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大风降温,当心这些疾病趁虚而入|大风降温|疾病(寒潮有什么危害?)

佚名 2024-06-06 16:42:25

大风降温,当心这些疾病趁虚而入|大风降温|疾病

当心这些疾病趁虚而入

一股强冷空气来袭,伴随大幅度降温的是5-7级的大风。在这样的天气里,许多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极易趁虚而入,传播非常严重的有两种比较典型的皮肤类疾病,风疹和荨麻疹。

什么是风疹和荨麻疹?

这两种疾病一个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是由于过敏原诱发的,不过,每当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时候,它们就会爆发的非常明显,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帮助大家打好预防针,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简单的认识一下,什么是风疹和荨麻疹:

风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疹在冬季最为多见。大风降温之后,就开始感觉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发展为全身皮疹,瘙痒难忍。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同时,常见的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突起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

看来,这两种疾病的发生虽然那没有跟大风有直接关系,不过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它们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风疹,它对于胎儿和孩子地影响尤为重大。荨麻疹,虽然在发病时一般只是皮肤上起包,不过也有可能在内脏中引起反应,比如腹痛、腹泻等。严重的急性秋季荨麻疹还可以发生在喉头,造成喉头水肿,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容易造成呼吸障碍,缺氧综合症等一系列缺氧常见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通常说的风疹,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病理完全不同的病症。一种就是风疙瘩,也叫风团、风包,医学名词是荨麻疹;另一种中医称作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名多含有“风”字,说明风疹是与风有一定的关系。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气象意义上的“风”,并非风疹的致病内因。

(1)寒风直接吹拂皮肤,可诱发“寒冷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其过敏源既可来自体内,也可来自外部。在诸多外部原因中,寒冷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冷风导致的荨麻疹又称“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诱发的荨麻疹多发生在受冷以后,一旦患者步入温暖的环境,疹块一般就会慢慢消退。不过,和耳冻疮一样,寒冷性荨麻疹往往数年反复不愈,即使在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只要被寒风刺激数分钟后,局部或全身都会生出大小不一、数目不定、伴有剧痒的水肿性实质性风团,虽然时间一般不长,但也十分恼人(脸部的风团太影响容貌了)。所以,有过皮肤过敏史,尤其在寒冷季节里有过荨麻疹史的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寒冷性荨麻疹。当有冷空气特别是“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外出。

(2)风速较大,直接加速了风疹病毒的传播。

和荨麻疹比较起来,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寒冷天气就并非直接诱因了。但临床表明,冬春两季是风疹的多发季节,此病多见于1至5岁儿童,常可形成流行(一般每隔6-10年出现一次周期性大流行)。病人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偶有腹泻、呕吐、咽痛或头痛。风疹通常最早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一天内可布满全身,呈浅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大小形状不一,可融合成片,四肢较少,躯干部可密集成片。几天后风疹退去,出疹时常伴有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皮疹消退时,其他症状亦消失。

风疹的病理也很复杂,但病人是传染源,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这是特别明显,特别简单的。发病前后5天,病人口、鼻、咽分泌物及血液、大小便中均含有风疹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病人在托儿所、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地区,或看病过程中,可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传播病毒。如果此时风速较大,就直接加速了带风疹病毒的飞沫的传播,扩大病毒的传播范围。所以冬春时节,尤其是在有风的日子,家长宜少带孩子外出;一旦风疹病毒流行,小孩出门必须戴上口罩。

寒潮有什么危害?

1.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强烈降温。

2.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

3.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雪、冻雨。

寒潮袭击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我国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州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

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民间有种说法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寒潮的东西长度可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但其厚度一般只有2~3千米。寒潮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几十千米,与火车的速度差不多。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3条路线:①西路。这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②中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经过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③东路。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有时经过我国东北,有时经过日本海、朝鲜半岛,侵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从这条路线南下的寒潮主力偏东,势力一般都不很强,次数也不算多。

大风降温如何保健养生?

