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儿童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佚名 2024-06-05 09:04:20

一、儿童重症肺炎对身体系统的影响

(1)心血管系统:

可发生心肌炎、心包炎等,有先天性心脏病者易发生心力衰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可有以下表现:①安静状态下呼吸突然加快>60次/min。②安静状态下心率突然>180次/min。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以上3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双眼睑或双下肢水肿。亦有学者认为上述症状为肺炎本身的表现。

(2)神经系统:

在确定肺炎后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可考虑为缺氧中毒性脑病:①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②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③昏睡、昏迷、惊厥;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心跳解离(有心跳,无呼吸);⑥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在肺炎的基础上,除外高热惊厥、低血糖、低血钙剂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如有①、②项则提示脑水肿,伴其他一项以上者可确诊。

(3)消化系统:

严重者发生缺氧中毒性肠麻痹时,表现为频繁呕吐、严重腹胀、呼吸困难加重,听诊肠鸣音消失。重症患儿还可以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便。

(4)血管升压素(ADH)异常分泌综合征:

①血钠≤130 mmol/L,血渗透压

二、儿童重症肺炎的患病原因是什么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过敏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指肺炎患儿除肺部病变外,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或有并发症出现,如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DIC,严重者还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另外,还可并发脓胸、肺气肿、败血症等。其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1、解剖因素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被粘液所阻塞等。

2、免疫因素 婴幼儿免疫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容易发生传染病、腹泻和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是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

三、儿童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

1、病室要求

(1)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室温在20-24 ℃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以防空气干燥刺激气管黏膜,抑制纤毛排痰功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

(2)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分开安置。

(3)做好呼吸道隔离,病室每天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天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30分钟。

2、休息护理

空格充分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防止心力衰竭。为保证患儿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给患儿以头高位,呼吸困难者给半卧位,并需要经常翻身,变换体位,轻轻拍背,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3、饮食护理

空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营养饮食,适当补充水分,有呼吸困难者宜少食多餐。幼儿进食时取半卧位,婴儿哺乳取头高位或者抱起。呛咳严重者,可用滴管或小勺慢慢喂食,以免进食用力或者呛咳,加重病情;鼻塞严重者,进食前用0.5%麻黄素滴鼻,清除鼻腔鼻痂及鼻腔分泌物,不能进食者采用胃管或者静脉营养的方式;对病程长者,应注意加强患儿营养,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4、呼吸道护理

空格由于婴幼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呼气时易被压,造成气体滞留,影响气体交换;气管半径小,呼吸道阻力大;呼吸道易被分泌物阻塞,而引起呼吸道梗阻,危及患儿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

四、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位。

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其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主要标准:

(1) 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2) 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min;

(2)氧合系数≤250 mmHg;

(3)多肺叶浸润;

(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5)血尿素氮≥7. 14 mmol/L;

(6)收缩压

重症CAP的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收住ICU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20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