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瓜皮粥
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2、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和菊花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水开后,将苦瓜块、冰糖加入锅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此粥可清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的辅助食疗。忌同时食用湿燥、麻辣、厚腻的食物。
3、绿豆粳米粥
绿豆60克,粳米100克。将绿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4、薏米小豆粥
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5、绿豆薏米粥
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mm,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
6、百合薏米粥
将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特点: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泽肤祛斑,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7、茯苓粥
做法: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
功效: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8、参芪粥
做法: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大暑必吃的十种美食是:伏面、伏羊、鸭肉、童子鸡、姜、莲子汤、仙草、米糟、荔枝、菠萝。
1、伏面
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在北方,大暑到了吃面去,大暑、二伏宜吃面,面条的吃法也多,拌面、炸酱面、打卤面、凉面等。
2、伏羊
民间历来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吃“伏羊”属于“三伏补”的一种。在我国的鲁西北、江苏徐州、上海等地都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在山东,不少地区有大暑当日“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如枣庄市。
3、鸭肉
俗话说“大暑老鸭胜补药”,因为鸭子属于水禽,是凉性的食材,在热天里多吃它比较好。
4、童子鸡
“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杭州有“头伏火腿二伏鸡”;江苏扬州有“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等。
5、姜
很多地区都有着“大暑吃姜”的习俗。台州椒江人有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调蛋,用姜汁、鸡蛋和红糖一同调匀,装小碗进大锅干烧,烧出的蛋品甜中带辣,还能再加核桃粒、桂圆、红枣等配料。
6、莲子汤
莲子被称为“水中灵芝”,大暑当天必喝一碗莲子汤,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习俗。大暑前后采收的称为伏莲,也称夏莲,这个时候的莲子颗粒饱满、肉厚质佳,新鲜莲子只有每年的7~8月份才有,等到天冷就只能吃到晾晒后的莲子了。
7、仙草
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的时候有吃仙草的习俗。烧仙草,又称凉粉、草粿、青草糊、仙人板等,主要原料是仙草,又叫仙人草、凉粉草,形状略似薄荷。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吃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
8、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作“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
9、荔枝
莆田人“过大暑”家家都吃荔枝,过门拜访亲友,荔枝也被作为消暑佳品。将鲜荔枝浸于冷水中,凉却后食用,不失为一件美事。
10、菠萝
正所谓“小暑吃芒果,大暑吃菠萝”,很多地方其实都有大暑吃菠萝的习惯。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气候特征为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炎热的天气使人食欲不振,此时应当吃一些应季清凉消暑又 开味 可口的食物。同时也切记太过贪凉不利 养生 ,时刻谨记“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喝粥是对抗夏日一大利器,白粥配上榨菜或者萝卜干,既开味易下口又清凉解暑气,这一搭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消暑秘籍。
1、泰式酸甜榨菜沙拉
酸酸甜甜的口感,搭配伏茶作为午后清凉小食正好。泰式沙拉配上榨菜在异域的风味里增添一抹中式风情,使沙拉更适口。
材料:乌江榨菜(鲜榨菜片)、白萝卜、胡萝卜、小米椒、花生碎、大蒜、柠檬、鱼露、白醋、糖、盐
制作步骤:将熟花生放进保鲜袋用重物敲碎,把白醋、柠檬汁、水、糖、一点点盐、鱼露放进大碗中混合。把白萝卜、胡萝卜、小米椒切丝,大蒜切片,榨菜先用水泡一会,去掉一部分盐分。白萝卜、胡萝卜、榨菜、小米椒放进调好的酸甜汁中腌三个小时以上,可放冰箱更爽口。在吃的时候滤掉多余汁水,放上花生碎即可。
2、凉粉
凉粉消暑解渴,是夏季搭配白粥出镜率最高的食物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凉粉,如浆水凉粉、信宜鲜凉粉、陇东凉粉等。重庆的凉粉一大勺油辣子是少不了的,加上榨菜末就更添鲜香了。
3、榨菜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微寒、无毒,有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的功效,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配上榨菜,简单清爽易下饭。
夏日流汗过多,钠、钾离子会随着汗液流失,容易使人产生中暑、代谢紊乱、心率失常和肌肉无力等症状。榨菜白粥除了 开味 清爽以外,还能有效补充钠、钾等元素。
>>>>>>>>>>>>>
END
<<<<<<<<<<<<
今日的推荐搭配你还满意吗?
有什么更好的搭配建议请留言评论哦
大热天,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夏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例如,在浙江台州,在酷暑中送“夏船”,祝愿人们丰收和健康的生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有些地区还通过打蟋蟀来消磨时间。
这么热的天,异地会吃什么?
