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皮肤过敏可以不可以用开瑞坦
宝宝皮肤过敏可以口服些开瑞坦的,可以消炎抗过敏。注意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停止服用海鲜类食物。那么宝宝皮肤过敏的一般治疗方法有哪些?
皮肤过敏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和(或)内用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治疗原则是根据患儿的年龄、皮肤病性质和病期(急性、亚急性、慢性等)、皮损部位和大小、患儿的自觉症状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用药方法、用量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外用药物治疗是皮肤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激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非激素类包括保湿剂、中药外用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类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等。
非激素类外用药通常用于轻度的皮肤过敏,维持治疗或作为中、重度皮肤过敏的辅助用药。保湿剂的主要作用是修复过敏时受损的皮肤屏障功能,同时保护皮肤避免受到外界进一步的损伤,其成分的接近于人体正常的皮脂膜。中药外用制剂是根据中医学的辩证论治,采用合适的中药制成适合儿童使用的浓度。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皮肤局部免疫反应,是新一代的过敏性皮肤病外用药,但通常适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
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适用于中度、重度的皮肤过敏,儿童通常选用弱效或中效制剂。弱效包括0.5~2.5%醋酸氢化可的松、0.01%地塞米松等,中效包括0.1%丁酸氢化可的松、0.1%糠酸莫米松等。儿童尤其是婴儿不宜长期外用(面部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躯干和四肢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并严格限制使用量,一般不超过体表面积10%。唯一可以用于儿童面部的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是卤米松。
内用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中药。
组胺是参与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止组胺的释放治疗过敏。苯海拉明、氯马斯汀、扑尔敏、赛庚啶是最早用于儿童的抗组胺药,其副作用以嗜睡为主。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其副作用少,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此外,左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是新一代抗组胺药,主要用于慢性皮肤过敏,但有年龄限制,左西替利嗪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地氯雷他定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常用于严重的皮肤过敏,如血管性水肿、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药疹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谨慎选择口服或静脉用药,其副作用是可控的,患儿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擅自停药或不规范用药,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而且是产生激素耐药和依赖的原因。
二、引起宝宝皮肤过敏的原因有哪些
发病原因
儿童皮肤过敏以红、肿、瘙痒为特征的发炎性皮肤病,过敏产生后宝宝就会反复抓挠、哭闹、严重的还会造成食欲不振,进而影响精神状态。容易过敏的体质是可以遗传的,如果父母对花粉、宠物或某种食物过敏,孩子也有50%的可能性患过敏症。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的话,孩子患过敏症的几率会达到75%,皮肤过敏情况也一样。儿童皮肤过敏现象比成人更常见,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比成人更加娇嫩,所以,更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皮肤干燥等各种状况。
当宝宝出现皮肤过敏,长了又红又痒的皮疹,可能很容易联想到是不是宝宝日常使用的洗护用品造成了皮肤过敏,其实皮肤过敏长红疹,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要简单以为停用或更换护肤品就行了,而忽视了造成宝宝皮肤过敏的真正“元凶”。遗传了过敏体质的宝宝多半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而皮肤出红疹是儿童皮肤过敏的一个典型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早做预防,母乳喂养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宝宝皮肤过敏,可以考虑尽可能长时间地喂宝宝母乳,特别是家族有过敏病史的情况下。
三、宝宝皮肤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皮肤过敏症状通常呈现为几种形式,一种是感知症状,如刺痒、紧绷;一种是外显症状,如泛红,脱屑,红肿等,当然更严重的是两种症状都有。儿童皮肤过敏症状表现包括一般症状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常在儿童接触过敏原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出现。
一般症状
儿童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浅而快或不规则,脉搏紊乱,血压升高,关节发紧等。
