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常常会因为高温的原因而出现中暑的状况,所以为了预防自己出现中暑的状况,很多人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自己预防中暑,只是很多人都并不清楚预防中暑该怎么做,那么预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夏季怎么预防中暑?
1、预防中暑的方法
1.做好防晒的准备工作
夏天尽量不要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如果一定要出门,记得要准备好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具,最好还要涂抹PH值较高的防晒霜,还要带上充足的水。家里或者手提包里一定要准备一些防中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
2.体弱者尽量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婴幼儿体质虚弱,是中暑的高发人群。所以这些人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或者烈日下活动和行走,当感到热时不要依靠冷饮来降温,而要借助自然风或电风扇、空调来降温。
4.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天气炎热时尤其不适宜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比如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增加午睡等。
3.坚持做耐热锻炼
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上班一族感到热时,就可以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其实这类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如果离开空调房间,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或者出现停电时,就极有可能出现中暑。坚持做耐热锻炼很有必要,每天挤出一点儿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去适应自然气温的变化;在办公室里工作时要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4.经常喝水
我们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每天要喝2升左右的水。当我们出汗较多时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补充人体失去的盐分。少喝冰冻饮料。
5.多吃水果和蔬菜
夏天的时令蔬菜、水果非常多,都可以用来解渴和补充水分,多吃一些,还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避免中暑找上门。
2、中暑的危害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生活环境恶劣,房间闷热不通风,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合并症,甚至死亡。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夏季良饮是热茶
盛夏酷暑,饮何种饮料为好?中医认为,惟热茶莫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有人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但饮茶要讲科学,饮茶不可过量,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慢慢品味。
豆浆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营养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不宜进食燥性补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再介绍一种豆浆:百合莲子浆。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机器安装到位。启动机器,十几分钟后,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可根据个人喜好趁热往杯体内调入白糖或蜂蜜搅匀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来临,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家中应备些中药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后,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科学用“两水”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中医认为,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总之,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应对症选用。可以告诉你个有效的办法,因为我也是这么做的,首先坚持冲凉,用水冲掉身上的汗水,然后在最后一盆水里放一点点花露水,再冲1次!这样在家里的话可以保持凉快,睡觉的时候在席子上涂点花露水.尽量少做激烈的运动或动作,让自己保持平静
盛夏高温多吃瓜
多吃各种瓜。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还可以醒酒、减肥。冬瓜皮烧汤可以治疗轻度水肿,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以清湿热是炎夏的清凉饮料。丝瓜能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解毒。大便干结者,可把鲜嫩丝瓜去皮切片,油炸做成汤常食。苦瓜含有独特的苦瓜甙,暑天食后可祛暑清心,对胃热病,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及尿血等症有较好的效果。黄瓜的细纤维素对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出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作用。木瓜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南瓜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等功效,用生南瓜捣汁外敷治疗烧伤烫伤,内服则能驱蛔虫。另外南瓜可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有效地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食品。
多吃凉性蔬菜
夏季蔬菜除南瓜、金瓜属温性外,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蕃茄、茄子、芹菜、落葵(紫角叶)、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均属凉性蔬菜。
多吃苦味食品
