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能量使用的速度、调节身体对激素的敏感性以及制造蛋白质,还要生成甲状腺激素来帮助人们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
任何人都应该保护好甲状腺,尽量避免甲状腺疾病发生,若是发现上半身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就要警惕是甲状腺部位出现了癌细胞。
一、颈部肿块。甲状腺癌患者通常会发现自己的脖子部位出现肿块,这种肿块就是恶性肿瘤。
在用手触摸的时候不会疼痛,但是会发现肿块边缘不光滑,不规则人在吞咽口水或者食物的时候,肿块还会上下移动。
随着肿块的生长,越来越大的肿块就会对甲状腺周围的器官造成压迫,使人在吞咽食物或者喝水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喉咙有异物,无法顺利地下咽。
甲状腺癌还会压迫到喉返神经,使人的声音变得沙哑,压迫到气管之后使人感觉到呼吸困难。
二、面部水肿。甲状腺里面出现了癌细胞之后就会导致患侧的颈静脉受到压迫,静脉发生怒张,还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变差,部分水液聚集在面部之后就会导致患者的面部变得水肿。
三、淋巴结肿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都会出现颈部、腋窝部位淋巴结肿大的现象;
就是因为癌细胞对局部的淋巴结造成了侵犯,淋巴系统受到牵连之后引起炎症,就会使浅表淋巴结变得肿大。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癌细胞也会通过淋巴结转移到身体的其他位置,对其造成损害。
四、疼痛。甲状腺癌大多数患者都不会出现疼痛的症状,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的癌细胞生长、扩大之后就会对局部造成压迫,使人感觉到肿块的周围有疼痛感。
尤其是在吞咽食物或者喝水的时候,咽喉部位疼痛症状更加明显。
除了以上四种症状,甲状腺癌进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还有可能引起内分泌变得紊乱;
因为甲状腺出现了癌细胞之后就会影响到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甲状腺的功能下降,对人体的内分泌也会造成影响。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这是因为癌细胞在人体里面不停的生长和繁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衰亡的现象,人体细胞对其进行吸收的过程中就会引起身体低烧。
发现自己出现以上几种症状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若是可以在早期发现甲状腺癌,通过正规的治疗就可以使身体达到治愈的效果。
因为甲状腺癌的生长和发展速度要比其他癌症更慢一些,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比较小,其治愈率和生存率都比较高,所以大家不要过度的担心和害怕。
只要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病情都可以得到极好的改善。
在此还要提醒大家,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就算是通过正规的治疗之后,甲状腺已经恢复了健康,患者也不要放松警惕。
在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的保护好自己的甲状腺,不要让其受到刺激后引起病情复发。
患者也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发现异常情况之后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帮助自己减少甲状腺癌复发的几率。
1、甲状腺结节,有数据显示,在多数甲状腺疾病患者中,都会存在有甲状腺结节的情况,而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这种结节有大有小,甚至有的小结节难以被发现而发展演变成为恶性结节或者是恶性肿瘤的,所以出现甲状腺结节时千万不可忽视。
2、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可导致患者的甲状腺部位的体液循环受到破坏,所以就有可能会导致垂体部分分泌出过量的促甲状腺素,从而可出现甲状腺异常肿大的现象。而因为甲状腺的增大对甲状腺功能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3、睡眠障碍,甲状腺出现问题的话,是会影响到人体的分泌系统而让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异常的,尤其是对于女性影响特别大,可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所以如果女性发现自己经常有睡不着、睡觉多梦等症状的,很有可能是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最好去医院看看。
4、甲状腺疼痛,当患上甲状腺疾病时,有的是会出现甲状腺疼痛症状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疼痛,但还是不可忽视这个异常的状况的。
5、便秘,由于甲状腺可直接的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当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就可对肠胃的蠕动造成影响,从而会让食物的消化减缓,废物更易出现堆积现象,从而就可引起便秘现象发生。
6、咳血,咳血一般认为是肺部症状,但如果甲状腺癌转移到呼吸道,也会引起咳血。
7、吞咽困难、呼吸不畅、打鼾。甲状腺肿瘤如果侵犯到气管会引起呼吸不畅,睡觉时出现打鼾的情况。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打鼾时,也可以从甲状腺方面的问题考虑。
8、声嘶伴淋巴结肿大。声带震颤在肿瘤的压力下明显受阻,导致声音嘶哑。同时,由于癌细胞对周围淋巴结的刺激,可发生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疼痛。
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临床表现: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逐渐肿大的颈部肿块,肿块为无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故就诊时间通常较晚,且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亢。
颈部体检时,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内非对称性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多较模糊,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则肿块可随吞咽活动;若肿瘤侵犯了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肿块较为固定。
(3)转移特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1)发病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已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甚至是远处骨转移的活检时才得出诊断。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的首发表现为甲状腺的肿物,肿物生长缓慢,肿物的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状腺的活动度较好,肿瘤侵犯甲状腺邻近的组织后则固定,表现为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能以转移症状,如股骨。
(3)转移特点: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C细胞起源于神经嵴,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即所谓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cell)。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与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q11.2的RET癌基因有关。
(1)发病特点和分型: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甲状腺髓样癌可分为四型。
①散发型:占70%~80%,非遗传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也不会遗传给后代,无伴发其他内分泌腺病变,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3,而且有该密码子突变者的预后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syndromes,MEN),其中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C细胞增生,故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显子的609。