行为改变
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各异。
0~1岁婴儿组:持续哭喊或尖叫,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烦躁或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嗜睡,不愿被抱,摇头等。
1~3岁幼儿组: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过分活跃,乱蹦乱跳,撞床,疲劳,蜷缩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内等黑暗的角落里,拒绝被接触,不愿穿衣、脱衣,等等。 3~6岁儿童组:情绪和行为突然改变,多动,不能安静地坐着吃饭、听故事或看电视节目,烦躁,疲劳,违拗,沮丧,有攻击行为,摇晃腿,嗜睡或梦魇,写字或画画时不能在一水平线上进行,或字越写越大并往上翘(兴奋型),或字越写越小并往下降(抑郁型),间歇性讲话困难,5岁后还尿床等。
四、宝宝皮肤过敏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过敏儿”可以设法预防,在孩子尚未出世之时,甚至在新生命尚未形成之际,就有不少因素在影响着孩子是否会成为一个“过敏儿”。
因此预防“过敏儿”应从婚前咨询开始。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双亲中有一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成为“过敏儿”的可能性为60%;双亲均为过敏性疾病患者,产生“过敏儿”的可能性上升为80%;与此相比,双亲均无过敏性疾病的,仅有19%的子女可能成为“过敏儿”。
因此专家建议过敏性体质的男女之间宜尽量避免通婚。另据国外研究报告,秋季出生的婴儿患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机会高于其它季节出生者,故应尽量避免秋季分娩。
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婴儿日后易成为“过敏儿”。对这些高危婴儿应保证出生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喂奶时间延迟至生后9个月,生后4个月内不要添加任何辅食,尤其是牛奶、蛋类等富含异性蛋白的食物,鱼、虾、蟹及贝壳类食物系高度致敏物质,在孩子4岁前避免食用。哺乳期妇女如摄入含高过敏原的食物,2-6小时后便可在母乳中检测到这些食物成分,而且可持续1-4天之久,因此高危婴儿的妈妈在哺乳期不应吃牛奶、蛋、海鲜、坚果(如花生)等食物。以往曾认为孕妈咪如果避免吃上述食物,可减少婴儿日后产生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但近年来的研究否定了这一观点,因此怀孕期的准妈妈不需限制任何食品。
不良的居住环境是孕育“过敏儿”的温床。如家中尘螨含量较高,或养宠物(尤其是猫),或有人常在家抽烟,或因烧香等使屋内空气浑浊,都可促进使孩子早早地发生过敏性疾病。因此在高危婴儿的居室内除了不养宠物、不抽烟,尽可能保持低污染之外,尚应采取措施努力减少尘螨的数量;使用减湿器或通风机使室内温度
总之,孩子即使因遗传造成过敏性体质,只要及早采取得力的干预措施,仍可避免发生过敏性疾病,成为健康儿童。
地氯雷他定抗过敏说明
1、药理作用:本品为非镇静性的三环类抗组胺药,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可通过选择性地拮抗外周H1受体,缓解过敏性鼻炎或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另外,体外研究结果显示,本品可抑制组胺从肥大细胞释放。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2、临床应用:用于缓解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所患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常年性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全身或局部症状。
3、用法用量:每片5mg。成人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口服,每日一次,每次5mg.
4、禁忌证:对本产品活性成分或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5、不良反应: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头痛、困倦、口干、乏力,偶见嗜睡、健忘及晨起面部肢端水肿。
6、注意事项:由于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过敏原的阳性反应,因而在进行任何皮肤过敏性试验前48小时应停止使用本品;肝损伤、膀胱颈阻塞、尿道张力过强、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地氯雷他定与其他抗交感神经药或有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的药合用会增强睡眠;怀孕期内不应使用地氯雷他定,不建议哺乳期妇女服用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对12岁以下的儿童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
小儿抗过敏益生菌通过调节过敏性哮喘气道菌群增强抗过敏能力
【呼吸道菌群的存在】
正常人呼吸道微生物显示:人的鼻咽、口咽、声门水平的吸引物、右中叶BAL和左下叶支气管黏膜表面等10个部位的标本进行了细菌DNA检测和分析:发现在正常健康人的下呼吸道也有细菌定植(既往认为下呼吸道没有细菌定殖),整个呼吸道菌群存在高度的同源性,下呼吸道菌群仅仅是上呼吸道菌群的一种延续。从上呼吸道到下呼吸道,菌群数量逐渐减少。
【补充抗过敏益生菌调节哮喘儿的气道微生物菌群】
