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以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尤其对误食毒伞、白毒伞等毒蕈者,其发病时当已距食蕈6小时以上。但仍宜给予洗胃、导泻等治疗。洗胃、灌肠后导入鞣酸、活性碳等可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其他的治疗方法尚有:
一、阿托品
主要用于含毒蕈碱的毒蕈中毒。可根据病情轻重,采用0.5~1mg皮下注射,每1/2~6小时一次。必
要时可加大剂量或改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尚可用于缓解腹痛、吐泻等胃肠道症状。对因中毒性心肌炎而
致房室传导阻滞亦有作用。
二、巯基解毒药
毒伞、白毒伞等毒蕈中毒用阿托品治疗常无效。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曾用含巯基的解毒药治疗此类毒蕈中毒,有一定的效果。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此类药物与某些毒素如毒伞肽(amanitin)等相结合,阻断其分子中的硫疏键,使其毒力减弱,而保护了体内含巯基酶的活性,甚至恢复部份已与毒素结合的酶的活力。常用的有:
1.二巯丁二钠(Na-DMS)0.5~1g稀释后静脉注射,每6小时一次,首剂加倍,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注射2次,5~7天为一疗程。
2.二巯丙磺钠5%溶液5ml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注射2次,5~7天为一疗程。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中毒病例,特别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炎、严重的肝损害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例皆可应用。
四、对症治疗
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期,应积极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
【预防】
应通过科学普及教育,使群众能识别毒蕈而避免采食。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疣、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蕈环、蕈托及奇形怪状的野蕈皆不能食用。但需知有部份毒蕈包括剧毒的毒伞、白毒伞等皆与可食蕈极为相似,故如无充分把握,仍以不随便采食野蕈为宜。
当发生毒蕈中毒病例时,对同食而未发病者亦应加以观察,并作相应的排毒、解毒处理,以防其发病或减轻病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流脑的西医病因
下一篇: 少儿羊角风诊断检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