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什么膏药可以治疗急性乳腺炎
这种情况贴膏药作用不大的,?建议吃点红霉素胶囊,乳房局部热敷或者外贴鱼石脂。那么急性乳腺炎怎么治疗?
1、脓肿形成之前
(1)早期仅有乳汁淤积的产妇全身症状轻,可继续哺乳,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减轻淤积。用绷带或乳托将乳房托起,乳汁淤积期患者可继续哺乳,局部用冰敷,以减少乳汁分泌。
(2)局部治疗对乳房肿胀明显或有肿块形成者,局部热敷有利于炎症的消散,每次热敷20~30分钟,3次/天,严重者可用25%硫酸镁湿敷。
(3)抗生素使用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抗生素,根据病情或口服或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2、脓肿已形成
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脓肿位于乳房后,应在乳房下部皮肤皱襞1~2厘米做弧形切口。
预防
1、保持乳头清洁,经常用温肥皂水洗净,如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清洁,不要用乙醇擦洗。
2、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时要挤出或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
3、如有乳头破损要停止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在伤口愈合后再行哺乳。
二、为什么会感染急性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病,常常继发于乳头皲裂、乳房过度充盈、乳腺管阻塞。
1、乳头皲裂
通常是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且固定于一侧的哺乳时间过长所致。
2、乳腺管阻塞
常见于继发性的乳汁淤积,不完全吸空乳房、不规律性经常哺乳及乳房局部受压是其主要原因。乳汁淤积也多见于乳头发育不良者(如乳头凹陷),影响了哺乳的进行。另外,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更容易引起乳腺管的阻塞,使乳汁淤积加重。
3、细菌入侵
急性乳腺炎主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于链球菌。
(1)细菌可直接经乳管侵入,因由乳汁淤积潴留,容易感染。因潴留的乳汁易分解,分解的产物为酸性不仅对乳腺管有刺激,而且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
(2)细菌可通过乳头小创口或裂缝进入,经淋巴管侵入乳叶间质形成蜂窝织炎。
(3)产褥期产妇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可经血循环引起乳腺感染。
(4)另一条感染途径是由婴儿体内的病原菌(如口腔、鼻咽部感染)在哺乳时直接沿乳腺管逆行侵入乳腺小叶、在淤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引起乳腺感染。
4、乳汁淤积
(1)初产妇哺乳无经验,乳汁多,婴儿往往不能把乳汁吸尽,致使有多余的乳汁淤积在腺小叶中,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比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易引起乳腺管的堵塞,使乳汁淤积加重。乳汁的淤积促使急性炎症发生。
(2)初产妇如孕期不经常擦洗乳头,上皮脆弱,小儿吸吮时间过长,乳头表皮浸软,易发生皲裂,发生皲裂后婴儿吸吮引起母亲剧烈疼痛,影响充分哺乳,乳房不易排空,乳汁易淤积。此外,乳头发育不良,短平、小、内陷等,乳汁更易淤积。
三、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淤积性乳腺炎
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淤积,未按时排空所致。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38.5℃左右)。检查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因此,须将多余乳汁排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2、化脓性乳腺炎
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如前所述,产后乳汁淤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1)炎症扩散至表浅淋巴管,导致丹毒样淋巴管炎。患者突发高热,往往伴有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线,为此型特征。
(2)炎症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形成乳晕下脓肿。
(3)感染沿着淋巴管扩散到乳腺间质内,可自表面至基底,横贯乳房组织。由于结缔组织化脓而形成间质部脓肿。此种脓肿可局限于单一乳腺小叶,亦可扩散至大部乳腺。
(4)感染迅速扩散,深达位于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之间的乳房后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均表现红肿及压痛。脓肿部按之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试验穿刺,抽出脓液做细菌学检查,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
四、急性乳腺炎能不能喂奶呢
急性乳腺炎能喂奶吗
发生急性乳腺炎时,一般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喂养,而且还增加了乳汁淤积的机会。所以,在感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尽量把乳房里的乳汁吸干净。
而当乳腺局部化脓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常用挤奶的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与此同时,仍可让孩子吃另一侧健康乳房的母乳。只有在感染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后,或发生乳痿时才完全停止哺乳,并按照医嘱积极采取回奶措施。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饮食宜忌
1、急性乳腺炎宜吃什么
(1)宜食清淡而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西红柿、青菜、黄瓜、鲜藕、荸荠、赤小豆、绿豆等;水果宜食橘子、香蕉、苹果、金橘饼等。
