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是由多种易感因素造成的支气管树异常扩张兼有肺实质持续性炎症反应性疾病。HRCT可早期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所致支扩。早期发现易感因素及进行强有效的对症治疗,能明显延长病人寿命,降低死亡率。最近研究发现新的治疗措施如用人类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可改善支扩病人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过去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集中于参与支扩发病的炎症介质。
支气管扩张饮食有哪些宜忌
1、宜食物品
支气管扩张之人,适宜服食“肺热型咳嗽”和“肺燥型咳嗽”中所说的食品,诸如梨、罗汉果、柿、枇杷、无花果、荸荠、萝卜、冬瓜、丝瓜、薄荷、胖大海、蕺菜、海蜇、豆腐、白菊花、金银花、百合、甘蔗、豆浆、蜂蜜、饴糖、白木耳、柿霜、北沙参、海松子、花生、柑、橙、芹菜、茭白、蕹菜、菊花脑、菠菜、莴苣、茼蒿、枸杞头、马兰头、藕、地瓜、黄瓜、绿豆芽、田螺、螺蛳、香蕉、苦瓜、番茄、竹笋、瓠子、菜瓜、海带等食品(详细参见“咳嗽”一节),此外还宜食用以下食品。
2、水獭肝
能养阴、清热、止咳、止血,尤其适宜支气管扩张咳血者食用。可用水獭肝焙后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3克,米汤调服。
3、阿胶
能养阴补肺,止血止咳,适宜支气管扩张咯血之人食用。可用阿胶30克,加水少许,于锅内炖溶化后,对入糯米汤内,1日2次分服。
4、紫菜
性寒,味甘咸,有清肺热、化脓痰的效果,故对支气管扩张之人咳吐黄脓痰者尤宜。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生前就曾介绍支气管扩张之人咳嗽咯吐臭痰者常吃紫菜,或每天用紫菜泡汤,或当菜汤佐膳。
5、冬瓜子
有镇咳祛痰作用,支气管扩张之人痰热咳嗽者,宜用冬瓜子仁15克,加冰糖适量捣烂研细,每日2次,开水冲服。
6、芦根
性寒,味甘,能清肺热。《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养肺阴。”凡支气管扩张之人适宜经常选用鲜芦根150~250克煎水代茶。
7、荷叶
有止咳血作用,适宜支气管扩张之人咳嗽咯血者煎水代茶饮。或用干荷叶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5~6克,米汤送服。
目前的医疗技术,难以根治。手术治疗是不得已的办法,一般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不宜动手术。 支气管扩张的日常护理主要还是身体锻炼,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其基本病变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使支气管管壁损坏变形和持久的扩张。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和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1、病因 (1)支气管感染和阻塞:支气管、肺脏的反复感染,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管壁损坏,变形和扩张。左下叶及右中叶多见。因左下叶支气管细长,受心血管的压迫,易致引流不畅和继发感染之故,右中叶周围有淋巴结颁,也易引流不畅,引起支气管扩张。 (2)肺纤维收缩和胸膜粘连,使已受病变侵袭受损的支气管管壁被牵拉而发生扩张。如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纤维化等。 (3)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全较。少见,多呈囊性,常与鼻窦炎、右位心同时存在。 2、临床表现 本病约80%患者在10岁以前发病,病儿多数患过百日咳、麻疹或支气管肺炎。约1/3病例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其症状的轻重与支气管病门类的轻重及感染的程度有关。 (1)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痰:约50~9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咳脓性痰。早期较轻可完全无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合并感染,则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每日可达100~400ml,呈黄绿色,痰液放置数小时后常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状痰液,中层为混浊粘液,底层为脓性坏死组织。如伴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具有恶臭味,患者常在变换体位时(如早晨起床或晚上睡下时)咳嗽加重,痰液较多,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感染以后,其粘膜遇到破坏,纤毛消失而失去了对分泌物的清除作用,引起分泌物的积聚,当改变体位时,分泌物接触到正常粘膜,引起咳嗽反向,使大量脓性痰液咳出。 (2)反复咯血:反复咯血为本病的特点,约占50~75%,咯血量多少不等,可为痰中带血丝到大咯血,常因为压力较高的小支气管动脉破裂所致,血液可急骤喷出,出血量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毫升,出血后血管压力降低而收缩,出血可自动停止。咯血量与病变范围和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的患者以咯血为主要症状,咳嗽咯痰不明显,患者一般情况较好,这一类型称“干性支气管扩张”。 (3)发热:患者反复感染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早期可不发热,当分泌物引流不畅炎症蔓延,引起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或脓胸时,病人可高烧。 (4)其他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有食欲减退、消瘦等。儿童可致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少数患者可有继发性淀粉样变。 (5)体征:早期支气管病变轻,范围小,可无明显体征,病变明显时,在病变部位可闻及持续性湿罗音,排痰后罗音可暂时消失。久病患者约1/3的人可出现杵状指(趾)。 3、诊断 (1)根据病史。过去曾患过百日咳、麻疹、肺炎、肺结核、肺部感染史等及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痰液静置后分三层,细菌培养可有细菌生长。 (2)肺部有局限性固定的罗音,病程长的有杵状指(趾)。 (3)胸部X线检查常显示肺纹理明显粗乱增多,在增多的纹理中可有管状透明区,为管壁增厚的支气管影,称为轨道征。 (4)支气管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最重要步骤,可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和范围。 4、治疗与护理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原,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1)一般护理:支气管扩张感染严重,伴有高热及咯血等全身反应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随时更换卧具,保持床单位的整洁。高热时按高热病人护理,出汗较多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及时清理口内分泌物,作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发生。鼓励患者尽可能多进食,食谱的选择应满足患者的生理和能量所需。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 (2)去除病因:不少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有慢性鼻窦炎、齿龈炎、齿槽溢脓、慢性扁桃体炎,经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入支气管,使支气管反复感染,因此,必须首先除去这些疾患,避免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痰量、气味、颜色和分层,及时采取痰标本送化验。 (4)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根据病情及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菌素。可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病人咳嗽、痰多且粘稠时可用抗生素及糜蛋白酶进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以达到消痰、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的目的。 ②保持呼吸通畅,排除气管内分泌物,减少痰液在气道及肺支气管内的积聚,除去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是控制感染的主要环节。 (5)支气管引流的护理:首先应给予祛痰剂,使痰液变稀薄容易咳出,以减轻支气管感染和全身毒性反应。指导病人根据病变的部位使患侧向上,开口向下,作深呼吸、咳嗽,并辅助拍背,使分泌物在气管内振荡,借助重力作用排出体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效果更好。患者作体位引流应在空腹时,每日可作2~4次,每次15~20分钟。作引流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变化,如有呼吸困难、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时应停止引流,给予半卧位或平卧位吸氧。引流完毕应协助患者清洁口腔分泌物。 (6)支气管造影的护理:为了明确支气管扩张的范围和部位,常常依靠支气管造影来确定。造影前要向病人讲清目的和注意事项,解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以取得合作。术前4小时应禁食禁水,作碘过敏试验。术后待咽喉反射恢复后再进食,以免引起呛咳误吸,还应作深呼吸、咳嗽,以利造影剂的排出。 (7)咯血的护理: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小量咯血时嘱患者安静休息,作好精神护理,解除紧张心理状态,可以加用小量镇静剂。 ②大咯血的抢救护理。大量咯血时要安慰病人,保持镇静,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防止窒息。首先要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如吸引器、粗吸痰管、氧气、气管切开治疗包、止血剂等等。采取患侧卧位头,头偏向一侧,尽量把血咯出,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用吸痰管吸引。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滴入,可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回心血流减少,肺循环减少,制止肺的出血。静脉输入垂体后叶素应调好输入速度,观察血压的变化,速度过快易发生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因此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禁用。如果大咯血骤然停止,病人面色发青,神志呆板,应考虑有窒息的可能,必须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拍背、用粗吸引管吸出气管内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引 ,解除梗阻。同时给予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 (8)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护理:对于反复咯血不止,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应采取出血部位血管栓塞的办法,可以挽救大咯血不止的危重患者。其方法是在X光下,经股动脉处插入导管,经腹主动脉、主动脉至支气管动脉,注入造影剂,确定出血部位,然后将剪碎的明胶海绵顺导管填到出血部位的上方,即可止血。这一方法的效果很好,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给予抗感染治疗,加强营养,继续观察有无咯血情况。 (9)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反复发生大咯血,病变又局限,内科治疗不能解除症状,全身情况和心肺功能较好,行肺叶切除等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应按胸外科术后护理要求作。 5、预防 支气管扩张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应积极早期治疗婴幼儿的呼吸道感染,进行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减少支气管扩张诱因疾病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12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癫痫之脾病辨证
下一篇: 病毒性肺炎诊断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