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道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荆十三 2024-04-24 16:50:11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许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网上许多解释也不通。我认为,道德经是一本逻辑严谨的著作,各种观点互相论证。

微信图片_20240424211638.png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先要了解道德经的主张,他的主张是事物是矛盾又统一的,阴阳不是对立,是相生,他们是一体的,事物的极致恰恰是他的反面,用《道德经》里的原文来说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就是很大的影像是没有形体的,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看不到,并不是我们看不到他就不存在了,地球大不大?你看到了多少?宇宙大不大?你看到了吗?大音希声,大到没声音的声音,超音波你听得到吗?

理解了这个,我们就可以解释,事物的极致是他的反面,至少是超出一般意义的反面。那“天地不仁”中的不仁,可以理解为没有仁爱,延伸理解为不带情感,不偏爱任何个体。最终阐述“大仁不仁”的道理。刍狗:用稻草扎成的,祭祀用的狗,可以理解为一次性用品,或没有太大价值的东西。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老子原名“李耳”,也就是古代神话中的“道祖”太上老君。《道德经》是讲述道家哲学、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书中主要论述了“道”与“德”。“道”,包含了天地之道、宇宙之道,也有个人修行的法门;“德”,包含了道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有个人为人处世的哲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第五章。

这句话中的“仁”字,含义非常深刻,蕴含着极高的道家思想。一般来说,这里的“仁”字指的是偏爱、偏心。“刍狗”是用草编织的“草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正确含义就是:“上苍对世间万物都没有偏心,在上苍眼中众生平等,凡人、草木、蝼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草狗而已。”同样,“圣人”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好恶去干预凡间事物的发展,应该让凡人自由的追求自己心中所想。

如果咱们再进一步思考,就涉及到道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了。道家的思想绝不是消极悲观的,道家更不会去指责上苍没有仁爱之心。

微信图片_20240424211646.png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上苍靠不住,圣人也靠不住,凡人唯一能靠得住的,就是我们自己。从远古洪荒到如今,千万年来,我们身处的世界一直都是“适者生存”。我们存活于天地之间,不能期盼着去依赖命运,或者依赖任何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有些人,他们一旦遇到了困难,就会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父母抱怨他人,却从来都不会抱怨自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要知道,上苍对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你所想得到的荣耀和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所想得到的尊严和自由也不是别人赐予的,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努力争取!众生平等,上苍不会偏爱谁,这就是道家的人生观。

“仁”的最高境界

上文中“史书凌轩阁”已经解释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正确含义,下面咱们再把这个问题拔高一个高度。什么是真正的“仁”?《道德经》中,其实上苍的这种“不仁”,正是“仁”的最高境界。天地不仁,是道家的辩证思想。天地不仁,上苍没有偏爱私心,公平对待万物,凡人才有活路。天地不仁,正是因为天地能包容、化育万物。

微信图片_20240424211806.png

著名的作家三毛也曾分析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在《亲爱的三毛》中写道:“天地的化育,及于万物,自然也及于刍狗,它虽然在人眼中视为至贱,也是万物中的一物。一体同视,一般化育。天地以无心为心,不刻意有仁,正是仁的至高处。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然,不同的人对这句话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天地不仁”并不是天地没有仁爱之心,这是笔者最想表达的一个观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jia/157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