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
小儿腮腺炎有什么特点
1、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
2、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说话、咀嚼尤其吃酸性饮食时会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
3、通常,在一侧腮腺肿胀1~4天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4、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5、较重的患儿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可使容貌变形,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但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6、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大约10~14天。
1.其他病毒所致腮腺炎??现已知流感、副流感、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初步鉴别可参考流行病史及临床伴随症状,最终的鉴别方法是进行病原学及血清学的检查。2.化脓性腮腺炎??常多次复发,且均位于同侧腮腺,应疑及化脓性腮腺炎,挤压腺体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局部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周围界限不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生,至青春期可自然消失。用催涎剂(如咀嚼橡皮糖)使唾液流畅,抗生素治疗有效。3.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1)在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时,腮腺可肿大。多为双侧性,轻度肿大,无压痛,皮肤无热感,存在时间持久,一般不伴急性感染症状,局部也无明显疼痛和压痛。(2)当唾液管有结石阻塞时,腮腺可肿大,也可由压痛,但无急性感染症状,反复发作,腮腺突然肿大,迅速消退,且常为同一侧是其特点。4.局部淋巴结炎??急性淋巴腺炎多为单侧病例,位于颌下或颏下,肿块不以耳垂为中心,开始淋巴结肿大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多有咽部炎症存在。腮腺管口无红肿。5.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颅神经损害等出现于腮腺肿大前,或肿胀后一段时间、或无腮腺肿大的病例,需与其他病原体尤其是其他病毒性中枢神经感染鉴别。常需根据血清学检查确定诊断。
1、潜伏期平均18日(14~25日)。 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l~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oC。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弹性、灼热和触痛。腮腺管日早期常有红肿。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2、腮腺肿大,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一般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肿痛约一周后消退。腮腺肿大时大部分有3-5天的发烧。腮腺肿大后,一定要严格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3天后才可以解除隔离。
3、发热,腮腺肿大,疼痛,腮腺肿大多从单侧发生,以后可以波及对侧,颌下腺舌下腺也可以肿大。早期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还有一个合并症是睾丸炎。其临床表现:下腹疼痛,睾丸肿胀,红肿,有明显压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1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依据什么诊断肝硬化
下一篇: 如何防止被狗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