(2)宜食有通乳作用的食物,如猪蹄、鲫鱼、乌贼鱼、虾、黄花菜、丝瓜、赤小豆、花生、芝麻等,以促进乳汁分泌,防止乳汁淤积。
(3)宜多食清热散结之食物。蔬菜可选择黄花菜、芹菜、丝瓜、苦瓜油菜、西红柿、莲藕、茭白、茼蒿、黑木耳、海带等。
2、急性乳腺炎忌吃什么
(1)忌燥热、辛辣刺激食物,如韭菜、辣椒、芥末、酒等。食后易生热化火,使本病火热毒邪更炽,病势更甚。
(2)忌热性、油腻食物,如肥肉、海蟹,以及油条、麻花等油炸糕点。
(3)忌食发物,如猪头肉、狗肉、羊肉等。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比较高发的一种乳腺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胀奶引发的,一般哺乳期女性很容易出现乳腺炎,所以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多加提防,在哺乳期定时喂奶,如果孩子不吃的话,那也必须用吸奶器将奶水挤出来,千万不要滞留体内。
1、急性乳腺炎如何预防
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乳痈”范畴。常见于哺乳妇女,在哺乳期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发生,但是产后未满月的多见。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高龄产妇迅速增加,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成为乳腺科门诊的常见高发病。
西医认为本病多因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导致。对于该病,中西医均认为乳汁淤积是导致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此外,中医还强调产妇的情志不畅、饮食肥甘厚味、感受外邪等致病因素。
在临床上,急性乳腺炎一般分为郁滞期、成脓期和溃后期。今天主要分享郁滞期急性乳腺炎的特点、治疗及预防。
郁滞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呢?乳房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排乳不畅,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郁滞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上,中西医均认为应排空乳汁。不同于西医的抗感染治疗,中医治疗强调以通为用、以消为贵,内治方面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外治方面可以使用手法排乳、外敷中药等。
西医抗生素治疗影响哺乳,治疗后乳房局部容易形成僵块。吸奶器是利用单纯负压吸引,导致疗效欠佳。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无需中断哺乳,疗效显著,简便易行,起效快,治疗方法多样,手法、外敷中药、口服中药配合使用。
小贴士:
1、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积滞,可用按摩或吸奶器帮助排出乳汁。
2、保持乳头清洁,不使婴儿含乳而睡,注意婴儿口腔清洁。
3、哺乳期妈妈们宜性情舒畅,情绪稳定。
4、忌食辛辣炙_之物,不过食肥甘厚腻之品。
5、若有乳头擦伤、皲裂,可外涂香油或蛋黄油。
6、回乳时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回乳,以免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哺乳后,四指并拢用指腹平着触摸乳房,均松软即可。若触及肿块、出现疼痛、皮温升高、皮肤红肿、发热等,自己可以试手法排乳或外敷中药,若解决不了问题,及时来医院就诊,越早来,一次性治愈率越高。
2、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1、早期乳胀治疗以通畅乳管为重点,抓住早期有利治疗时机是控制病情发展之关键。方法:⑴中药治疗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为大法,方选瓜蒌牛蒡汤加减,徐州市中医院乳腺外科经验方乳腺炎1号方(主要有柴胡、瓜蒌、青陈皮、公英、王不留行、漏芦、穿山甲等)对早期乳腺炎有较好效果,单独服用一般3剂可愈。⑵手法按摩通乳,双手自乳房基底按摩,缓慢向乳头方向挤压推进,按摩的用力程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尺度,在按摩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乳络。每日3~5次。每次3~5分钟。⑶中药外敷,徐州中医院乳腺外科研制的乳腺炎膏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通乳效果。上述三法如若配合运用效果会更好,除发热者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发病5日之内的乳腺炎一般3—5日可迅速治愈。
2、中期肿块治疗重点消散肿块、避免化脓传襄,很多病人失去早期治愈的有利治愈时机,形成了炎性肿块,多与早期大剂量抗菌素使用有关。方法:⑴中药治疗:以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散结为大法,徐州市中医院乳腺外科经验方乳腺炎2号方(主要有柴胡、瓜蒌、公英、川芎、莪术、乳没等)对中期乳腺炎肿块有较好的消散效果。⑵穿刺抽吸积乳,乳汁积久即成败乳,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穿刺吸除之有利于控制炎症,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⑶外敷乳腺炎膏加消散之药散。⑷抽吸之积乳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之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
3、后期成脓治疗重点为排脓引流、促进愈合,方法:⑴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为大法,方选透脓散加减,,徐州市中医院乳腺外科经验方乳腺炎3号方(主要有当归、黄芪、炒山甲、川芎、皂刺、黄芩、石膏、公英、赤芍等)对成脓期乳腺炎有较好的效果。⑵排脓引流:放射状小切口,钝性打通脓肿间隔,充分引流、冲洗;小脓肿也可穿刺抽吸冲洗。⑶中西药外用:外敷乳腺炎膏,脓尽后腔内可用生肌膏促进愈合,也可用贝复济促进愈合。⑷切口发生乳汁漏者须断乳,予乙底酚1mg/日3次口服,连续1周,同时予大麦芽250g水煎频服,每日1剂。⑸炎症局限者可停用抗菌素,否则仍要酌情选用敏感抗菌素。
女性产后如果护理不当,也有一定的可能患乳腺炎,这对女性健康时非常不利的,而且还会对婴儿造成不利的影响,那么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原因?产后乳腺炎有什么样的症状?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导致产后乳腺炎的具体原因,以及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吧。