益生菌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中谈到: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气道微生物构成发生改变,气道高反应性与气道菌群结构不稳定密切相关。菌群稳态直接影响到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吸入激素与抗过敏 药物长期治疗并不能影响哮喘的病程及愈后,而具有特殊功能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通过降低因过敏 而导致的TH2免疫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功能 ,调节Treg免疫细胞,成为肠道菌可以对抗过敏 性疾病新发现的有利科学支持,儿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甚至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都可以及早的补充抗过敏 益生菌康敏元来干预肠道微生态介导的IgE通路,来抑制IgE过敏抗体的生成,从而改善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及愈后,减少哮喘复发率。
【小儿抗过敏益生菌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
益生菌抗过敏研究成果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小儿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含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益生菌与过敏性疾病,肠道益生菌与儿童哮喘,呼吸道益生菌与儿童哮喘,小儿抗过敏益生菌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儿童哮喘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调节气道菌群,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肺部炎症细胞侵润,纠正TH1Th2失衡,增加I10的表达,小儿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减少呼吸道感染 的发生次数,缩短发热,咳嗽和喘息的持续时间,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抗过敏益生菌与湿疹荨麻疹等等微生态研究成就已发表诸多论文研究。
7、
过敏体质一般是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当孩子具有过敏性体质时,会更加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一、宝宝过敏体质多长时间才能好
宝宝过敏体质几岁能好?宝宝过敏体质与遗传和宝宝免疫力有关,是需要长期调养,在日常生活以及饮食方面多加调理,逐渐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宝宝过敏体质的护理
脱敏疗法: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采用脱敏治疗法,可有助改变过敏性体质。
饮食调理法:避免食用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平时饮食定时定量,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多选择高蛋白、高钙的食物,并且热量要足够,严禁冰冷的食物。
正确选用护肤品:过敏患者还要注意护肤品的购买,不选气味太芳香的产品,含酒精和果酸成分的产品也要慎用,不要使用深层清洁的磨砂膏和去角质霜,它们都是会加重过敏的产品。购买时,应选标有“敏感肌肤用”,或有“低过敏”、“经皮肤科医生测试”等字样的产品。
二、过敏体质怎么办才好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查明孩子对哪些物质过敏,让孩子避免或减少与该物质接触。同时,避免接触烟、颜料、灰尘、浓烈的香水等其他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症状的因素。
(1)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测试。医院可以检测常见的一些过敏原,如:花粉、粉尘、螨虫、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一些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性过敏原;青霉素、疫苗、蚊子或蜜蜂等昆虫叮咬液等注射性过敏原。
(2)家长平时注意观察:
a.如果每次发作都与某一固定物质和环境有关,如:冷空气、热空气,可能它就是过敏原。
b.如果更换生活居住地发生过敏症状,可能地域环境是导致过敏的因素。
c.睡觉时打喷嚏、流清水涕,可能与床上用品甚至床的材料有关。
2、缓解过敏,改善体质
(1)疾病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抗过敏,以缓解症状。
在疾病发作期,孩子临床症状明显,重在对症处理,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以散风止痒、祛湿利水、祛痰化饮、解痉平喘、通窍、行气活血等为主。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苍耳子散、消风散等都是常用方剂。
西药主要采用息斯敏、敏迪、开瑞坦、仙特明、皿治林、恩理思、顺尔宁、激素强的松等。
特别提醒:
单纯抗过敏,虽然“立竿见影”,暂时解决过敏症状,但过敏发生的基础并没有改变,停药后容易加重发作。息斯敏等抗过敏药本身也可导致过敏,而且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刚开始服药时效果明显,不久就不再有效。激素类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因此,抗过敏药物应尽量短期使用,症状控制后,逐步停药,并迅速转向体质调理。
(2)疾病缓解期:辨证型、调体质,“中医脱敏”。
由于过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种类繁多,多数患儿是对多种物质过敏,单靠躲避过敏原往往防不胜防。因此,在疾病缓解期,西医采用脱敏疗法进行病因治疗,但是脱敏需使用标准化变应原检测,并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标准化临床脱敏,疗程3-5年,费用较高,孩子也不容易配合。
中医临床所见,过敏体质的孩子多是“特禀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体质的孩子可以维持阴阳相对平衡的易感性,一旦遭遇致敏因素,则会阴阳失衡,反应性增强,发生疾病。这时,根据孩子的禀赋差异辨证用药,可以改善孩子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使孩子再暴露于相关过敏原时,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发病。
