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张其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德玄 2024-12-23 20:35:1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行动都离不开载物的车子。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超然。无奈那些万乘大国的君主却是轻率地治理天下。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0446.jpg

  “重为轻根。”“轻”和“重”这一组概念里面哪一个为阳,哪一个为阴?轻的东西、轻气是往上升的,往上跑,往上升那就为阳,所以轻为阳。重的东西往下沉,往下沉的就是阴,所以重为阴。“重为轻根”,如果用阴阳来替换一下,那就是“阴为阳根”,就是说阴的东西是阳的东西的根本。就男人和女人而言,女人是男人的根本。所以老子崇尚阴性,崇尚女性。

       “静为躁君。”“静”和“动”这一组概念里面哪一个为阳,哪一个为阴?静为阴,动为阳,所以静可以主宰动。“躁”就是动。你看浮躁,那不是在动吗?静是动的君主,静能够支配动,静可以制动。你想一个人在浮躁、盲动的状态下能把事情办成功吗?而一个人如果心平气和、安静恬淡,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有人可能会说,生命在于运动,不是要动吗?按照老子的话来说,生命在于静止。那我问大家,究竟生命是要运动还是要静止?我想应该按照《周易》的话来做,生命在于动静结合,“一阴一阳之谓道”嘛。所以道家的东西我们要学,儒家的也要学。最重要的是看我们什么时候用道家,什么时候用儒家,这才是高明的,不能偏废。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所以君子整天行动,都离不开那个辎重,辎是车字旁,就是车子,用马载物品的车子。看古代君子出行的时候,都是要乘着马车的。这句话的潜台词,实际上就是说,君子干任何事情,都是抓住重要的方面,正如毛主席说的,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原文中的“重”可能是“轻重”的误写,要是按照“辎重”——载物的车子来解释太别扭了。而按照“轻重”来解释就通顺了。君子所有行为都离不开“轻重”二字。离不开“轻重”,也就是离不开阴阳,干任何事情如果抓住轻重、阴阳就是抓住纲领了。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抓住了轻重,就能在荣华富贵面前安居超然,这是一种多么高的人生境界啊。“燕处”就是安然对待,很平常地对待它。“燕”是平安、平静的意思;“处”是对待的意思。“超然”,超脱、超凡脱俗的样子。因为知道荣华富贵不过是轻浮的东西,如过眼烟云,转眼即逝,而心灵的淡定、安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他不会再去追求荣华富贵了,而且很超脱。

        可是这种道理不是人人都懂的,“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奈何”,感叹词,就是无奈的意思。感叹那些“万乘之主”却仍然是“以身轻天下”。君子出行都是带重的东西,为什么带重的东西?因为“重为轻根”。“万乘之主”就是有一万辆马车的君主,在古代来说就是一个大国的君主了。他却“以身轻天下”,不修身养性,不能抓住治国的根本,而用轻率的态度、轻率的管理方法、轻率的东西来治理天下。轻率的东西就是那些阳性的东西,比如严刑酷法、穷兵黩武之类的就是阳性的东西。

        有人曾经说过,管理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管人,第二个阶段是制度管人,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管人。制度管人是阳性的、硬性的管理方式,文化管人是阴性的、软性的管理方式。在老子看来,阴胜于阳,就是文化管理胜于制度管理。当然我们都知道制度管理也很重要、但阳性的东西、制度管理是比较简单的,而阴性的东西、文化管理是比较难的,而最有力量的恰恰是阴性的东西,包括文化管理、道德教化。正如老子所说“重为轻根”。在这一点上孔子和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虽然在“轻”和“重”的内涵上老子和孔子不同,但他们都主张要重视软性的、柔性的管理,主张人心的教化。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就是你用政令、刑法这种强硬的方法治国,老百姓倒是不敢犯罪,但是他会无耻,没有羞耻感。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吐了一口痰,好,罚五千块钱,当然他不敢再吐了。可是他心里不服气,他会非常恨你,然后在没人的时候,他就会多吐几口痰,这就叫“民免而无耻”。所以,孔夫子接着就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德和礼——道德规范、阴性管理方式,老百姓不仅不会去犯罪而且还会有羞耻感了,这样的天下才真正安宁。

        “轻则失根”,你的根是什么?就是重。所以这个重,如果对一个国君来说就是稳重,做事一定要稳重,也就是说你要出一个主意的话,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轻率地作决定,尤其是你不能轻率地去攻打别的国家,这就是老子的基本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有上百个诸侯国,如果你不稳重的话,轻率地出兵,马上就会被别人吃掉。“躁则失君”,太躁动,太狂妄,反而失去了你的主宰,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沉着冷静。遇事不乱,需要一种定力,这种定力源自于平常的修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