1、产后乳腺炎的原因
1.乳头保养不到位
女性朋友在怀孕期间如果没有做好乳头保养,导致乳头肌肤比较薄弱,容易破损,又加上初次生产的产妇乳头肌肤的抵抗能力比较弱,在宝宝吸吮下很容易出现损伤,导致乳汁淤积,而出现细菌入侵,出现感染。
2.乳汁淤积
产妇的乳汁排通不够顺畅,而淤积在产妇乳房内,是导致产妇出现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出现乳汁滞留的主要因素是,在哺乳时宝宝吸奶的姿势不正确,导致奶水没有完全的被吸出,而当宝宝不能吸到妈妈的乳汁时会更加用力的吸,而很有可能把乳头咬破,从而导致细菌的感染,出现乳腺炎的情况出现。需注意,当哺乳的时候,如果产妇用指头挤压乳房,也是有可能会阻碍乳汁的排出。
3.乳头发育不佳
有的女性朋友会出现乳头内陷的情况,是会严重影响到产妇的哺乳。
4.乳管的阻塞
对于初次生产的产妇,因为乳头会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脱落,而导致产妇乳管的阻塞,会加重乳汁淤积的情况,而导致乳腺组织的活力大大降低,为细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产妇出现乳腺炎的情况。
5.抵抗力下降
产后的女性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招致乳腺炎,新妈妈产后身体的抵抗力差,很轻易遭到病菌的传染,得乳腺炎。
导致产后乳腺炎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也要对其典型症状有一定的了解。
2、产后乳腺炎的症状
初期阶段:初期常有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有时则有乳房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成脓阶段:化脓肿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
溃后阶段: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若脓通畅,则局部肿痛消减,发冷,怕冷症状消失,疮口逐渐愈合。若溃后脓流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它乳络形成传囊乳痈。亦有溃后乳汁从创口溢出,久久治不愈形成乳漏。
类型:
(一)瘀积性乳腺炎: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郁结,未按时排空所致。产后乳腺炎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38。5℃左右)。检查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故一般不认为是真正的乳腺炎。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汗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容易出现产后乳腺炎症状。因此,须将多余乳汗排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二)化脓性乳腺炎:化脓性乳腺炎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如前所述,产后乳汁瘀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从而引起产后乳腺炎。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炎。
3、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1、早期的乳腺炎治疗以通乳为重点,抓住早期有利的治疗时机,控制病情的发展。选择中药的治疗一般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为主。按摩通乳的方法,双手自乳房基底按摩,缓慢向乳头方向挤压推进,按摩的用力程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尺度,在按摩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乳络。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乳汁通畅排出。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对于病程在6-10天以上的慢性乳腺炎,可加用静滴青霉素类药物全身抗炎治疗,多在1-2周内治愈。
2、中期肿块治疗重点消散肿块、避免化脓传染,很多病人失去早期治愈的有利治愈时机,形成了炎性肿块,多与早期大剂量抗菌素使用有关。中药以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散结为主。可做热敷进行辅助治疗,局部热敷能起到消炎镇痛效果。若局肿胀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同时患者在每3至4小时一次沿乳根至乳头方向按摩8至10分钟,并尽量挤净乳汁或辅以吸乳器吸出。早期乳腺炎,症状轻微者可不停止哺乳。
3、后期的的病情较为严重,重点为排脓引流、促进愈合。哺乳期乳腺炎形成脓肿者行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均在2周内治愈。排脓应到医院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口要根据脓肿的位置以及考虑美容效果,选择切开方式和位置。小脓肿要使用穿刺抽吸冲洗,术后要继续使用药物,加强抗感染,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4、另外,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较治疗为重要。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乳头清洁是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关键。
如果有乳头内缩者,应将乳头轻轻挤出后清洗干净;在哺乳前后可用3%硼酸水洗净乳头;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每次哺乳后尽量让宝宝吸空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将乳汁吸净,不能吸净时可有用按摩挤出或用吸乳器吸出;如果乳头已有破损或皲裂时,应暂时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待伤口愈合后再行哺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23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素最易犯的9大错误
下一篇: 常吃素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