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糖尿病人漏服降糖药,医生给出补服方法,切勿擅自增减剂量

夕阳红 2024-06-02 10:05:46

糖尿病人漏服降糖药,医生给出补服方法,切勿擅自增减剂量

目前,糖尿病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为了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来稳定血糖,因此每天服药就成了糖尿病患者必须完成的工作。

但是随着患者年龄增加,部分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忘记服药的情况。这样很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引起其他疾病的出现。

那么,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漏服药物时,应该如何补服呢?其实,不同类型的降糖药,补服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就来详细的为大家讲解。

1、1天1次降糖药

通常1天服用1次的降糖药,是在早餐前进行。如果患者忘记服药,可以在午饭前进行补服,一定不能在晚上睡觉时补服。因为晚上服用这类降糖药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的症状。

2、短效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在进食的中途突然想起忘记服用降糖药,这时可以在30分钟内进行补服。如果是吃完饭后很长时间,才想起忘记服药,就不要再补服了。

这主要是由于进食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会随着食物的消化而增高,如果这时候再补服降糖药就没有降糖的效果,反而还会令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

2、长效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的是长效降糖药,就一定要在餐前服用,这类药主要是控制患者餐后血糖的水平。

如果忘记在餐前服药,就不要餐后再补服了,否则会造成患者在下次进食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方面需要注意以下这4点。

1、夏天遵医嘱及时调整药量

炎热的夏天会令人们食欲大减,而身体的能量消耗也会增多。这时候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会有所偏低,患者需要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调整降糖药的剂量,一定不能擅自增减药物剂量。

2、不能随意更换药物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的降糖药物后,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想更换其他种类的降糖药。这时一定要经过医生的指导才能进行更换,防止发生意外。

3、老年患者尽量选择短效降糖药

对于老年患者来讲,服用短效降糖药最合适。主要是由于患者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都会下降,比如肾功能衰退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此外,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都容易在餐后出现高血糖。因此,药效快、代谢快的短效降糖药,是老年糖尿患者最好的选择。

4、不用果汁服药

果汁虽然属于液体,却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冲突,影响药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时应该避免用果汁送药,最好选择温开水,以确保药效与用药安全。

以上内容便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漏服降糖药以后,需要如何科学的进行补服,以及服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引起患者的重视。

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身体锻炼,按时服用药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出现。

目前有哪些最先进的治疗糖尿病办法和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下述六类磺脲类:
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
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比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甲苯磺丁脲(D-860)。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反应,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甲福明、降糖片)、苯乙双胍(降糖灵)。糖苷酶抑制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糖类的吸收(就像人为地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糖类(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噻唑烷二酮: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血糖有较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
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胰岛素: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包括应各种短、中、长效胰岛素。
I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II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如何预防糖尿病, 还有血压高了要注意些什么