④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且为恶性),但很少累及甲状旁腺,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发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第918密码子发生突变。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如伴有异源性ACTH,可产生不同的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增高,这是该病的最大特点,因而降钙素成为诊断性标志物,超于0.6ng/ml,则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因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以及神经节瘤或黏膜神经瘤,即为MEN。
体检时甲状腺肿物坚实,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家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为双侧甲状腺肿物,肿物活动较好,晚期侵犯了邻近组织后则较为固定,如声音嘶哑。
(3)转移特点: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状腺的淋巴管,并很快向腺体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至肺,这可能与髓样癌缺乏包膜有关。
4.甲状腺未分化癌
(1)发病特点:甲状腺未分化癌为高度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2%~3%,也有报道认为5%~14%,发病年龄多超过65岁,年轻人则较少见,来源于滤泡细胞的甲状腺未分化癌还可分为巨细胞,其中以巨细胞及梭形细胞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时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滤泡性腺瘤,并有肱二头肌的转移癌,虽行颈淋巴结清扫及肱二头肌切除,仍发生肺转移而死亡。
(2)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进行性颈部肿块,约占64%~80%,而发病前并无甲状腺肿大,肿块硬实,且迅速增大;②甲状腺肿大,可伴有远处转移;③已有多年的甲状腺肿块病史,但甲状腺肿块突然急速增大,并变得坚硬如石;④已有未经治疗的DTC,在经一段时间后迅速增大,并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
(3)转移特点:由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如气管,甚至在气管与食管间隙形成肿块,导致呼吸和吞咽障碍,首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90%,气管受侵犯的患者为25%,通过血道已发生肺转移的患者为50%。
5.少见的甲状腺癌
(1)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淋巴瘤的发病率低,占原发性甲状腺肿瘤的5%以下,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患者比例为(2~3)∶1,除快速增大的甲状腺肿块外,本病常伴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网状内皮系统生长的多中心肿瘤,所以肝,发生率从0~60%。30%~70%的患者合并HT。
(2)甲状腺转移癌:原发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甲状腺,如乳腺癌,包括肺癌3例,已有较明显的原发肿瘤症状。
(3)甲状腺鳞癌:甲状腺鳞癌较罕见,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3%,主要来源于日本,也可以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广泛化生,还可以来自甲状腺舌骨管或腮裂组织,部分原发性甲状腺鳞状上皮癌伴有胸腺样成分(carcinomashowingthymus-likeelement,CASTLE),来自异位胸腺或腮裂囊残留组织,其预后较好,发病年龄多超过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较早出现侵犯和压迫周围器官的症状,即声音嘶哑,晚期侵犯两侧叶,质地硬,固定,边界不清,伴有气管受压,颈部淋巴结肿大,预后差,目前治疗方法是尽量切除肿瘤加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诊断:
甲状腺肿块生长较速,有转移灶,且有明显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扫描多冷结节,或发现甲状腺CT扫描及MRI影像有异常及转移现象,最后诊断应根据病理活检,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1.诊断要点临床上有甲状腺肿大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甲状腺癌。
(1)一般资料:应特别注意性别,故应特别注意了解患者的碘摄入情况,尤其要询问有无较长期缺碘病史。
(2)病史:
①现病史:儿童期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青年男性的单发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要特别注意肿块或结节发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内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难,是否伴有面容潮红,发生气管压迫引起呼吸困难,则恶性的可能性大。
通过现病史调查,要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有个总体评估,应详细了解有无食量增加,还应注意询问有无肿瘤转移的系统症状(如头痛。
②既往史:是否因患其他疾病进行过头颈部。
既往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③个人史:有否暴露于核辐射污染的环境史。从事的职业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个人的防护情况等。
④家族史:髓样癌有家族遗传倾向性,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可提供诊断线索。
(3)体查:可发现甲状腺肿块或结节,颈部熟练的触诊可提供有用的诊断资料,质硬或吞咽时上下移动度差而固定,病变同侧有质硬,如淋巴结穿刺有草黄色清亮液体,多为甲状腺转移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多为单个结节,结节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有些结节形态不规则,质硬而无明显压痛,常与周围组织粘连而致活动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颈中下部,甲状腺单个结节比多个结节,但多发性结节,并可有压痛。
①压迫与侵袭体征:甲状腺癌较大时可压迫和侵袭周围组织与器官,常有呼吸困难,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②类癌综合征:甲状腺髓样癌可有肠鸣音亢进。
(4)辅助检查:在临床上,甲状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均表现为可扪及的“甲状腺结节”,除多数“热”结节外,其他类型的大小结节或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意外结节(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状腺肿瘤的可能;有些甲状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现为“热结节”,所以事实上凡发现甲状腺结节均要首先排除甲状腺肿瘤(有时,甲状腺癌仅在镜下才可诊断),周围无或有肿大的淋巴结;③肺或骨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④血清中降钙素升高,大于600μg/L。
2.分类分期有关甲状腺癌的分期,目前国际和国内最通用的是TNM分期,UICC)和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第五次修订的TNM分期标准,影响甲状腺癌分期的有关因素首先是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受侵犯程度也与分期有关,年龄则对分化性甲状腺癌的分期有重要影响,以最大的肿瘤为标准进行分期。
(1)TNM的定义:
①原发肿瘤(T):
TX:无法对原发肿瘤做出估计。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大径≤1cm。
T2: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1cm<最大径≤4cm。
T3: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大径>4cm。
T4:肿瘤不论大小,超出甲状腺包膜外。
②区域淋巴结(N):区域淋巴结是指颈部和上纵隔的淋巴结。
NX:无法对区域淋巴结情况做出估计。
N0: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可分为N1a同侧颈淋巴结转移,N1b双侧或对侧颈淋巴结。
③远处转移(M):
MX:无法对有无远处转移做出估计。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分期标准(表3):
①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分期标准。
②甲状腺髓样癌分期标准。
③甲状腺未分化癌分期标准,所有病例均属Ⅳ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8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