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免疫学重要发现

中医世家 2024-05-30 20:31:49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免疫学重要发现

2016年10月05日讯 我们肠道每天都要接纳和吸收大量来自食物的蛋白。这些外来抗原并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因为肠道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免疫耐受环境。不过,我们对其中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上皮细胞生产的细胞外囊泡维持着肠道的免疫平衡。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蔡志坚(Zhijian Cai)副教授和王建莉(Jianli Wang)教授。

研究显示,肠道上皮细胞(IEC)在生理条件下会生产一种特殊的细胞外囊泡(EV),这些细胞外囊泡具有TGF-β1依赖的免疫抑制活性。这些EV移植给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的小鼠,可以诱导调节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性树突状细胞,由此减轻IBD的严重程度。相反,减少内源EV生产会促进小鼠的疾病进展。

在IBD小鼠体内,肠道上皮细胞以ERK依赖的方式生产TGF-β1水平更高的EV。这些EV倾向于聚集在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有关的肠道区域。敲低EpCAM会增加小鼠IBD的严重性,影响肠道上皮细胞EV对IBD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肠道上皮细胞生产的EV参与维持了肠道的免疫平衡。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对进入机体的外源物质展开攻击。严格来讲食物也算是外源物质,但机体却能够耐受它们以便吸取营养。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内在机制会阻止它对有益抗原产生反应。如果这样的耐受机制出现问题,我们就会遭遇可能致命的食物过敏。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但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食物免疫耐受是如何建立的。前不久,韩国科学家们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阐明了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机制。

免疫反应过度和免疫反应不足都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那么,谁能确保免疫应答的平衡呢?维也纳大学Pavel Kovarik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工作显示,I型干扰素(IFN-I)守护着性命攸关的免疫天平。

面对病原体入侵的时候,免疫系统会召集细胞大军和维和部队。当细胞大军将入侵者清除之后,维和任务的细胞就会督促它们停火。如果这种停火信号缺失,杀伤性T细胞就会调转枪口攻击自身机体,引起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Salk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维和细胞是否发出停火信号取决于Foxp3基因上的一个关键片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54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