吃面条
据说“第一名是饺子,第三名是煎饼,炒鸡蛋。”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每天吃面条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在北方,夏天是吃面的时候,夏天和夏天吃面为宜。
倒伏之后,就是麦收的季节。新麦制成的面食富含糖分、B族维生素、各种矿物质等。夏天炎热多汗,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伏天吃面也能增进食欲。
吃面条有很多种吃法,比如拌面、榨酱面、打卤面、冷面。
吃羊
民间一直有“卧羊”的习俗,吃“卧羊”是一种“三伏补药”。
高温三伏天的空调和风扇,容易造成体内寒气过盛。如果体内有先天寒气,三伏天吃羊肉散寒可以事半功倍。羊肉,一种温补食物,能温阳散寒。羊肉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高,每100克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5克。夏天吃热羊肉,配以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材,能刺激人体大量出汗。
在中国的鲁西北、江苏、徐州、上海等地,我们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在山东,很多地区都有大热天“喝羊肉汤”的习俗,比如枣庄。
食用鸭肉
俗话说“老鸭胜大暑补”,因为鸭子是水禽,是凉性食材。热天多吃它们,有滋阴润喉、祛湿解暑的功效。鸭肉营养价值高。每100克鸭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7.5克,钙11毫克,磷1.45毫克,铁4.1毫克,维生素B2 0.15毫克,属于优质高蛋白低脂肪肉类。
夏天吃鸭子,安徽亳州的猪肉、八宝鸭,可以调理脾胃开食欲,清热解暑,祛湿。茯苓有助于健脾祛湿,清热解暑。赣州酸酒鸭,用辣椒和米醋烹制,酸辣爽口,开胃。
4.吃鸡。
"在炎热的夏天,一对小鸡."在湖南中北部,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在炎热的时候吃小鸡。杭州有“先下火腿,后下鸡”;在扬州,有《夏日一对雏鸟》等。鸡肉滋而不腻,益胃壮阳,适合儿童、中老年人和抵抗力低的人夏季食用。
食用生姜
很多地区都有“炎夏吃姜”的习俗。台州椒江人有吃生姜汁调蛋的习俗。将鸡蛋与姜汁混合,与姜汁、鸡蛋、红糖混合均匀,放入小碗中,用大锅干烧。糊好的鸡蛋又甜又辣,还可以加入核桃、桂圆、红枣等食材。
浙江台州,没有姜不开心,除了姜汁鸡蛋。喝姜汤、姜茶、姜米粥,吃姜炒饭、姜面、姜核桃炖蛋、姜炒饭、姜糖、姜渣蛋、姜味冰淇淋等。
“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夏天容易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中暑。吃姜可以借助姜的辛热,温补脾胃,增进食欲,发汗祛暑。而且生姜中的姜酚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姜茶是传统的民间保健饮品,需要三天泡一次,适合秋冬季节饮用。挑选生姜,用小苏打刷一遍,彻底晾干,捣碎成块,一层一层地叠上红糖,放入事先消毒沥干水分的玻璃缸中,盖上纱布,拿到阳光下暴晒。姜茶要干到底,生姜能充分吸收夏季太阳的热量,所以驱寒暖身效果突出。干姜可以密封保存一年左右。想喝的时候,可以用开水冲服。
6.莲子汤
莲子被称为“水中灵芝”,大热天喝一碗莲子汤是明清流传下来的习俗。这是因为莲子性味甘,有健脾涩肠、养心安神的功效。
夏季炎热前后收获的莲子被称为莲子,也称为夏莲。此时的莲子颗粒饱满,厚实,品质好。鲜莲子每年只有7-8月才有。天冷了,只能吃干莲子。鲜莲子生吃,爽口,脆甜;熬汤,软鲜;采摘下来的莲子心也可以单独泡一壶夏茶。
7.吃仙草
俗话说,六月酷暑吃仙草,永葆青春。在广东很多地方,有夏天高温吃仙草的习俗。神仙草,又称果冻、稻草、草糊、神仙板等。,是仙草的主要原料,又名仙草、果冻草,形状略似薄荷。
随着夏季节气的到来,温州人有了吃青草豆腐的习俗。绿色豆腐是指由仙草、甘草、夏枯草、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熬制而成,冷却后即可食用的豆腐。
8.吃米粒
莆田人在暑热季节有吃荔枝、羊肉、米粒的习俗,称为“暑热过度”。大米酒糟是将大米与白米曲混合发酵,彻底熟化成酒糟;大热天的,切块,加点红糖煮。
9.吃荔枝
莆田家家户户都吃荔枝,走亲访友,荔枝也被视为消暑佳品。传说在这种大热天吃荔枝和吃人参的营养价值一样。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把新鲜的荔枝泡在凉水里,凉了再吃,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荔枝不要超过200 ~ 350g天,10个左右。儿童最好不要超过5片/天,老人和糖尿病患者不要贪吃。
10.吃菠萝
“暑食芒果,暑食菠萝”,菠萝中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酶能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等。并促进肠道消化;其天然水果香味能促进唾液分泌和食欲。
据《本草纲目》记载,菠萝“能补脾胃,强元气,潜阳,扶腐生土,壮精神,补气,消肿,祛痰,解酒,饮后止渴,益头目,喜心情。”菠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和钙、锰、磷、铁等16种天然矿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记忆力。其汁液中还含有一种类似胃液的酶,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有利于改善消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3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季治疗感冒的几种食疗方法
下一篇: 夏季健身运动这些细节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