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佚名 2023-12-09 14:13:30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年轻人的失眠主要由精神负担沉重、思虑过度、心血耗伤所致。大多数年轻人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所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愤怒或思虑过多等,都会引起失眠的发生。

年轻人因工作原因长期用脑过度、思虑过度会伤心血,造成心血不足,机体阴阳失调,从而会产生失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多都是不利的,有些人要不就一整夜一整夜的不睡觉,要不就是一天一天的睡觉,或者熬夜透支后恶补睡眠等,很容易造成生物钟紊乱,导致失眠的形成。年轻人失眠的发病还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环境和习惯有关,比如噪声、光线强弱热冷都可使人失眠、光线强弱热冷都可使人失眠,除此外,过饱或饥饿,临睡前剧烈运动及作息无规律也都可影响睡眠。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呢?

按中医的来说,心脾两虚、心血不足、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胃不和睡不安等不同的分类有很多,所以在看病过程中,需要通过四诊合参来确定失眠患者所属的证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用药。肝郁气滞引起的失眠,代表方剂就是逍遥散,有时候也会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一些养心安神的药;那么思虑过度、劳累过度引起的失眠,中医叫伤心伤脾,伤心表现失眠健忘、心慌气短,反应慢,脾虚表现为倦怠乏力,此时可以用归脾汤来调理心脾;另外中医有心主神明之说,而心包括思维和意识,而用脑过度、思虑过度会伤心血,从而引起失眠,这种证型的患者,可以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来养心安神、滋阴除烦,也可以在天王补心丹的基础上加点玫瑰花、代代花、合欢花,因为花可以使人愉悦,有辅助睡觉的功效;再者,如果失眠患者伴有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女性月经不正常、男性有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则属于心肾不交型的失眠,可以用交泰丸、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来交通心肾,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此外中医说肝藏血,而肝为心之母,“母能令子虚”,故肝血不足就会引起心血不足,引起失眠。

此时需养肝,可以用酸枣汤类的药物;还有胃气不和引起的睡不安呢,可以用半夏秫米汤来调理。所以就是说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用药是不一样的。而无论是疏肝也好,利胆也好,清热也好,都是根据患者所属的不同证型来具体分析的,即在治疗中辨证对了用药都对,效果也就相对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药治疗失眠的过程中一定要解决患者焦虑的问题。许多人因为睡不着觉会心烦急躁,失眠伴有焦虑,所以我们现在,在辨证型的基础上加一些除烦的药,中医叫除烦清热。

在服用中药治疗失眠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放松自己,这样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例如做一些适当的活动,可以散散步,放松一下,对睡眠有好处。尤其对于睡前担心睡不着的失眠患者来说,适当的放松活动,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改善睡眠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活动需适当,过度运动或剧烈活动反而会影响睡眠。(

中医治疗失眠、催眠秘方

  中医治疗失眠、催眠秘方【一】   酸枣仁柏子仁催眠法

  将30克酸枣仁、20克柏子仁加适量冷水煎煮30分钟,再加米煮成甘香适口的二仁粥, 具有养心安神的功能,可分2次服用,常服可消除失眠。

  水果催眠法

  把切开的橙子、桔子、苹果放在枕头边,其芳香气味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闻着能催人入眠。

  盘腿催眠法

  临睡前双腿盘起,坐于床上,静坐片刻,将身子后仰1分钟,然后伸展四肢,放松肌肉,保 持呼吸均匀,心无杂念,一会儿就可入睡。

  牛奶催眠法

  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感觉的氨基酸。临睡前喝一杯热牛奶,能催人入睡。

  眨眼催眠法

  上床后取仰卧姿势,眼睛盯着天花板,尽量往头后看,随即反复开闭眼睑,直至眼皮酸累, 形成眼肌疲劳状态,眼睛就会自然闭合,安然入睡。长期坚持,还可预防老年人眼睑下垂。

  快步催眠法

  临睡前快步行走15分钟,可帮助睡眠,其效果不亚于镇静药。

  浸脚催眠法

  睡前用温水浸脚半小时(保持水温),可使血液下行,对大脑形成良好的刺激,能够促进入睡 ,还可消除疲劳。

  姜催眠法

  将生姜切成薄片,用纱布包裹,放在枕边,其芳香气味有助于安然入睡。

  抚耳催眠法

  睡眠前用双手抚摸耳垂,可使心跳减慢,肢体松弛,尽快入睡。

  堵耳催眠法

  睡前半小时将脱脂棉球塞进耳孔,能起镇静、催眠的作用。

  醋催眠法

  长途旅行后因劳累过度或住宿环境变化而失眠,可将1汤匙食醋倒入1杯温开水内,缓缓饮 服,然后闭目静卧,不久便可入睡。

  搓足催眠法

  睡前用热水洗脚,并用手从里向外搓脚心100次左右,可促使尽快入睡。

  百合合欢花催眠法

  将百合、合欢花按3∶1的比例混合,用温水浸透,放入砂锅内煎至膏状,又称百花膏,有 清心解郁、补阴安神之效,每日2次,每次10克,常服可治失眠症。

  暗示催眠法

  ①把自己的躯体想象成一个大气球,有几处正在向外漏气,于是逐渐缩小,待气漏完,也就 安然入睡。

  ②以猫睡觉的样子松懈地躺卧,放松肌肉,暗示自己已十分疲劳,再张嘴打几个呵欠,睡意 就会涌现。

  按穴催眠法

  睡前双手握拳,伸直中指,从左右两腿膝下的足三里穴向下按摩至上巨虚穴,约3寸左右的 距离,上下反复按摩100次,即可安然入睡。

  取莲子、百合各20克,加少许冰糖及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有养心、宁神之效,连续服用,可治失眠。