夏季心火易亢,苦味能泄暑热和燥暑湿,适当吃些苦味食品能恢复脾胃纳运功能,增进食欲。苦瓜、苦菜、苦丁茶、苦荞麦、啤酒、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此外,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选用。
伏天不能乱喝水
酷暑之下,人体需要大量饮水。专家提醒,为保障身体健康,伏天喝水需注意“六要”和“六不要”:要慢喝,不要猛饮;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要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少喝饮料。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季早餐不宜喝冷饮。早餐宜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 一)清香舒爽法 夏天的天气比较热, 很容易使人疲劳和躁动不安。因此,人为地创造一个凉爽的小气候, 对身体和精神都是十分有利的。我们说的清香凉爽法, 就是临窗悬挂一盆吊兰;案头几上摆上一株茉莉花、夜来香; 在灯泡上洒少许风油精、花露水或紫罗兰香水。让房间飘逸着清清的香味, 从感觉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凉爽。在一种淡香的环境中, 人的情绪和感觉都处于愉悦中,不自觉地,炎热就消失了。
(二)感官生凉法 天气热了,用浅绿、浅蓝、瓦炭、 乳白等冷色颜料装饰墙面、天花板、窗帘和沙发套, 或在墙上挂上一幅“冰山雪峰”或小桥流水以及茂林修竹等风景画。 在这种冷色的环境中,您如同置身于清凉的山林野外, 可以感觉到外界自然的凉风,品味到山泉的清甜。因为人的视觉很有意思, 美妙的东西,很快从眼到心底,让您忘掉一时的不安。另外, 象冰山和流水,让人“见寒生凉”,有看梅止渴的感觉。
(三)制冰降温法 有条件的家庭, 完全可以采用冰箱制冰的方法来降温。具体的做法是, 每天用塑料盒或搪瓷盒制上几块冰,晚上放置在床下或墙角。 因为冰块能吸收室内过多的热量,降低居室的温度。也可以将冰块溶化在水中, 在地上或墙面洒上点滴水,以降低温度。显然,制冰降温是一种物理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应该根据家庭的布置和结构作不同的处理。这种降温的方法,若配合轻轻的吹风, 起到的降温效果是空调做不到的。
(四)通风透凉法 夏天可以将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家具搬掉,使居室拥有较宽敞的空间, 能一扫居室因拥挤造成的压抑感 。有条件的家庭可将沙发、座椅等家具换成藤、竹材质的。早晚勤开门窗,使空气对流自然生风,在居室生凉透爽。 居家层次较低的,可将排气扇分别安在相对的窗户或墙上, 根据每天风的方向,打开排气扇,尤其在晚上睡觉时启动, 能够使得外界的凉风徐徐吹来。
(五)阻热纳凉法 故名思义, 阻热纳凉就是阻止热浪的渗透。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向阳的窗户上方装上凉篷, 将窗户玻璃外贴上白纸或换上深色窗帘;有条件的可以挂上百叶窗, 这样就将太阳直射的强光以及带来的热量阻挡在外面。 每天在上班前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使房间里保持阴沁, 减少室内与外界的交换,能够有效地把户外的热浪阻住。到了晚上, 太阳下山后,气温也慢慢地降了下来,再打开窗户, 将有一种自然的凉意。
(六)植物降温法 居家内外科学合理地种植一些植物, 在夏季也有明显地降温作用。若在居室四周栽种爬山虎、葡萄、 牵牛花、紫藤等攀绿植物,让这些植物顺墙或顺支架攀延, 即可形成一个绿色的“凉蓬”,既能遮住烈日的直接照射, 又能吸附尘埃,美化环境。攀爬植物的合理分布, 改变了居室的微气候结构,作为植被,它能把太阳的直接辐射隔离开, 又可以释放部分水分,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办法。建议喝些绿豆汤,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绿豆汤不是把绿豆煮的烂烂的那种绿豆粥,二十绿豆洗净之后放入凉水煮沸10分钟,绿豆未烂,煮出的绿豆汤呈淡绿色,放凉后,兑点冰糖或蜂蜜当茶水喝,这样的绿豆汤是最祛暑解渴的~~预防中暑,一是不要在闷热高温的环境中剧烈活动,不宜让强烈的日光照晒过久。活动时要穿轻薄透气的衣服,不能捂得过厚过严。活动时注意适当的放松自己,及时补给水分。
发生中暑时,应将患者尽快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松解其衣扣和腰带,并给患者头部敷上冷水毛巾或冰袋,让其喝一些凉的盐开水或清凉饮料,但一次不能喝得太多。中暑较轻者,一般经此处理并安静休息以后,即可恢复正常。中暑比较严重的病人,就必须解除部分衣物,用冷水或冰水喷淋,或以酒精擦拭病人的额、颈、胸背等部位,并用风扇或纸扇扇凉。但不要太过急,以免冷伤。体温降到摄氏38度以下时,便应停止冲凉。昏迷病人可由学校大夫用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
受烈日照晒或在高温的环境时,还可能引起另一种症状的疾病,患者脸色苍白,发青,但却没有高烧,皮肤冰冷湿润。这种情况下不能给病人施行冲洗等太过强力的冷却处理。应让其躺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松解衣服,喝些清凉饮料,用冷水冷敷头部和颈部即可。
中暑严重的病人,在进行了上述应急处理后,应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救护。
夏天吃什么东西最解暑自制清凉饮料小妙方
妙方1:竹菊香茶
取菊花、绿茶、淡竹叶各10克,用煮沸的水500毫升冲泡,加上一点点冰糖。放凉后饮用,味道清香沁人。还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妙方2:三叶香茶
取鲜嫩丝瓜叶、苦瓜叶、荷叶各两张,清洗干净,用开水冲泡,放凉后加少许冰糖。味道清爽宜人,可帮助清除体热,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山楂菊花茶 山楂100克、酸梅50克,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的冰糖,凉后即可饮用。
绿豆酸梅汤 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再加入适量的冰糖,凉后即成。
椰汁银耳汤 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后,与椰汁、冰糖和水同煮,煮沸即成。
荷叶凉茶 将鲜荷叶半张撕成小片,与白术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食盐甘草汤 甘草15克,加少量食盐,沸水冲后浸泡1小时即可。
