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异位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最常见药物是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一旦出现感染或症状严重者,医生一般会建议采取口服强的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抗组胺药,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激素和抗组胺药等大多只能起到暂时缓和症状的作用,一般是对瘙痒病人起到精神治疗的作用,时间长了不免会产生副作用。
同样的,对于一些儿童、孕妇及肠胃不好者,长期使用或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引起发育受阻、肥胖、骨质疏松和其他副作用,而且一旦停药,病情常会反跳加重。婴幼儿尤其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针对年龄较大的成人,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进行中波紫外线治疗,补骨脂素加高强度长波紫外线或不加补骨脂素的窄带长波紫外线照射。因为射线作用于身体进行治疗,可能有潜在的远期副作用,所以这种治疗方法在儿童和青少年很少使用,许多年龄较大的成人治疗时也非常谨慎。
二、儿童异位性皮炎的预防工作
加强体质
生病到医院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加强体质,恢复免疫力,多补营养,多做运动”,婴儿异位性皮炎也不例外。它虽然也有先天性因素,但是大多都是后天性因素而引起的。所以,治疗异位性皮炎,预防病情加重的最好方法也是改善体质,这样不仅能治疗该皮炎,同时也能预防其他疾病。婴儿还没有运动的能力,所以妈妈们平时多吃点有营养的食品,这样宝宝就可以通过母乳来吸收更多营养来增强免疫力。
保持皮肤清洁
预防异位性皮炎加重和预防得皮炎一样,保持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已经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若稍微不注意,便会感染、发炎、化脓、或使微生物乘机而入,加重异位性皮炎的症状,延长治愈时间。因此,有异位性皮炎的宝宝要常常洗澡,洗澡时要用温水洗,也不要过度搓皮肤,用婴儿专用沐浴露轻轻涂在全身后用水冲静即可。不仅如此,洗完澡后需要立刻涂上乳液,防止水分流失。
保持情绪稳定
宝宝也不工作,也没有社会生活,也会有压力吗?答案是有!宝宝通常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其他疾病、吵闹的环境、或者周围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能导致病情加重。尤其是宝宝不像成年人,不能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提前注意到宝宝情绪变化,替他解决问题能有效帮助预防病情加重,只有宝宝开心才会更加健康!
三、异位性皮炎会出现的症状
本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有剧烈瘙痒,病程较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皮疹的特点也有所改变。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有些患者各期症状依次发展,但也有的仅有一两个阶段。
婴儿期一般发病较早,约60%在生后1~6个月内发病,也有早至出生1周发病的。约90%左右在5岁内发病,超过35岁发病的不足5%。
(一)婴儿期临床表现与婴儿湿疹相同,损害部位主要在额、面颊、耳廓、头皮及下颊部,四肢和躯干也可发生。初起为急性红斑,渐渐,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大的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可密集成片,境界不清。皮疹呈多形性瘙痒著明。搔抓重者可有抓破,渗出浆液及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渗液干后结痂,头皮部可呈黄色脂溢性痂。病情时重时轻,某些食品或环境等因素可使病情加剧,一般常在2岁内逐渐痊愈。
(二)儿童期多在婴儿期缓解1~2年后,自4岁左右开始发病,少数自婴儿期延续发生。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常限于(月国)窝及肘窝等处。皮损潮红常比婴儿期为轻,丘疹暗红,渗出较轻,可有抓破。久之,皮疹肥厚呈苔藓样变。少数可呈痒疹样损害,正常皮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散布于四肢伸侧。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儿童期异位性皮炎又可分二型,即湿疹型和痒疹型。