a.中药调节内治法:
对吸入性过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肺卫气虚,治疗以补益肺卫为主,常用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对食物性过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脾虚湿盛,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常用陈皮、半夏、茯苓、砂仁、藿香、鸡内金等;
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大多血热瘀阻,治疗中要使用川楝子、香附、赤芍等行气活血药;
病程较久的'孩子,常合并肾气不足,治疗时健脾补肾,常用黄芪、熟地、山药、山萸肉等;
有些孩子还存在营卫失和、肺经伏热,则分别进行调和营卫、清泻肺热等治疗。
b.伏九穴位敷贴法:
除了内治法,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季节转换的节点——夏季三伏以及冬季三九,择时外治。即将渗透性强的特定药物贴敷孩子体表的特定穴位,辅以离子导入法,使药物沿“腧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通过冬夏有序的治疗,顺势调整孩子自身的阴阳,调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轴,扶助正气、抗御病邪、抑制机体过敏状态。
三、宝宝过敏体质症状
对很多家长而言,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是过敏体质并不容易。以下特征能帮助家长加以区别:
1、皮肤过敏反应,好发肘部、膝部、膝后窝、四肢、全身等,常为对称性发作,有瘙痒症状并起红色斑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常反复发作。
2、经常揉眼睛,早上起床流鼻涕、抠鼻孔、打喷嚏、鼻塞、眼睛四周皮肤痒、上颚痒,遇天冷或吹冷风时加重病情,过敏性鼻炎多流清鼻水。
3、孩子下睑有青眼圈。
4、哭的时候眉毛部位发红。
5、多汗、多动、夜惊、易感冒。
6、经常无原因的咳嗽,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痰。
7、较剧烈活动后,孩子会咳嗽。
8、在吸入烟雾或油漆、敌敌畏等化学气味咳嗽会加重,常在晚上或凌晨发作。
9、走路或上楼梯的时候不愿意走,因为容易气喘。
10、出现慢性呕吐或拒食,进食后出现恶心和呕吐、腹痛或痉挛,大便潜血、慢性腹泻、生长发育迟缓,做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改变。
11、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有过敏史。
12、辅助检查:过敏源试验、肺功能、鼻腔分泌物检查等都有助于鉴别诊断。
从免疫学角度看,过敏体质的人常有以下特征:
1、免疫球蛋白E(IgE)是介导过敏反应的抗体,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微,而某些过敏体质者血清IgE比正常人高1.000倍-10.000倍。
2、正常人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两类细胞有一定的比例,两者协调,使人体免疫保持平衡。某些“过敏体质”者往往Th2细胞占优势。Th2细胞能分泌一种称为白细胞介素-4(IL-4)物质,它能诱导IgE的合成,使血清IgE水平升高。
3、正常人体胃肠道具有多种消化酶,使进入胃肠道的蛋白质性食物完全分解后再吸收入血,而某些“过敏体质”者缺乏消化酶,使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使异种蛋白进入体内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此类患者常同时缺乏分布于肠粘膜表面的保护性抗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缺乏此类抗体可使肠道细菌在粘膜表面造成炎症,这样便加速了肠粘膜对异种蛋白吸收,诱发胃肠道过敏反应。
4、正常人体含一定量的组织胺酶,对过敏反应中某些细胞释放的组织胺(可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具有破坏作用。因此正常人即使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症状也不明显,但某些“过敏体质”者却缺乏组织胺酶,对引发过敏反应的组织胺不能破坏,而表现为明显的过敏症状。
造成上述免疫学异常的根本原因常与遗传密切相关。
四、宝宝过敏体质日常注意事项
1、减少家中的植物装饰。盆栽植物中潮湿的土壤是理想的霉菌繁殖地,易导致孩子真菌过敏。
2、保持室内干燥通风,不要使用厚窗帘。
3、不要让屋内充满烟雾。家长或客人不在室内吸烟,避免带孩子到吸烟的公共场所。
4、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
5、消除室内尘螨,可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洗涤床上用品,并在阳光下晒干,使用高支棉被套。
6、不用填充的或长毛绒玩具,不铺设地毯和挂毯。
7、避免饲养小动物。
8、过敏体质的幼儿接种疫苗应谨慎,因为某些疫苗含异种蛋白质,很可能引发过敏症状。
9、经常带孩子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10、有时过敏源防不胜防。一旦孩子症状发作,要及时考虑服用非镇静型抗组胺剂。
饮食清淡,营养合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小白菜、番茄、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卷心菜、花菜等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
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甜食或甜饮料、辣椒或胡椒等辛辣刺激食品;尽量避免食用海鱼、海虾、河蟹等含大量异体蛋白的食物;禁食生冷食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13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盆腔炎是怎么治疗
下一篇: 尿检白带异常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