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原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母亲因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胎盘异常
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胎儿因素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脐带血液阻断
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分娩过程因素
如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或应用麻醉药等。
新生儿疾病
如反复呼吸暂停、RDS、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
(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明显抑制、昏迷。
(三)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有脑水肿表现。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24小时发作,24小时以内发作者后遗症发病率明显增加。
(五)肌张力增高或减低。
(六)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七)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HIE的临床症状以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和惊厥最重要,是区别脑病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主要指标。
三、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治疗
一、总体原则
1. 治疗策略的制定有赖于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2. 应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疗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某种措施;3. 治疗对象:所有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4. 治疗开始时间:6h以内开始,越早越好;5. 疗程:至少72h,视严重程度延长。
二、亚低温治疗
1. 适用于中度以上脑损伤患者;2. 缺氧缺血后6h内开始,持续48h以上,重度损伤可延长;3. 选择性头部降温,目标温度32~34℃,重度损伤可更低。
三、支持疗法
维持良好的通气,保证良好和稳定的脑血流灌注,维持血糖在正常偏高水平,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四、对症治疗
主要是控制惊厥和脑水肿。
五、恢复期治疗
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早期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四、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措施
1.复苏步骤 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1)气道通畅(A):①安置体位:患儿仰卧,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②清除分泌物: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2)建立呼吸(B):①触觉刺激: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②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一般认为示指与拇指按压时压力为1.5~2.okPa,每增加一指,压力递增0.5kPa;氧气流量为 5升/分或以上。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
(3)恢复循环(C): 胸外按压心脏: 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约1~Z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4)药物治疗(D): 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入1:1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
(5)评价(E): 复苏步骤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价患儿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骤操作。
2.保暖 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t:。
3.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的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至今尚无完整统一的治疗方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国内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确有改进,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也有一定程度改善。
?越早开始越好
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越早开始越好,对一些重度窒息儿,复苏后如出现兴奋激惹,或嗜睡抑制,便应仔细检查肢体肌张力和原始反射有无改变,若符合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依据,便应立即开始治疗。
?及早治疗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虽在宫内发生,生后仍可继续发展甚至加重,及早治疗可防止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继续加重,防止再灌注损伤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治疗中最根本的措施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持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已受损害的神经细胞代谢逐渐恢复。
?对症处理
在此基础上,各种对症处理,针对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及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28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