湿疹型多发于四肢屈侧,特别是肘窝和腘窝。皮损表现与成人的亚急性或慢性湿疹酷似。常见为多数密集小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往往相互融合成片,部分呈苔藓样变。
痒疹型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后,皮疹表现为全身性疏散分布的米粒至黄豆大丘疹、损害处干燥,陈旧皮损小而硬。病变处抓痕累累,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儿童期异位性皮炎自觉奇痒,以痒疹型尤甚,可因搔抓以至继发细菌感染。病程呈慢性经过,常反复发作,可逐渐痊愈或发展迁延为成人期异位性皮炎。
(三)青年成人期指12岁以后青少年及成人阶段的遗传过敏性皮炎,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皮损常为苔藓样变或呈急性或血急性湿疹样损害,好发于肘窝、(月国)窝、四肢及躯干。
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常伴全身皮肤干燥,或呈轻度鱼鳞病样改变,手掌纹理粗重,面色常较苍白,眼眶周围轻度色素沉着,呈淡褐色晕。皮肤经钝物刺激后呈白色划痕,冷热刺激、情绪波动、出汗及毛织品接触均易使瘙痒加剧,约60%~70%可伴有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
四、异位性皮炎有哪些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有资料研究表明,约有60%-90%患者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天由于寒冷刺激,加上阳光照射时间少,衣物的摩擦等均可能成为异位性皮炎的诱发因素。瘙痒和摩擦会导致瘙痒--搔抓--发疹--瘙痒的循环。其他病因因素包括免疫反应异常、血管及血管药物反应异常、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气候及生活环境等。
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遗传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双亲中只有一方有遗传过敏史的要高。并已发现染色体11ql3部位的基因与本病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相关。在免疫异常方面表现为血IgE增高,相关研究指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具有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 e RI)。“吸入性”抗原进入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皮肤,引起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释放IL-1β使异位性特异的T辅助细胞亚类TH-2活化而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IgE,同时IL-5是人嗜酸性白细胞分化与增生的重要细胞因子。
在遗传过敏性皮炎患者中,由环境变应原(屋尘螨,花粉)斑试引起的湿疹样皮肤反应的表现与皮肤迟发相反应(cutaneous late-phase reaction)相似。在皮损中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故认为IgE介导的“接触性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生理药理学方面,患者白细胞和表皮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性激动剂的反应迟钝,所产生的cAMP水平及抑制表皮细胞核分裂功能降低,β肾上腺素能性受体与β兴奋剂亲和力下降,a肾上腺素能性受体比率增高等。此外尚发现单一核细胞内cAMB磷酸二酯酶(PDE)活性增高,从而使cAMP水平下降。
儿童皮炎是啥
儿童皮炎是啥,皮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情况发生的,小孩子的体质和我们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对于儿童皮炎也是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一种现象,以下分享儿童皮炎是啥。
儿童皮炎是啥1 儿童皮炎初起主要表现为手臂、手腕子处出现很多聚集的如尖针或粟粒尺寸的斑丘疹、小小水泡,部分炙热、刺痒感,经常危害患者睡眠质量。其发病原因是因为少年儿童皮肤柔嫩,皮肤遭受水、少年儿童、肥皂的数次刺激摩擦后,防御力功能减少,再加夏季明显的太阳照晒及其汗水预浸,进而造成皮肤炎症。
皮炎是一种皮肤发炎,意味着皮肤针对有机化学中药制剂、蛋白质、病菌与细菌等诸多化学物质的变应性反映。皮炎指的是牛皮、外皮协同反映,它能够是亚急性、急性和漫性。小孩是中华民族的将来,皮炎的出现让许多 小孩苦不堪言,严重危害快乐成长。做为爸爸妈妈,就需要了解小孩子皮炎的治疗方法,平常,更必须搞好小孩皮肤的防止和护理措施。
