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药治疗:结膜囊点用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药水,每日4-6次,晚上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重症可行结膜下注射激素。
2、中医药治疗:根据病变所在的位置,中医将结膜上、角膜缘和束状者分别称为金疳、白膜侵睛和风轮赤豆。
(1)肺经燥热:患眼沙涩不适,流泪,白睛上小泡样隆起,其周赤脉红丝相绕。可兼见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泻肺散结。
方药:桑白皮、黄芩、地骨皮、知母、麦冬、桔梗各12克,连翘、赤芍各12克。
(2)肺阴不足:隐涩微痛,眵泪不结,白睛颗粒不甚高起,周围血丝淡红,病久难愈或反复再发。可兼干咳,五心烦热,便秘等,舌偏红,散结脉细。
治法:养阴清肺。
方药:生地15克,麦冬、元参、贝母、丹皮、白芍各12克,生甘草、薄荷各6克,夏枯草、连翘各10克。
若为白膜侵睛(角膜缘者),可在上方加龙胆草、白蒺藜等。若为束状角膜炎或单独发于角膜者,可参考角膜炎论治。
预后
泡性结膜炎的预后比较好,大约经过10~14天可以自愈,治疗可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如0.1%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也可在球结膜下注射。此外还要加强营养、锻炼身体,以改善体质,服用鱼肝油丸、维生素B2、钙片等。如较顽固者,可行结节局部冷冻。中药治疗以泻肺热散结为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7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泡性结角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下一篇: 泡性结角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