  金针菜冰糖治失眠法

  将50克金针菜放入水中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少许冰糖,再煮2分钟,每晚临睡前 1小时服用,每日1剂,1周为一疗程,对失眠者有疗效。

  花生叶治失眠法

  每次用鲜花生叶30克(干品用15克)。煎水代茶饮,有镇静作用,可治疗头痛,失眠等症。

  胡桃治失眠法

  每日取3只胡桃仁、50克黑芝麻,捣碎后用水冲服,对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有疗效。

  浮小麦红枣治失眠法

  淘洗时漂浮在水面的瘦瘪麦粒即浮小麦,具有养心除躁功效。取100克浮小麦,加15只 红枣,用文火煎煮,每日早晚分2次饮服;连枣带麦服食,治失眠疗效更好。

  蜂蜜枣仁治失眠多梦法

  将15克炒后研成细末的枣仁掺入30克蜂蜜中,每日分2次加水服用,可治失眠、多梦。

  丹参酒精治失眠法

  将210克丹参浸于7?000毫升30%的食用酒精或低度白酒内一昼夜。每晚服10毫 升,可治失眠。

  大葱治失眠法

  将150克大葱切碎后放入碗内,睡前将碗放在枕边,即可入睡。对神经衰弱的失眠者疗效尤佳。

  白糖酸枣仁治失眠法

  将20粒酸枣仁炒至半熟,研成细末,加少许白糖搅拌均匀,每晚睡前用温开水送服,有养 心安神、促进睡眠的功效。

  中医治疗失眠、催眠秘方【二】   1、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3、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中医治失眠偏方是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4、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5、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6、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7、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8、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这是中医治失眠偏方之一。将材料研成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9、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10、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相信大家对失眠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存在失眠的困扰,不妨也尝试一下以上方法。

中医药治疗失眠有哪些方法呢?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 健康 ,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

中医学认为, 失眠的病因 主要有外邪所感,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可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

主要病机 是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神明被扰,神不安舍。 主要表现 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中医药治疗失眠强调 以辨证论治为原则 根据 急性、亚急性、慢性失眠 病程各阶段的证候动态变化随时变换用药 。急性期以镇惊安神、健脑养神、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以交通心肾、补益心脾等方法。

1、肝郁化火证

主症:心烦不能入睡,性情急躁易怒,或入睡后多梦易惊。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卫生宝鉴》)

2、痰热内扰证

主症:失眠时作,恶梦纷纭,易惊易醒。

推荐方药:温胆汤《备急千金方》加减

3、阴虚火旺证

主症:虚烦不眠,入睡困难,夜寐不安,甚则彻夜难眠。

推荐方药: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加减

4、胃气失和证

主症:失眠多发生在饮食后,脘腹痞闷。

推荐方药:保和丸(《丹溪心法》)

5、瘀血内阻证

主症:失眠日久,躁扰不宁,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夜多惊梦,夜不能睡,夜寐不安。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6、心火炽盛证

主症:心烦难眠,五心烦热。

推荐方药:导赤汤(《小儿药证直诀》)合交泰丸(《韩氏医通》)加味

7、心脾两虚证

主症:头蒙欲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难以复寐。

推荐方药:人参归脾汤(《正体类要》)

8、心胆气虚证

主症:心悸胆怯,不易入睡,寐后易惊。

推荐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9、心肾不交证

主症: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

推荐方药:交泰丸(《医方集解》)、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1、 柏子养心丸 :适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等症。

2、 枣仁安神液 :临睡服。适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晕、头痛等症。

3、 天王补心丹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4、 归脾丸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 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

5、 朱砂安神丸 :清心养血,镇惊安神。用于胸中烦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

1、用药前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患者的疾病状态是属于何种中医证候类型,依照判断的证候类型,选择对应的中药。

2、感染、中毒、颅脑损伤引起的失眠及由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引起的失眠,不宜自行选择药物治疗。应当及时到医院由有关专科医生治疗。按照说明书使用,必要时,可以与其它中成药联合使用。

中医治疗失眠除了服用中药汤剂、中成药外,还可通过 针灸、推拿、刮痧调理、药浴及心理治疗 等。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特点和患者病情选择上述方法,以综合治疗方案为宜,配合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对失眠症恢复期给予 养生 指导,可进一步促进心身 健康 的恢复。夏季炎热,人易出汗,可选菊花蚕砂枕,以清热除烦,安神助眠。睡前多听柔和的音乐,温水泡脚并配合足底按摩,都有助于睡眠哦。

#药事 健康 超能团## 健康 科普排位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77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