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医对霍乱的诊治

佚名 2023-11-12 21:12:37

霍乱是以突发腹痛,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疾病。

中医病机

类霍乱是因食入含有邪毒的食物,或因寒湿暑热等邪内侵,使胃肠气机紊乱,运化失常所致。

体征

1.一般有食物不洁及同食者多同时发病,或有感受暑湿热毒、寒温失调等病史。以夏秋季为多见,起病及病势较急。

2.以腹痛、呕吐、腹泻为主症,少数病人可有发热。始感腹部不适,继之恶心呕吐,腹部绞痛阵发:随之腹泻,呕出物多为食物残渣及胆汁,大便呈黄水样,或夹有粘液。腹部压痛明显,肠鸣漉漉。口渴尿少,疲乏,皮肤干燥,眼球深陷。

中医类证鉴别

1.霍乱:有进入疫区或接触史,先泻后吐,无腹痛或腹痛不甚,吐泻物为稀黄水,或如洗肉水,或如米讨水,迅速出现目眶凹陷、螺纹干瘪,多有转筋等津液丧失之征,大便培养发现霍乱弧菌或副霍乱弧菌。病情急重,如失于救治,短期内可致阴竭阳亡。

2.暴泻:一般无同食者同时发病现象,以腹痛、腹泻为主,呕吐不严重,大便呈黄水,偶带粘液,大便检验有粘液,一般无巨噬细胞发现,悬滴试验阳性。

3.暴痢:散发为主,里急后重,发热明显,大便有脓血粘液,粪检可见巨噬细胞,培养获痢疾杆菌。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寒湿困脾证:泄泻清稀甚至水样,腹痛。肠鸣,脘闷,恶心呕吐,吐物清稀,食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温中化湿。胃苓汤加藿香、木香等。

2.脾胃湿热证:大便稀溏、甚或水样,夹带粘液,恶心呕吐,发热,渴不多饮,口腻纳呆,脘腹胀痛,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利脾胃(湿热)。燃照汤或蚕矢汤加减。

3.食滞胃肠证:大便稀溏,矢气腐臭,肠呜,脘腹胀痛,嗳气,呕吐酸馊,纳呆厌食,苔腐腻,脉弦滑或沉实。消食和中。保和丸或香连导滞丸加减。

4.脾虚湿困证:便溏腹胀,食少脘痞,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肢体沉重,苔白腻,脉濡缓;健脾利湿。调中益气汤加茯苓、泽泻等。

5.津气亏虚证:上呕下泻,口渴引饮,神疲气短,皮肤干瘪,眼球凹陷,舌红苔干,脉细数无力。益气生津。生脉散加山药、石斛、乌梅、白芍等。

6.阳脱证:大便稀溏、滑脱不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精神恍惚,舌淡苔滑润,脉微或浮数无根。回阳固脱。回阳救急汤加减。

中药

呕吐较甚者,可服玉枢丹,0.3~06,加生姜汁5~7滴,开水调服。泄泻甚者,偏寒用纯阳正气九,3g/次;偏热用红灵丹,0.3~0.6g/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17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