儿童皮炎初起主要表现为手臂、手腕子处出现很多聚集的如尖针或粟粒尺寸的斑丘疹、小小水泡,部分炙热、刺痒感,经常危害患者睡眠质量。其发病原因是因为少年儿童皮肤柔嫩,皮肤遭受水、少年儿童、肥皂的数次刺激摩擦后,防御力功能减少,再加夏季明显的太阳照晒及其汗水预浸,进而造成皮肤炎症。
小孩子得了皮炎,平常父母要留意:
1、维持皮肤清理舒爽。宜用温开水和没有偏碱的淋浴剂来清理小孩的人体。需注意清理皮肤的褶皱间。洗澡的.时候,淋浴剂务必冲净。洗好后,再涂上非油溶性的护肤膏,以防防碍皮肤的吸呼。秀发亦要每日清理,若早已得了脂溢性皮炎,细心清理头顶部便可去除疮痂。
2、防止外部刺激,患接触性小孩皮炎的小孩子,特别是在要防止皮肤曝露在冷气或明显风吹日晒下
3、修短指甲,若得了发庠的紊乱性皮炎或接触性小孩皮炎,父母必须常修短小孩的手指甲,以防小孩自身划伤自身。
4、忌刺激性食材。朝天椒、酒、浓茶水、现磨咖啡等刺激食材,可使发痒加重非常容易使皮肤湿疹加重或发作,都应忌讳。
5、忌开水蒸熏,皮炎、皮肤湿疹在急性症状,因为皮内毛细管扩大,也有不一样水平的皮肤肿胀、斑丘疹、小水泡。用开水蒸熏或侵泡,肿胀加重,渗入液增加,加重病况。因而,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开水淋浴间,切勿在开水内侵泡和用劲搓擦。
6、切勿勿搔抓,搔抓可使皮肤持续遭到反射性刺激而增厚,乃至造成感柒。搔抓还起加强功效,患者愈搔愈痒,愈痒愈抓,产生两极化,现病史因此增加。
7、忌盲目跟风服药,皮炎、皮肤湿疹现病史较长,易不断,病人要相互配合大夫细心医治。有些人医治急切,没经大夫医治在鳞屑处涂浓度较高的的止痒药;反倒加重病况。因而,切勿私自服药。
8、忌肥皂洗,非常是偏碱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酸类刺激,可使皮炎、皮肤湿疹加重。若要用肥皂除污时,最好是挑选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温馨提醒
天气炎热下尽可能要多待在荫凉自然通风地区,防止经常出门。出门时不管阴雨天和大晴天,最好是应用灰黑色太阳伞挡光,由于黑色会消化吸收各种各样光波长的紫外光,以阻拦紫外光对皮肤的损害。
儿童皮炎是啥2 儿童皮炎初起表现为手背、手腕处出现许多密集的如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疱,局部灼热、刺痒,常常影响患儿睡眠。其病因是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皮肤受到水、儿童、肥皂的多次刺激磨擦后,防御机能降低,加上夏天强烈的阳光照晒以及汗液浸渍,从而导致皮肤发炎。
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皮炎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皮炎的出现让很多孩子痛苦不堪,严重威胁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就要知道小孩皮炎的治疗方法,平时,更需要做好孩子皮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儿童皮炎初起表现为手背、手腕处出现许多密集的如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疱,局部灼热、刺痒,常常影响患儿睡眠。其病因是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皮肤受到水、儿童、肥皂的多次刺激磨擦后,防御机能降低,加上夏天强烈的阳光照晒以及汗液浸渍,从而导致皮肤发炎。
小孩得了皮炎,平时家长要注意: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孩子的身体。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
2、避免外界刺激,患接触性小儿皮炎的小孩,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
3、修短指甲,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小儿皮炎,家长需要常修短孩子的指甲,以免孩子自己抓伤自己。
4、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5、忌热水烫洗,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6、切忌勿搔抓,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7、忌盲目用药,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8、忌肥皂洗,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温馨提示
高温天气下尽量要多待在阴凉通风地方,避免频繁外出。外出时无论阴天和晴天,最好使用黑色遮阳伞遮光,因为黑色会吸收各种波长的紫外线,以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帮忙点个采纳,谢谢!
