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特别是鼻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引起。少量由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经常感冒的原因,一般来说我们要分人群考虑,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小孩。老年人和小孩,他的机体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弱一点,因为空气中有病毒、细菌、真菌等,只有人的抵抗力不好或者免疫抑制的情况下,这些细菌侵入到人的身体里面,就很容易得病。但是对于一些成年人相对很难得病,因为成年人机体的免疫力都是正常的,没有免疫抑制,没有抵抗力下降,相对而言我们就比较好一点。当然对于有些成年人,他也出现这个情况,我们可能考虑这个成年人是不是有其它的基础病变或者缺乏运动锻炼。有些人长期不运动、熬夜,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习惯也不规律,经常喝酒,醉酒很容易引起细菌的侵入,比如大叶性肺炎就是由于醉酒引起的。所以对于成人,如果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要查一下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长期上网、熬夜、不运动、饮食习惯不是很好。我们要追究这些方面的原因,根据到底是年轻人、小孩和老人去区分,然后再针对性的做一些饮食、生活方面的改变。像老年人可以用一些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小孩子也可以用一些;对于成人,我们主要是在调节饮食方面、生活习惯方面做些改变,加强运动,这样可能你的体质就会变得更好。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风邪犯表所致的一种外感轻证·伤风 6 伤寒病太阳中风·伤风 6.1 关于中风 7 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热病·伤风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伤风的穴位 2 治疗伤风的方剂 3 治疗伤风的中成药 4 伤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伤风 * 伤风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āng fēng
2 英文参考 mild mon col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catch a cold [朗道汉英字典]
mon cold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伤风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147 183 破伤风抗毒素 注射剂 1万单位(冻干粉) 瓶(支) 15.4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1148 183 破伤风抗毒素 注射剂 1500单位(冻干粉) 瓶(支) 3.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4 概述 伤风:1.风邪犯表所致的一种外感轻证;2.伤寒病太阳中风;3.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热病。
5 风邪犯表所致的一种外感轻证·伤风 伤风(mild mon cold[1])为病名[2]。是指感受风邪,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即风邪犯表所致的一种外感轻证[2]。见《伤寒直格》卷中。又称冒风、感冒[2]。《景岳全书·杂证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感冒为病名[3]。指外感风寒或时令不正之气所致的病证[3]。见《丹溪心法·中寒》。有轻重寒热之分[3]。《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证见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楚,恶风寒,或发热,或咳嗽,或咽痛等[3]。
治宜辛散,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如荆防败毒散等方;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如银翘散等方;虚人感冒者,宜兼扶正,可用参苏饮等方[3]。感冒为流行性者,称时行感冒,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3]。感冒又称伤风[3]。《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感冒,肺病也……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医宗必读·伤风》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四时感冒伤风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如兼咳嗽涕唾稠黏,用参苏饮[3]。桑菊饮、银翘散等亦可选用[3]。
6 伤寒病太阳中风·伤风 伤风为病名[2]。指伤寒病太阳中风[2]。《时病论·伤风》:“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卫之证也。”
1.中风又名卒中[2]。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的病证[2]。中风的病因,历代医书论述不同[2]。《医略十三篇》卷一以北宋前皆宗《灵》、《素》作外风论治;刘河间谓中风非外中于风,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东垣以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丹溪谓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王安道则谓刘、李、朱三说是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2]。辨证可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2]。《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对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有闭证和脱证之分[2]。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及中毒性脑病等[2]。
2.中风指外感风邪的病证[2]。是太阳表证之一[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7 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热病·伤风 伤风为病名[2]。指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热病[2]。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载六经皆有伤风:太阳伤风,症见发热,恶风,自汗,头项强,腰脊痛,脉浮等[2]。宜桂枝汤[2]。阳明伤风,症见发热,腹满,烦渴,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脉浮弦长而数等[2]。宜杏子汤[2]。少阳伤风,症见身热,恶风,自汗,颈项强,胁满,口苦而渴,脉浮弦等。宜柴胡加桂汤[2]。太阴伤风,症见自汗,胸满,腹痛,自利,咽于,脉弦大而缓等[2]。宜桂枝芍药汤[2]。少阴伤风,症见口燥,舌干,咽痛,心烦,自汗,腰痛连胻骨酸痛,脉沉弦等[2]。宜桂枝汤[2]。厥阴伤风,症见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脉微而迟等。宜八物汤[2]。
8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07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失眠症的基本症状
下一篇: 夏日中暑完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