此奠定了内家太极拳祖师地位。元明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扼杀,武林传统九大派只好把“一脉真谕”刊刻,封藏石壁,封法五百年。但张三丰所创太极拳,所以“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击之末”为目的和特点而流传到社会,泛化于俗。其基本线索为:由张三丰传山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蒋发,蒋发传拳之赵堡镇,进而繁衍为赵堡、杨式、陈氏、武式、吴式、孙式、李派太极等等;另一路主线由陕西王宗数传至浙江张松溪,由张松溪下传数代至王征南等人,形成松溪派太极,亦称为南派太极。其他武当道门传统功法,有传入东北的三丰自然派和太乙铁松派;传入北京的太乙神剑门;传入江南的功家派,传入山东的紫霄玄真门;传入天津的犹龙太极;传入云南的乾坤门;传入武汉的榔梅派、纯阳拳,和本山流派的三天门悟性气功,以及太乙五行拳等等,这些功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与其他门派功法互为影响。明清时期产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在功理功法上与武当内家拳具有显著的相同性,它们或派生于武当内家拳法 ,或受了它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其称为内家拳法,归入以武当武术为代表的内家拳法体系中。

(一)武当内家拳:大约在明代中期,武当拳分为四支:

第一支:留在本山,留在武当山的一支也未失传,至今武当道士仍然保持着练武传统。如玄武派游玄德,三丰派钟云龙,全真派朱诚德。刘理航享年98岁,李诚玉享年94岁,甘淡然享年108岁,还有吕紫剑一百多岁了还健在。近代武当本山有严嘉康、郭高一、徐本善、李昊天 、培元尘、朱诚德、吕明道、游玄德等道长继承了武当派秘传武术。比如武当嫡传的裴锡荣擅长五雷内丹功,可隔空一米以“五雷掌”遥控水中木板,夜间转掌指端放白毫等。还能书符治疗牙痛等病。

据说当年神枪李书文的内功非常深厚,离地三尺虚按,就能尘土四散。

微信图片_20231211163115.png

第二支由张松溪南传至四川。清代初期,武当拳曾在宁波一带流传,出现了张松溪、叶近泉、单思南、王征南等高手。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就是王征南的弟子。先是张松溪传四明叶近泉,再传吴昆山、周云山。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宗、余促波、吴七卿、吴七朗、陈茂宏。周云山传芦绍岐,贞石传董扶兴、夏枝溪。单思南传王征南,再传甘凤池。此派称为宁波四明内家拳,又有南太极之称。

现在尚有夏氏一枝和林国华等传人。后来繁衍成江南金蟾派、北派陕西派,河南陈家沟悟修派等,实际上甘风池之后,就传有金蟾派一系,甘淡然一系,南太极一系,四明松溪一系。其中金蟾派这一支南派传人为数不多,既有松溪派的东西又有太极拳套,传承同甘淡然一系没有关系,由于某种原因,此派的传人现在还在隐修,不公开,修炼丹武混一的修道合真之法。其中的空明掌要结合符咒修炼。

清末年,张松溪第九世孙张午亭护镖到顺庆(今南充),结识了集四川峨眉八门武功(僧、岳、杜、赵、洪、智、慧、化)于一身的陈晓东。张午亭将松溪内家拳不传之秘尽数传于陈晓东。从此松溪内家武术扎根南充。此派称为四川松溪内家拳。有王维慎,游明生,谭本论等传人。南充的松溪派拳法似乎不全,尤其是丹道内功。派里传承的童子功并不是道家真传的内壮童子功,但是比较简单实用,结合排打的手法,有一定抗击打的功效,但是如果遇到强烈穿透劲的或者内家阴劲就要认倒霉,所以它的抗击效果并不让人满意。盐毒掌用盐来练的,结合符咒,练时要默念真言。如果中了盐毒掌,只能用练功者的口水来解毒。这功夫会的人不多。近代有名的有李良鹄。

宁波四明内家拳不同于四川松溪内家拳。祖师虽都出自张松溪一人,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拳术,而且四川南充松溪内家拳的王维慎,与同样传承南充松溪内家拳的游明生,其功法也不一样。武当南宗松溪派掌门是王维慎。

第三支:晚清光绪年间,武当山道士的后人邓钟山又在江苏江宁(今属南京市)开堂授徒,于是武当拳又东传至江苏。这就是功家南派。近代功家南派最有名的是太行山的老道李松如。还有孙中山保镖:尹锐志、尹维俊姐妹 ,尹氏姐妹是广东中山县人。祖上世代习武。少年时,家父将她俩送至挚友——清代山西太原府武艺总教习、江湖上畏称“五毒殛手”的一代名师李德源(绰号“李老五”)处学练道家武当派太和门的武艺精华诸如“板功七大母架”、“五凤齐鸣二重功夫十二大母架”、“神化五毒垒塔合形”及“武当君子剑”、“鸳鸯脱手飞弹”等且勤学苦练8个年头。

故而尹氏姐妹这对“双胞胎”尚不足20周岁时,就已是名享两广的圈内高手了。1911年11月初,经山西都督阎锡山、上海都督陈其美共同举荐,尹锐志、尹维俊姐妹来到上海,担负起护卫孙中山先生的特别任务。直至二次革命失败,这队姐妹远走南洋.入地掩埋胎息存,避灾降邪移星斗,百日卸骨称地仙。锁精保原关窍法,整身不泄隐阴丸。现在此派传人有李某,还有车某等。不否认现在有人打着功家南派的旗号招摇撞骗。

第四支:武当北传道家隐仙派。一枝是终南山邋遢派。此派与南太极并列又有北太极之称,又称终南山剑仙派,派内高人多修炼于终南山中,多居于草棚,后又多隐于昆仑山之中.近代部分人员来到长白山隐居. 此派道号紫霞真人的高虎臣道长享年136岁,遍访名山,走南闯北,寻师访友,取长补短,精通丹道,医学,易学等,做云游道士往来于医巫闾山、千山、崂山等地,多与医巫闾山老道友刘妙元道长交流切磋。

后来在医巫闾山收张道成为弟子,张道成原是三清观一个小道童,机敏过人,有仙风道骨之相.张道长享年100岁,把武功、药功和丹功传给了张熙耕。此派的紫霞真人高道长有高深的武功和道家法术,并且擅长太极丹剑。还有一支是医巫闾山武当丹派。这一宗是密宗,比如下乘丹派的宋唯一号飞丹九儿,16岁时拜闾山道人张野鹤为师习武当剑下乘丹派剑法,虽是下乘,但是也只是学了一年多就离开师傅下山了,既是如此,宋唯一在圈里还有一个“踏雪无痕宋唯一”的绰号。

宋唯一的轻功是非常难以置信的,他有一个弟子叫李景林,大家都是知道的。此派的内壮摩腹丹田功是内功筑基必不可少的内功。杜心五,大家都知道的自然门大师,他的轻功比起宋唯一又怎么样?杜心武曾在全国国术比赛大会上表演轻功,在台上先是起步行走如常人,徐徐为周圈绕行而已。台下众人方哗笑不满意之间,台上忽而步法展开如飞,迅即如闪电,不见其身,但见一黑影团团而转,霎时台下骇异轰动!另外:武当北传的派别还有四川彭州葛仙山的武当北支派第二十代传人游忠发大师,精通内家武学,丹道,易学,道医中医等,游道长享年103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