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疗如何治疗甘油三酯高呢
1、平肝潜阳法
高血脂患者多伴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临床见头昏头胀痛,耳鸣、面潮红、易怒、口苦、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20克,石决明20克,牛膝15克,益母草2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桑寄生15克,夜交藤20克,茯苓15克,何首乌15克,菊花15克,蔓荆子15克。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手足震颤加龙骨、牡蛎、珍珠母;肝火偏盛加龙胆草、丹皮。
2、祛痰化浊法
高血脂患者见头重眩晕,胸闷恶心,时吐痰涎,倦怠、少食多寐,多见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舌苔白腻,脉弦滑。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12克,白术12克,天麻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生姜12克,代赭石12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5克,石菖蒲15克,泽泻15克,瓜蒌15克,甘草6克。
若脘闷纳差者加白蔻仁、砂仁,痰热者加黄芩、竹茹、天竺黄等。
3、清热利湿法
高血脂患者伴见发热,口干烦渴、尿少便秘、头晕胀,血压偏高,时有心悸、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12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泽泻18克,车前子15克,草决明20克,蔓荆子18克,菊花15克,地龙15克,玉米须50克,虎杖15克,夏枯草20克。
二、甘油三酯高的症状
如头晕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胸闷则是心脏供血不足,全身小动脉硬化则可引发高血压。这些甘油三酯高症状常和其他疾病症状相混淆,因此甘油三酯高不能通过症状来诊断。
轻中度:作为高血脂的一种,甘油三酯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主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和形成血栓;而动脉粥样硬化在发展时期人是没有明显感觉的。但一旦动脉硬化发展到血管堵塞和形成血栓,对人则是致命的。因此,在轻度和中度时期,甘油三酯高症状并不明显,可能患者丝毫没有感觉,查体时才意外发现。
重度:这里的重度是相对于轻中度而言的,当甘油三酯高症状逐渐出现时,可能已发展到了血管堵塞变窄、影响机体血流供应、机体内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因此此时甘油三酯高已到了较严重的程度。
甘油三酯种类
ATPII报告将甘油三酯水平分为四级:正常水平,低于2.3毫摩尔/升;临界高水平,2.3~4.5毫摩尔/升;高水平,4.5~11.3毫摩尔/升;极高水平,超过11.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处于临界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常常伴有导致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脂质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性脂质紊乱血症。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毫摩尔/升的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我国正常人血脂水平比相应年龄、性别的欧美人为低。理想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是0.34~1.7毫摩尔/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7毫摩尔/升为高血甘油三酯水平。
甘油三脂高,如何降下来?
不吃高脂餐,控制进食量,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甘油三脂仍然高于4.05mmol/L时,才考虑用调脂药。小于35岁的男性高脂血症患者,不提倡过早用调脂药干预。使用调脂药前,务必检查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不使用调脂药。
三、甘油三酯高的诊断标准
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
四、甘油三酯高的饮食原则
甘油三酯高的饮食原则概括为:“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饱和脂肪酸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因此提倡多吃海鱼,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脂。烹调时,应采用植物油。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害很大。植物固醇存在于稻谷、小麦、玉米、菜籽等植物中,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现游离状态,确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提倡多吃豆制品。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甘油三酯高的病人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来源非常重要,宜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且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在50%以上。
4.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不要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糖可转变为甘油三酯。每餐应七、八分饱。应多吃粗粮,如小米、燕麦、豆类等食品,这些食品中纤维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应多吃鲜果和蔬菜,它们含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较多,能够降低甘油三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1、如果皮肤上面出现黄色瘤,就很有可能是甘油三酯高导致的。黄色瘤是一种脂肪沉积物,油三酯高的话,脂肪就会有很多,堆积在人体内,从而导致皮肤出现黄色瘤。
2、失眠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情况,这是因为甘油三酯高的话,就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这样血液流通的速度会变慢,人体就无法及时的得到供血,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这样睡眠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还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
预防:
1、要注意饮食。现在有许多人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糖的食物,这些糖分无法及时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甘油三酯高。
2、可以适当的喝茶,喝茶对血管有好处,茶叶里面有一种物质,能够增强血管的弹性,修复血管的损伤。并且经常喝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能够将血液里面一些多余的脂质排出,从而预防甘油三酯高。
扩展资料:
甘油三酯高患者的治疗方法:
1、适当应用降脂药,甘油三酯高的人选用降脂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及早避免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降脂药可选用贝特类降脂药,服用时要严格遵守医嘱。另外甘油三酯高的人要注意监测血糖,防范糖尿病的发生。
2、运动和体力活动,可以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和VLDL-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
3、进行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戒烟,增加体力活动等非药物的治疗方法。
4、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用烟酸或烟酸的衍生物,如乐脂平。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极度升高的患者,使用纤维酸衍生物或烟酸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甘油三酯偏高怎样饮食?甘油三酯高治疗方法
高血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是由于身体代谢异常导致的,地狱疣这个病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那么高血脂的症状有哪些?高血脂有什么症状?高血脂的早期症状很明显,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吧。
1、轻度高血脂症状
高血脂是一个慢性的过程,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
2、高血脂一般症状
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
3、高血脂较重时症状
高血脂较重时症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4、长期高血脂症状
脂质在血管内堆积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长期高血脂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常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以及冠心病等表现,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1)黄色瘤
高血脂人群由于其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可引起局部性皮肤隆起,通常被肠胃黄色瘤,多出现于眼睑周围。
(2)眼底病变
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高脂血症眼底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折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
5、高血脂注意事项
第一,注意治疗
高血脂人应该注意什么?高血脂人应该注意治疗。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降总胆固醇,第二类是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第三类是降甘油三酯,第四类是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这四大类药物都具有一定疗效,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及医生指导用药,不要乱用药,长期用药,否则会出现并发症或者引起副作用。
第二,注意饮食
高血脂人因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酸牛奶、植物油等低脂食物;食用维生素、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水果。高血脂人膳食方有早餐:豆浆200ml,蒸饼50g,煮熟黄豆10g;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g,米稀饭50g,瘦猪肉25g,炒青椒100g,炒豆角100g;晚餐,米饭150g,小白菜100g,熬豆腐50g,粉条10g,鲤鱼20g,土豆丝100g。全日烹调用油12g。
第三,注意生活方式
高血脂人日常要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加锻炼,减轻体重;要调整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大量肥腻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有益身体的汤,不要长期吸烟喝酒;要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不要整天呆在室内睡觉;不要吃太多甜食和零食,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煎炸油腻的食物,要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吃太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要限制脂肪摄入量。
第四,注意保健
高血脂人应该注意什么?高血脂人应注意保健,日常可多喝海带木耳肉汤、百合芦笋汤、山楂鲤鱼汤、山楂首乌汤、山楂银花汤、香菇豆腐汤、枸杞猪肉汤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动静脉瘘的表现,怎样治疗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