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张其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德玄 2024-12-23 20:34:0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个东西是浑然一体的,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出生。寂然无声,虚寥无形,独自确立而不可改变,周期运行而不会停止,可以成为天下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道”,再勉强取名为“大”。广大而流逝,流逝而遥远,遥远而回返。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0423.jpg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物”就是“道”。前面有很多章讲了“道”是不可言说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的。“道”是恍惚的,朦胧的,就像清纯朦胧的少女,就像一首朦胧多情的诗。这里又说“道”是浑然而成的,混混沌沌,模模糊糊。“道”先于天地而产生,不仅是说先有“道”而后才有天地,而且是说“道”创生了天地。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一章说“道”是“恍兮惚兮”、“窈兮冥兮”,这里又说“道”是“寂兮寥兮”。寂,是没有声音;寥,是没有形状。虽然道是没有声音,没有形状的,你既看不见,你也听不到,但不等于“道”是不存在的。它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独立”的,也就是不依靠他人而存在。它自己就能够卓然自立,独立存在,并且不可改变,是永远不变的,永恒的。它是一种常道,是一种恒道。这种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周行而不殆”,“周行”就是周而复始地运行,道永远在周而复始地运行,永远不会懈怠,不会停止。

       我们说过《周易》中的“易”字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简易,第二个是变易,第三个是不易(不变)。老子说这个“道”与《周易》中的“易”是相同的。“道”是不改的,不变的,是永恒的;“道”又是周行的,变化的。怎么理解?万事万物都在变,但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万事万物都在变”这句话是永远不变的,是永恒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已经具有另外一层意思了,前面说那个“道”,它能生出天地,然后天地生出万物,说明“道”是万事万物生成的总根源。这是“道”的第一层意思。这里说万事万物都在变,变化本身有一个不变的东西,说明“道”还是万事万物变化的总规律。这是“道”的第二层意思。

        佛教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和“易”的三个意思,和“道”的“不改”、“周行”都是一致的。“寂静涅槃”就是永恒不变、摆脱生死轮回之苦、不生不灭的境界,刚好对应的是老子的“道”,“道”的内涵就是无。“道”的“周行”其实就是“周易”的意思,就是周期运行,就是周期变化。它永远不停止,永远不懈怠,永远在那里转动,永远在那里周期地变化。

        所以,它“可以为天下母”。也就是说,“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伟大的母亲。这句话是说“道”是产生天下万物的总根源。老子把道比喻成女人,母亲,女婴。玄牝。道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伟大的道,本身是虚空的,但是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最大的力量是什么?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母亲最大的力量、最大的作用就是生孩子,道最大的力量、最大的作用就是生育万物。万事万物都按照道来做,它肯定能够壮大。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强字之曰道”,勉强给它取了一个字叫“道”。“强为之名曰大”,勉强给它取了一个名叫“大”。道是不可言说的。所以也没有办法给它取名字,但人们对没有名字的东西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只好勉强给它取一个字叫做“道”,又取一个名叫做“大”。大家知道古代人的“名”和“字”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孔子,名丘,字仲尼。屈原姓屈名原,字平,叫平原。颜回,字渊,颜渊。韩愈,字退之。一般地说,“字”是解释“名”的“大”就是“道”,“道”就是“大”。两个字可以互为解释。如果将它合起来,就叫“大道”。所以大道是最大的母亲。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大就是道。道就是逝。逝就是流失,运动变化《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一看,滚滚的流水流失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切都逝去,大浪滔滔,都会逝去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面是什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周瑜是少帅,长得风流倜傥,有才,又有智慧,最后也被大浪淘去了,这就是规律,这就是道。所以“大曰逝,逝曰远,远日反”世间的一切终会逝去,道是逝去的,而且这逝去是非常远的,逝去很遥远,但是最终到达最远的时候,它又怎么样?又返回来了。你们想想看现在有没有周瑜,有没有诸葛亮?有,还是有,不知道是谁。也可能是你,你的某一时的某一种做法,你可能就是周瑜,可能就是诸葛亮。大道走得很远,到最远你看不见的时候又返回来了。老子的气势非常庞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我们都知道佛教说“四大皆空”,这个“大”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佛家讲四行,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也讲四行,四种体质,四种体液,而我们中国讲五行。五行最重要的意义,不是方位结构的意义而是思维方式。五行中的四行是在四个角,五行居中,五居中,这样就把四行给统起来了。这个才是最伟大的,而不在于多。老子也说宇宙当中有“四大”,这个“四大”是人、地、天、道。这四大应该说气派更大,眼光更广阔。在这“四大”里面,人居其一,但人是最渺小的。这一点道家和儒家不同。在儒家那里,人是最伟大的、尤其到了孟子,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万物皆备于我”。人可以顶天立地,成为一个浩然之气的大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这里,人是最最渺小的,其次渺小的就是地,比地稍微大一点的是天,比天大的是道,比道大的是自然。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排列次序就是人、地、天、道。所以人要效仿大地,向大地学习,按照大地的规律来办事;大地要效法天,向天学习,按照天的规律来运转;天要效法道,向道学习,按照道的规律来运行。按道理,道应该是最大的了,怎么这里又出来一个“自然”,是不是自然比道还要高?前面说了有道才有天地自然,先有道后有天地自然。这里怎么又说道还要效法自然?究竟是自然高还是道高?其实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而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本然,本来的状态,本真、本性、本质。大自然你只要不去破坏它,它也是属于一种本然。道就是取法本然,本来的样子。人的本性应该是什么?简单,清静。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是善的。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善的本性是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老子认为是无。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心本身就是无善无恶的,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有善有恶?那是意之动了。你的心意、意念一动,就有善有恶了。有的人做善事,有的人做恶事。那是意念发挥作用了。我们能知道什么是善,也知道什么是恶,那是因为我们有良知。知道善知道恶之后再来怎么做?“为善去恶”,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就叫“格物”。道、本心、自然是一回事、都是无善无恶,无贫无富的,是本来清静的那种本然状态。因此,“道法自然”,实际上是说道是最伟大的,是最高的,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越它了,所以道效法的只能是自己。

       “道法自然”是指道就是本来的状态,它永远保持自己的本性、本质,按自己的本性、本质在周而复始地运行。实际上“道”包含四层意思。前面讲了“道”是一个总源头,是一个总规律,这里是说“道”是一个自然本然的状态,是天地万物的总本质、总本体。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还会讲到“道”是一个总法则,就是你干任何事情,比如说你治理国家、治理企业都要按照“道”的法则来做,你养生要按照“道”的法则来做,你为人处世要按照“道”的法则来做,所以说“道”是一个总的法则。

        总之,“道”有四个意思。第一,总根源;第二,总规律;第三,总本体;第四,总法则。或者说“道”是一个最高的真理,最高的本体,最高的规律,最高的法则。佛家把它叫做“真如”,真如不动,是永恒的,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感觉到。易家把它叫做“大易”,大易就是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永恒存在的本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