生活中怎样预防糖尿病 首先精神不要太紧张,时刻保持好心情,遇事不要着急,不要生气。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生物钟正常。生物钟乱了,内分泌就紊乱,不改变坏的生活习惯,活神仙也救不了你。不要做夜猫子,最好不过10点就睡。 遗传危险度:★★★★★ 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而且现在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患者人数的5%,并且每年10%的速度上升. [编辑本段]防治原则 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编辑本段]预防措施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糖尿病预防的三道防线 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在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如果“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预防或控制的。这三道“防线”是: 一级预防 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二级预防 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尔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尔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三级预防 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应积极行动起来,规范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科学,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条防线。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观。只要长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当然,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 [编辑本段]有利于糖尿病治疗的食物 豇豆角 又名长豆.腰豆,性平,味甘。可健脾益气,治脾虚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等症,有补肾生精之功,治消渴.白带;外用可消肿解毒。凉拌豇豆角:用开水煮熟豇豆角,盐.香油.胡椒粉拌匀食之。豇豆汤:豇豆角2-3两,水煮熟后,吃豆角喝汤,常食治糖尿病。 豌豆幼苗含铜.铬等微量元素较多,铜有里有利造血.骨骼和脑的发育:铬有利糖和脂肪的代谢,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功能,缺铬易招致疾病,使人生长不良。豌豆还含有胆碱.蛋氨酸等,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食用豌豆苗,对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都有好处。豌豆幼苗可拌.炝.炒。 绿茶 具有控制糖尿病的特殊功效。绿茶之所以能控制糖尿病,是因为绿茶中所含的糖类具很好降血糖的作用。因此,饮绿茶是防止糖尿病的最好最简单的方法,特别是饮用凉开水浸泡的绿茶降血糖的成份不被破坏,喝淡茶为益,因为浓茶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黄鳝 又名鳝鱼蛋白质含量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1倍以上,也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治虚劳.消渴下痢.风湿痹痛,黄鳝还含有降血糖的成分,糖尿病病人可常食,但每顿吃二两左右,不能一顿吃很多,多食动风发疥。最好放调料蒸食之。 芦笋 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等。芦笋含有多糖体等成份,经常食用有助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并可防治心脏病.胃病.视力减退.高血压.血管硬化.糖尿病.哮喘.肾结石.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芦笋中的维生素PP和维生素C及甘露聚糖。胆碱等,可维护毛细血管的形状.弹性和生理功能,对防止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 紫菜 蛋白质含量很高,在海藻中,它居首位,与俗称“旱田之肉”的大豆所含的蛋白质差不多。紫菜性寒,味甘.咸。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补肾养心.降低血压.促进人体代谢等多种功能,可用于防治动脉硬化.甲状腺肿大.糖尿病人一般吃豆制品的食物较多,豆制品食物百利而有一害排碘,缺碘会加重糖尿病,建议糖尿病人每天喝碗紫菜汤来保证不缺碘。 蚌肉 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A.B1.B2等成分。尤以含钙量为甚高,以内鳃板及外鳃板含量最多。蚌肉性寒,味甘.咸。有清热.滋阴.明目.解毒等功能。可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湿疹.肾衰等病症。苦瓜半斤蚌肉二两,将活蚌用清水养两天,洗净取肉,与古瓜一起煮汤,用盐.油.调味。苦瓜苦寒,有清热止渴作用,能降低血糖。 羊肚和牛肚 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硫胺素.盐酸等,羊肚和牛肚营养价值相当。性温,味甘。有补体虚.健脾胃之功,可治虚劳赢瘦.消渴.盗汗.尿频等症。羊肚和牛肚对糖尿病好但不能经常吃因为它们的胆固醇比肥猪肉还高,偶尔吃吃可以,但是每顿不能超过三两,在早餐吃为益。 l-阿拉伯糖 是目前来讲比较健康的既可以辅助降低血糖又可以把它当做甜味剂来食用的糖!唐和唐L-阿拉伯糖最具代表性的生理作用是有选择性地影响小肠二糖水解酶中消化蔗糖的蔗糖酶,从而抑制蔗糖的吸收。据报道, 添加3.5%L-阿拉伯糖,可以抑制60—70%蔗糖的吸收,同时也抑制了血糖值少升高约50%。美国医疗协会将其列入用做抗肥胖剂的营养补充剂或非处方药, 在日本厚生省的特定保健用食品清单中,L-阿拉伯糖被列入用于调节血糖的专用特殊保健食品添加剂 [编辑本段]糖尿病的用药原则 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的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药很随意,有的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有的觉得漏服一两次降糖药没关系,还有些患者漏服药物后,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实际上,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的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因为每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不同,有着不同的服用时间。在常用的降糖药中,需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 物(如达美康等);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 另外,如果偶尔漏服药物,应该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再酌情处理,一般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所服降糖药的类型,二是发现漏服的时间。例如,本应餐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吃完饭才想起来药还没吃,此时可以抓紧补服,也可临时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药;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顿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这时肚子已空,如果补服或者和下顿饭前的药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药物作用太强而引起低血糖。对于这种情况,轻度和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改用长效的口服降糖药,如达美康缓释片等。 对于经常漏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服用缓释剂,这类药物一天只需要服一次,容易操作,有助于患者长期服用,而且降糖作用较平稳,还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编辑本段]糖尿病的分类预防: (一)1型糖尿病预防 1.生活方式改变 戒烟、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经常锻炼(每天适度锻炼30分钟左右)、多喝水少吃盐等。 2.保护皮肤 注意保护皮肤,及时处理溃疡和创伤,以防发生严重的感染。 3.每天刷牙并使用牙线 定期去检查口腔,以防发生牙龈疾病。 4.每天洗脚并注意检查 对于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以防日后发生严重后果。另外,剪脚趾甲时要注意,别剪破周围皮肤。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5.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该去医院检查眼睛,医生会告诉你关于糖尿病是否对眼睛产生了损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青春期过后5年就该开始每年一次的眼科检查。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要大意,应与眼科医生更好的交流,增加检查次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早期治疗,防止失明。 (二)2型糖尿病预防 1.健康饮食 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人是2型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 3.少量饮酒 最好选择低度酒(可选择葡萄酒)。 4.戒烟 积极治疗高血脂、高血压 5.积极控制糖尿病前期症状 可以采取调整生活方式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调整糖尿病前期症状。糖尿病前期症状可通过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诊断。 [编辑本段]运动预防糖尿病 运动预防糖尿病是预防唐尿病环节中很重要的部分,因为运动预防糖尿病可以有效地健康的对糖尿病进行预防,而且运动预防糖尿病还可以在预防糖尿病的同时,对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运动预防糖尿病很关键。下面是一些预防糖尿病的运动。 快慢步行:糖尿病运动中步行速度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运动预防糖尿病,先快步行走5分钟,然后慢速行走(相当于散步)5分钟,然后再快行,这样轮换进行。步行速度亦可因人而异。身体状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者可慢速步行,运动预防糖尿病每分钟90~100步。运动预防糖尿病开始每天半小时即可,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室内运动:蹲下起立——开始每次做15~20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运动预防糖尿病仰卧起坐——开始每次做5次,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次。 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运动预防糖尿病适合体质较弱的患者。身体条件好的患者,运动预防糖尿病可以慢跑、跳绳、上楼梯、爬山、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 运动预防糖尿病是糖尿病预防的两大基石之一。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糖尿病运动疗法应做“有氧运动”,每周3~5次。只有长期的,有效的坚持运动预防糖尿病,这样才能对糖尿病的预防更有效。 扩展阅读: 1.糖尿病自控十招: http://www.tangniaobing5.cn/yufang/521.html 2.糖尿病患者生活手册: http://www.tangniaobing5.cn/yufang/527.html 3.协和医院: http://tnb.yeekang.com/yiyuan/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8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