临床特点
湿疹患者中绝大多数是异位性皮炎性湿疹
湿疹:皮疹多形性,有渗出和融合倾向,易复发和瘙痒剧烈。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与遗传相关,具有过敏性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婴儿湿疹绝大多数是异位性皮炎。
有数据统计,异位性皮炎湿疹的发病率70%患者是5岁前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20年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
湿疹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起点,婴儿期湿疹的孩子到了2-6岁进入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
发病原因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遗传过敏性体质,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和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免疫应答偏向于TH2免疫,IgE增高,就会出现过敏原,加上其它原因如环境污染、病原体侵入导致微生物定殖进而造成人体的超敏反应,最终诱发异位性皮炎湿疹久治不愈。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治疗中,大家也最关注的是皮肤表面的病变,我们来看一下过敏体质人群皮肤屏障受到了哪些破坏?
1、皮肤第一大功能就是防止外界化学物质及微生物入侵;(屏障破坏后:直接导致感染、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反复发生)
2、皮肤第二大功能就是防止皮肤深层的水分丢失;(屏障破坏后:直接导致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瘙痒增加)
3、采用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杆菌治疗湿疹,肠道菌群失调是湿疹患儿的一个主要特征,由于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湿疹针对发病原因治疗
湿疹的内源性、外源性和皮肤屏障功能及金葡萄菌感染四大诱发病因:
1.湿疹外源性诱发因素:食物过敏:小于三岁的湿疹过敏儿童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为蛋>牛奶>大豆>小麦>花生。
2.湿疹内源性诱发因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食物过敏首先发生在肠道,因为湿疹发生的部位是在皮肤,所以很难与肠道功能联系起来,但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却是诱发婴幼儿食物过敏的第一部位,而且由于这个病因得不到医疗机构及家长的重视,因此,儿童湿疹的治疗更多的停留在针对皮肤皮疹的治疗,由于对湿疹的发病因素不能全面掌握,全面调节,因此,这是导致婴幼儿湿疹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3.湿疹皮肤粘膜损害诱因:皮肤黏膜屏障受损(HDM_蛋白酶):角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加。人的皮肤屏障分4咱表皮成分:
【第一层】就是微生物屏障(也叫细菌屏障),把人的皮肤放到显微镜下看,全部都是细菌体,因此,对于湿疹患儿,不建议过度清洗皮肤。现代的新生活方式很多都在破坏人体的微生物屏障.
【第二层】是物理屏障
【第三层】是化学屏障
【第四层】是免疫屏障
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这一点也是基本上在婴幼儿湿疹目前治疗中最被忽略掉的,这也是婴幼儿湿疹发展中、后期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它与湿疹皮肤粘膜损害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湿疹患儿皮肤长期瘙痒——抓搔——再瘙痒——再抓搔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皮肤粘膜金葡萄菌感染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宝宝湿疹到了后期皮肤会发生苔癣样增厚发黑等改变。
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
一、异位性皮炎湿疹的患儿免疫学异常:TH1和TH2细胞功能明显失衡,湿疹急性期TH2类细胞反应过强,而湿疹慢性期则是TH1细胞因子过度表达。TH17及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的调节T细胞功能也存在异常。
二、变态反应过程
80%的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升高,存在对食物以及吸入性过敏原等有明显的过敏反应。
三、微生物定殖
