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十

德玄 2024-12-25 21:17:30


0028.jpg

载营章第十

载营章所次前者,(原作“载营者所以次前章”,蒙文通辑本据文义改,今从之。)前章略显骄矜之过,谦退之德。其于修习法门,犹自未具,故次此一章,即广明内外两行次第功能。(就)此一章,义分三别:第一明拘魂制魄,守一内修。第二广显治国利佗之行。第三结叹达道忘功之美。

第一明拘魂制魄,守一内修。

载营魄。

载,运也。营魂是阳神,欲人之善。魄是阴神,欲人之恶。故魂营营然而好生。魄,泊也,欲人之泊着生死。又魂性雄健,好受喜怒;魄性雌柔,好受惊怖。惊怖喜怒,皆损精神,故修道之初,先须拘魂制魄,使不驰动也。

抱一能无离。

抱,守也。一,三一也。离,散也。既能拘魂制魄,次须守三一之神,虚夷凝静,令不离散也。

专炁致柔能婴儿。

专,精专也。炁,道炁也。致,得也。柔,和也。只为专精道炁,致得柔和之理。故如婴儿之无欲(也)。(“也”字据所顾《疏》补。)

涤除玄览能无疵。

涤,洗也。除,遣也。览,察也。疵,病也。涤荡六府,除遣五情,使神炁虚玄,故能览察妙理,内外清夷,而无疵病也。(“也”,强《疏》作“者”,据顾《疏》改。)(然后身无所为,心无所取,不为有生,不为无灭。以此而用,岂有疵病。此明自利也。)(括号中的文字强《疏》缺,据顾《疏》补。)

第二广显治国利佗之行。

爱民治国而无知。

前既自利道圆,此下应须接物。接物之行,(“接物之行”,强《疏》缺“接物”二字,“之行”误作“行之”,据顾《疏》改。)莫先治国爱民。知,分别智也。慈悲覆养,是曰爱民。布政行化,名为治国。夫治国者必须示其淳朴,教以无为,杜彼邪奸,塞兹分别。如此则击壤之风斯返,结绳之政可追。故下文云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德。

天地开阖而为雌。

(河上公本作天门。)(此句强《疏》缺,据顾《疏》补。顾《疏》“天门”作“天地”,误,蒙文通辑本改为“天门”,符合河上公注本,今从之。)阖,闭也。雌,静也。天地开阖,谓劫运成坏也。言圣人混迹二仪之中,不为三灾所及,虽劫有废兴,而心恒虚静。故《庄子》云:“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明白四达而无为。

明以能照得名,白以洁素受称。四者四方,达者无碍。言圣人空惠明白,妙达玄理,智无不照,境无不通,故略举四方,足明八极。且寂而能应,所以四达。应不乖寂,恒自无为也。又解云:四达者,达三界及道境也。

生之畜之。

言圣人自利道圆,利佗德满,故能生化群品,畜养含灵。故下文云道生之,德畜之。

生而不有。

虽复陶铸万物,亭毒三才,妙体真空,故无苍生之可化。

为而不恃。

岂有功用之可称?只为无苍生之可化,故施为利物,亦无恩造之可恃也。

长而不宰。

宰,主也。圣人长养群生,实为化主。而忘功丧我,故云不宰。

第三结叹达道忘功之美。

是谓玄德。

玄言深远,德乃上德。叹此忘功圣人冥于造化,可谓深玄上德(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