西瓜翠衣汤 洗净西瓜,切下绿皮,加水煮30分钟左右,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冰镇西瓜露 将西瓜去皮、去籽,瓜瓤切成方丁,连汁倒入盆内,然后用适量冰糖或白糖加水煮开,置于冰箱内。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消暑汤 冬瓜500克、薏米150克、扁豆100克、新鲜荷叶1~2片,加清水8~ 夏天防暑降温小常识 以下为一些生活小常识,供大家参考,提醒广大住户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身体健康。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 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十、8种人易中暑: 1、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2、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3、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4、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5、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7、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8、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十一、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此外,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合并症,甚至死亡。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 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 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 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 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降温食疗兼药补 夏季防暑全攻略导语:夏天,往往气温过高,此时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痛、胸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为避免夏季不适,可以在饮食和生活中有所调理。夏季遇上高温天气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6种降温饮品:1、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1、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3、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4、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5、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6、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7、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8、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9、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在炎热高温的夏天,我们非常容易会因为温度的原因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中暑的发生,在近几年酷暑的环境下我们中暑的几率变得非常大!
在户外的一些人们往往会因为中暑的原因导致生命的危害,所以这个并不是一个开玩笑的话题!
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去预防中暑的发生,或在中暑的时候能有那些应对措施,让我们了解并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那么下面给大家普及了一些预防中暑的方法和窍门。
1、首先我们要保持保持睡眠质量的充足。
好的睡眠质量能更加的使我们身体发挥出更多的调解作用,精疲力尽更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炎热的夏天外出旅行的话,那么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使身体的基能发挥到最好的最佳的状态,便于预防中暑的发生。
优质的睡眠质量是早睡早起每天最起码要8个小时充足睡眠时间哦~
2、就是多喝水。
多喝水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补充皮肤水分,帮助有机体排毒。
不要等到你感觉到口渴的时候在去找水喝,那时候你的身体已经缺水了,会导致透支!!!
在室外大量的流汗大量的再往体外排水,那么你身体的水分就会逐渐减少,这时候喝水就是往你身体里面输送养料的以及代谢废物让你的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那么就能减少中暑的发生。
最好的标准是每天八杯水大概就是2升到2.5升左右,如果出汗较多的情况下,要适当补充下盐分,可以喝点淡盐水,和电解质水,能够补足我们身体流失的部分能量和盐分,使我们预防中暑又一大保障。
3、夏天当我们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户外活动时需要带帽子或打伞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阳光直射,尽量不要穿深颜色的衣服,避免衣服吸热,让自己的体温变得更高。
尽量穿棉麻,丝绸,比较薄一点衣服,短裤,短袖,凉鞋这写都是长穿的。
但也要避免皮肤长时间的暴晒导致皮肤晒伤,注意周边环境的温度,如果过高应当及时的做出调节,实在不行的话找个水龙头用冷水拍下额头可以短时间降温。
4、要多吃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
比如;梨,水蜜桃,西瓜,李子,甜瓜,苹果,猕猴桃,蔬菜;生菜,西红柿,黄瓜,芹菜,这些蔬菜水果帮助住我们身体恢复水分的同时还能补充身体的一些微量元素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同时还可以喝一些乳制产品,也能预防跟缓解中暑的产生,平时的饮食也要做到清淡一些,少吃多盐的食品和饭菜,因为多盐会导致身体水分蒸发的快一些,提高了中暑的可能性。
5、在夏天一定要随身携带一些防中暑的药品。
比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十滴水,人丹。这些都能有效的预防中暑,因为有些人会因为中暑导致胸闷气短,这时候提前服下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就能有效缓解症状为救治提供时间。
而清凉油、风油精可以在出现眩晕的时候摸到人中,和太阳穴,能起到短暂的清凉作用,也可以随身水杯中带一杯绿豆茶,消暑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6、有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高血压,低血糖,孕妇及老人尽量减少出门的频率,更不能长时间在高温和烈日下行走。如果有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一定要马上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以上这6点是我给大家总结的预防中暑小知识~
希望大家在炎热的夏天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有发现不适,一定要尽早就医。希望大家在美丽的夏天玩的开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43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感冒引起喉咙痛怎么办
下一篇: 上环后腰疼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