湿疹患者由于皮肤屏障缺陷,再加皮肤瘙痒剧烈,患者皮肤细菌尤其是金葡萄球菌定植增加,湿疹的急性加重与其细菌毒素直接作用,发生超抗原反应就可以加重湿疹,因此,很多免疫学专家支持湿疹治疗过程中采用百多邦软膏控制皮肤细菌定植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湿疹加重。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发病过程及特点
婴儿期湿疹(0-2岁)
多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3个月发湿疹的最多,也有到了一周或两周岁发病的,少数迟到5岁发病,被起自面部、头发、以红斑基础上的丘疹,有渗出和结痂,随着宝宝的长大,向躯干四肢蔓延,婴儿期的后期湿疹渗出减少,转为瘙痒引起的搔抓为突出表现,很多宝宝夜间瘙痒严重导致无法入睡,此期皮肤易出现苔藓化。湿疹反复发作持续至2岁后大部分转为局部湿疹或部分湿疹消失好转。
儿童期湿疹(2-12岁)
湿疹皮疹多为多种皮损形态并存,典型的肘窝、国窝皮疹明显,开始于2-3岁,臀部和手足也常发湿疹。
青少年期湿疹(12-18岁)
基本上是儿童期的延续,炎症减轻,可是皮肤更趋于干燥。
【湿疹的治疗原则】
湿疹的治疗目标:尽快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并减少湿疹或皮癣药膏长期涂抹对皮肤本身的刺激与危害,努力改善和提高湿疹患者的生命质量。
湿疹的预防比治疗更难。应寻找病因并尽可能祛除和避免。减少诱发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学因素(热水洗烫、高温、低湿度、刺激性药物
湿疹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选择外用药膏如含激素的或不含激素的,因为抹上就不再痒,抹上红疹就会退皮消失,所以患者觉得会有效,这种局部快速缓解的方法却无形中隐藏了湿疹全身免疫抗过敏的治疗,多数会选择各种湿疹膏或治皮癣的药膏来达到止瘙的效果,但长期使用的后果确是很严重的,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易产生依赖性等。而忽略全身抗过敏免疫调节就是造成湿疹反复发生的原因。
【科学治疗湿疹的方法】
目前对于湿疹治疗方案最科学的方法包括: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和抗增生作用。
首先说一下湿疹治疗中的抗炎治疗的作用与意义
在服用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缓解湿疹调整过敏体质的患者中,我们对湿疹患者做过一项调查,无论是成人顽固性湿疹还是儿童异位性皮炎或婴幼儿湿疹患者,很少有人知道湿疹治疗中的抗炎治疗及重要意义,国际上对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表皮研究中显示,慢性皮肤湿疹患者都合并有皮肤表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细菌感染,而绝大多数湿疹患者并不知道采用抗炎治疗的方法,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研究专家建议湿疹患者可局部外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有效的局部抗炎治疗。
其次是抗过敏治疗,多数为湿疹严重患者,也多为成年人,儿童湿疹一般少口服抗过敏药物。同样能起到缓解湿疹的作用。
第三,抗过敏免疫调节
这是对过敏性湿疹最新的解决方法,我们在经过众多局部护理之后,慢慢会知道原来湿疹不是皮肤的问题,而是从体内不断发出来的,想解决体内的问题又没有好的方法,目前我国从台湾引进了国际上知名的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免疫调节剂(中文名: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为湿疹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湿疹患者,为了保护孩子的皮肤不受损害,通过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来调整过敏体质,此外,近期对湿疹的病因专家学者提出了对于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先天性肠道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同样可以起到调节肠道益菌环境,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肠道免疫生态环境,增强肠道免疫能力使湿疹的治疗重新找到了新的领域,也可帮助缓解湿疹瘙痒等症状。
第四,抗皮肤增生
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局部会形成苔藓样病变,皮肤表皮增厚,严重影响到皮肤健康与美观,因此,避免的方法是上述三者的综合,减少湿疹药膏的使用,及时控制湿疹瘙痒,不要让瘙痒开成恶性循环伤害到皮肤粘膜,科学的对湿疹局部皮肤进行有效的抗炎护理,配合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益生菌调整过敏体质达到湿疹全身免疫抗过敏调节作用,最好是按疗程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孕妇湿疹同样可以服用。
