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网络 2023-09-21 04:53:07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来源:赤城宾馆微信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8-18 09:13:58 繁體中文版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解:人与人之间,以某些知识或某项能力相比,会觉得差很多,但也有某些知识,看起来人人都差不多,例如对生命如何延续的问题,就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同样明白。农民按时节播下种子,到时候就会开花结果;男人女人结婚了,过些时候就会生出男孩女孩;所以在我们的感觉中,延续生命是一件很明白、很简单的事。然而科学家说,要想采用科技的手段,在实验室里从培植有机物开始,创造出一个像你我他这样的“人”,不仅需要综合人类已有的全部学科的知识,而且初步的成本估算就需要花费整个地球。如果考虑到人的灵性悟性等不确定因素,单一个地球兴许还不够,月亮也要挂牌销售,以预备后续资金。

从人人都明白的延续生命,到人人都不能彻底整明白的创造生命,这中间的知识和能力的差距有多大?数学上有个“无限集”的概念,用在这里大概正合适。造物者创造生命,而人类只需要延续生命,造物者对人类的恩惠有多大?同样也是个“无限集”的概念。这份恩惠,科技昌明的现代人能懂,草昧初创的古代人也同样能懂,所以人类感恩、敬畏、信仰。《道德经》这一章所讲的,就是造物者的恩惠。

造物者不仅仅创造出中国人,还创造出许多其他民族的人。中国人感恩,其他民族的人同样也感恩,但感恩的方式不尽相同,于是有形态各异的宗教教派。而感恩的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关于造物者的猜想不同。在某些民族的猜想中,造物者同时也是经营者,创造出人类之后,不是顺任其自由发展,而是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交给一个称作“教会”的组织去管理,造物者自己则保留最终结算的权力,名为“末日审判”。

而《道德经》的造物者好清静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虽然对万物有造化的恩惠、功德,但不想开办那样一家“全宇宙有限责任公司”,所以造物者的恩德称为“玄德”,只是创造,不打算占有,不谋求回报,不试图操控。大概由于《道德经》的造物者,是真正绝对的、唯一的,没有“撒旦”之类的对头明里暗里搞竞争,所以能放开手脚,坦坦然地让万物自治。

当然,自治不等于任性、乱来,“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规矩方圆是一定有的,只是这个规矩方圆并非出于某个神或者人的刻意安排,而是从“道生”开始,自然形成的。道生万物,形态、形状千差万别,却又刚好存在于同一个世界里,于是免不了“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等,物质世界就形成各自的“形”和互动的“势”。在这个物各自“形”而互动成“势”的宇宙里,“道”是推动万物化生的原初动力,“德”是容纳万物自治的大道品性。因为具备这样的品性,所以受了恩惠的万物众生,大可不必给他封一个“上帝”之类的爵位。封爵位显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捧上神坛,另一方面也禁锢在神坛之上,封禁或解除的解释权,都掌握在加封者的手中,以至“教会”CEO成了“上帝”的代言人。而“道”是不可封的,无论封爵还是封闭。所以《庄子·齐物论》说,“夫道,未始有封”。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重玄简介

重玄,道教义理概念,也称「又玄」,源自《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语句。「重」字意为再次、重复,「玄」字的本意则为幽暗、深远、玄妙。在道教学说中,「玄」又多被等同于「道」,用以表示宇宙万物之根源、本体。在重玄概念中,玄的意思则多为遣(否定)。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部分道教学者基于《道德经》的上述语言形式,融合魏晋玄学和佛教义理的部分思想内容,形成了具有独特思维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新的道家理论,是谓重玄学。持重玄思维形式来看待事情、讨论问题的道教学者,则多被称为「重玄学家」或「重玄学派」。「重玄学」的发展有过不同的阶段,其思想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重玄学派「的思维形式却大致是相同的,其根本特征即「玄之又玄」或「遣之又遣」,亦即今天通常所谓「否定之否定」,其所「遣」(否定)之对象为「执」(执著、偏执)。在重玄学家看来,人们以万物为「有」或「无」都犯了偏执之病,故需要以「非有非无」的中道来对治之,这种对执著的破除就属于「玄」(遣),又称「一玄」。但是,人们却不可停滞于此「玄」之上,而是还需要「遣之又遣」,继续以「重玄」或「又玄」来破除此「一玄」,这样就非但不滞于「滞」,而且也不滞于「不滞」,亦即所谓「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药还遣,唯药与病一时俱消」。更有一些「重玄学家」认为,如果能「玄之又玄」或「遣之又遣」,则人们就可以达到一种「境智双泯」、「能所都忘」(泯灭客观外界与主体心智的存在)的完全虚空的「重玄」境界,进而得道成仙。此外,「重玄」一词也可作为修炼术语使用,乃「大洞」修炼的较高阶段,如《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认为:以道而论,性命相合谓之「玄」,性初归命、混沌之基为「太玄」,性命双修、建其有极则为「重玄」。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同归》(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道德义渊(拟)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 书名:道德义渊(拟) 编著:宋文明 卷数:二卷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册 新文丰本第册 三家本第册 道藏提要:编号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 ?道德义渊,南朝梁代道士宋文明撰。《三洞珠囊》引用此书。原书有上下二卷。《正统道藏》未收。敦煌抄本S1438、芥字97号,两件首尾均残缺,合计约存二百一十七行。抄本原无标题,大渊忍尔《敦煌道经图录编》据其内容拟定书名为《道教义》。卢国龙《中国重玄学》考证此本当即宋文明所撰《道德义渊》卷上。本书为南北朝道教重要理论著作。其体例与隋唐道书《玄门大义》、《道教义枢》类似。先开列出道教重要义理名目,然后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逐条疏解其旨义。原书篇章数已难详考,现残存部分有:第一为无为之义,第二浇淳之义,第三缺,第四自然道性义,第五积德福田义,第六功德因果义等。从思想内容看,本书大抵以老子《道德经》为立论之本,又吸收儒家及佛教思想,发挥重玄理趣。其道性自然,修道即修心,复归自然道性之说。对隋唐道教亦有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8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