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在寒冷地区不论平时战时均可发生冻伤,尤其在战时,由于饥饿、疲劳、野外作业,或战斗持续时间较久,以及夜间长途行军,御寒设备不足或鞋袜不适等。冻伤往往急剧增多,甚至成批发生,造成非战斗减员,对部队战斗力影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法军冻伤约12万人,英军冻伤8万4千人,意军冻伤近30万人,德军冻伤1万3千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 冻伤11万2千人,美军冻伤9万人。朝鲜战争中,美国侵略军后送的5万名伤员中约一半是冻伤。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据东北军区抗美援朝统计资料:1951年冻伤伤员占全部收容数的15.2%(其中下肢冻伤占90.8%,上肢占9.2%),根据在入朝参战的第二次战役中(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三军发生的4万4千余名伤员中,冻伤占近3万名(68%)。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09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呢
下一篇: 肝硬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