大风降温要防冻疮

大风降温要防冻疮。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大家一定要谨防冻疮。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冻疮常见于冬季,其是由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的人还会出现水疱、溃疡。冻疮会在气候转暖后自愈,但比较容易复发。那么,如何防治冻疮?下面就来介绍几个治疗和预防冻疮的方法,供你选用。

黄色系蔬果可以对抗感冒

这些橘黄色和黄色的瓜果蔬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有充足的胡萝卜素,它们都可以帮你提高细胞的免疫力,不仅在流感肆掠的季节可以帮你预防感冒,在患了感冒之后也能加速你的康复。

此外,黄色系蔬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还能转化为对眼睛健康和皮肤健康有益的维生素A,可以保护视力、改善肤质。

所以,如果你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长时间接触不够干净的空气环境,也要多吃这类蔬果。

蔬果举例:

橙子、橘子、黄南瓜、胡萝卜、红薯、柚子、甜玉米

大风降温请注意8保健养生常识

一、出门戴口罩

专家表示,口鼻是呼吸道的门户,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避免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建议出门时最好戴上纱布口罩,还应注意每天换。身体在保证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过严,捂出汗反而会降低免疫力。

二、心血管病人上午别出门

气温骤降,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专家提醒道,心脑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风天尽量别出门,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点以后;外出时最好带点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

三、异物入眼千万别揉

大风天气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到眼睛里。专家提醒,此时千万不要揉,否则易使异物划伤角膜,还可能导致异物嵌入角膜内,从而造成感染发炎,可多眨眼睛促进泪液分泌,将其排出。

四、别让你的皮肤受伤

大风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时间一长,容易变得粗糙脱屑,甚至引发皲裂、瘙痒症等。建议洗脸水温控制在20—37摄氏度,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

五、戴上护膝保护关节

专家表示,部分正常人在大风天气下也可能会感到关节疼痛,所以做好保暖非常重要。骑车出行的人,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

六、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专家表示,室内外温差过大也会导致疾病高发。有暖气的房间常常紧闭门窗,不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建议视外面空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七、不走小巷

城市里不少地方会因建筑物阻挡,在一定区域形成“狭管风”,风速较高,因此尽量不走小巷。此外,外出时还需注意广告架、宣传栏、大树上吹下来的重物等。

八、做好通风,防煤气中毒

消防专家提醒,要经常检查煤炉、煤气开关与管道有无漏气,火炕有无裂缝,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冷空气南下将带来大幅降温,气温忽高忽低应该如何防范感冒?

最近还没出正月各地气温就已经攀升很快,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有了夏天的味道,多地气温都超过了20℃,突破了往年2月历史极值。我国多地气温都突破2月历史极值。20日下午两点多,北京的最高气温也达到了20℃,突破了历史极值。

就连我们福州某些地区更是突破了30.5摄氏度。市民们都脱掉了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御寒衣物,都换上了轻便的服装。现在的气温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暖和的状态当中,很多花像油菜花、桃花、樱花、木棉花,都以为春天已经到来,都提前竞相开放了。现在天气预报说冷空气已经大幅度的南下了,面对这样一种气温在大幅度的下降情况,极有可能会对一些人造成影响。我们都知道,南方的气温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的炎热。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突然降温,很有可能会让南方的一些人群,他们对于这个降温如果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会让他们处于一个感冒或者其他的一些季节高发的病情当中。

对于气温忽高忽低的变化,降温可能直接降到十度左右。这个时候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支气管发炎等。感冒的并发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为了避免感冒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性,我们应该多多学习预防感冒的方法。 发生气温变化,那么你所穿的衣服也要随之做增减变化,不可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为了所谓的?要风度不要温度?而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不愿意多添一件外套。如果你觉得最近的气温比较高,那么在减少衣服的时候最好也要循序渐进,虽然温度高,但在早春的季节,早晚还是有温差的,有的时候中午的温度像夏天,可是早晚还需要多穿衣服。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感冒的几率。

很多上班族平时的生活节奏快,晚上也喜欢熬夜,不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日积月累之后,身体容易出小状况,感冒等病症也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大家平时生活即使再忙碌,也要注意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避免熬夜,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体质。?

大家平时要注意增强饮食营养,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以及蔬菜,多喝水,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要切记,平时不可大补,过多进食补品可能会带来上火等症状。

如果真的不小心感冒了,也要及时的加强护理,多喝水,饮食清淡,注意休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3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