最后就是心理治疗; 由于许多慢性湿疹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造成烦恼、郁闷等不良情绪,进而又加重病情和影响疗效。故对慢性湿疹患者采取包括心理疗法在内的综合性治疗。
湿疹治疗
湿疹基础治疗新进展(抗过敏益生菌+皮肤保湿润肤剂+皮肤抗菌)是减少湿疹皮肤激素用药的基础疗法。康敏元益生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湿疹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观念:采用微生物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治疗湿疹,肠道菌群失调是湿疹患儿的一个主要特征,由于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1.及早诊断,避免接触过敏原
2.湿疹抗过敏益生菌肠道免疫:在针对湿疹发病因素:过敏体质IgE增高——皮肤破损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这三个与湿疹发病,发展紧密相关的三个病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专家汇总治疗湿疹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补充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不少于3个月),可降低血清IgE 过敏抗体,建全肠道屏障功能 ,调整过敏体质;
二、非常必要的抗炎治疗:皮肤破损处外用百多邦药膏抗感染;
减少洗澡,湿疹遇湿就会加重,再者,湿疹宝宝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 不健全,皮肤皮脂层合成障碍,应减少洗澡,多用皮肤润肤剂保护皮肤。
三、大量应用皮肤保湿箱护理皮肤:对抗干燥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含药用尿素的润肤剂较好,10%的尿素乳膏对增强患 者的皮肤屏障作用有益。保湿润肤剂在治疗湿疹时可节省50%左右皮肤激素的用量。应该每日 至少两次润肤剂护肤。
一些特殊部位的皮炎就高度提示为湿疹症状
1、眼睑湿疹:下眼睑湿疹更常见
2、指尖湿疹也叫特异性冬季足:学龄期儿童常见,指(趾)羊皮纸样改变基础上的红斑、发亮。
3、外阴湿疹:界限清楚的与外阴一致的苔藓化
4、甲沟湿疹
5、口角炎
6、乳头湿疹
7、钱币或盘状湿疹
8、耳廓下裂隙
9、耳后裂隙
10、鼻下裂隙
11、口角裂隙
12、白色糠疹
13、毛周隆起:初看类似鸡皮肤,为皮色,时而分散,时而聚集的毛囊性丘疹。
14、出汗障碍性湿疹(也叫汗疱疹)。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病人如何做检查?
皮肤试验:皮内试验、点刺试验和特应性斑贴试验
总IgE和特异性IgE
食物排除试验和食物激发试验。
异位性皮炎的系统治疗
多数湿疹患儿家长或湿疹患者本人只是外抹湿疹膏或激素类药膏来尽快缓解瘙痒症状,以至长时间使用导致依从性,其次,湿疹虽表现在皮肤但病因在体内,多绝大多数患者不重视或者不清楚免疫调节及改善过敏体质对湿疹和异位性皮炎康复的重要性,最后就是不知道皮肤抗炎治疗的原理。平时护理多重视皮肤保湿剂与润肤剂的使用,帮助保持角质层湿度,增加水合作用,防止水份蒸发而预防皮肤干燥。
抗组胺药
钙剂
严重者使用激素,便尽量少用
免疫调节剂: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降低IgE,平衡TH1和TH2免疫反应,适合于各阶段的湿疹患者,包括婴儿湿疹,起到良好的免疫抗过敏调节作用,为湿疹的康复打下基础。
抗炎治疗:多可采用百多邦消炎药膏做湿疹局部皮肤护理,解决微生物定植导致的湿疹加重。
儿童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内源性湿疹等,主要表现是剧烈瘙痒、皮肤干燥、皮疹,并且反复发作,是湿疹中最难治疗的一种。多发于儿童的头面部、肘窝、膝盖窝、眼周、小腿伸侧(小腿正面)等(其实特应性皮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儿或其家属常有哮喘、过敏性病如鼻炎以及荨麻疹等过敏疾病史。病因与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很多,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某些食物如鸡蛋、花生、奶制品、大豆、小麦、鱼类、贝壳类,以及尘螨、花粉、动物毛屑真菌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婴儿常因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会诱发特应性皮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7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