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是一种用青梅或者黄梅制作而成的果脯,其口感酸甜,所以比较受人们的欢迎。乌梅的食用方法也非常地多样,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也能泡水、煮粥等等,那乌梅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吃乌梅有什么禁忌吗?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涩肠止泻
乌梅酸涩入大肠经,有很好的涩肠止泻痢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久泻、久痢,一般可以与罂粟壳、柯子等共用。
止咳止渴
乌梅味酸,可以刺激胃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的效果。夏天用乌梅煎汤除了能祛暑解渴之外,常还能用来治疗热病口渴,咽喉干哑,对于肺虚久咳少痰或者干咳无痰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乌梅常可以搭配半夏,杏仁等食用,但要对症慎重食用。
防衰老
要想健康长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预防,乌梅能够帮助刺激身体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这种荷尔蒙能起到预防衰老的作用,因此,每天吃一颗乌梅对于预防衰老是能够起到一定效果的。
补充能量
身体中的血液在自我净化过程中会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因此我们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乌梅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能够帮助吸收维生素和酸素,有效缓解身体疲劳状态,并预防疾病伤害。
清血
现代人对饮食的要求比较挑剔,经常选择一些精细的食物或是动物性的食物食用,结果导致身体血液中的毒素,慢慢增加,免疫力降低,这个时候不妨每天吃点乌梅,来帮助清理血液中的废物毒素,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酸素。
解酒
喝多了难免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这时候用在温水里放一颗乌梅泡上五分钟,再加上番茶叶饮用,能够有效缓解酒后头晕头痛的现象。
止吐
孕妇在怀孕初期呕吐现象严重,并且喜欢吃酸味食物,这时候孕妇的体质也是偏酸性的,身体中的钙质流失了,血液偏酸性,胃和肝脏能力减少,这种情况下还会导致孕妇情绪产生波动,孕妇每天吃上一些乌梅能起到调和作用。
乌梅的食用方法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缺水,用三颗乌梅,加上五片甘草,六片山楂,一小把陈皮和桂花,再加上适量冰糖一起煮,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熬上两个小时,熬成酸甜的乌梅汤,有极好解暑止渴效果。
乌梅的禁忌
感冒发热,咳嗽痰多人群要少吃乌梅,患有痢疾,肠炎的人群在发病初期少吃乌梅,女性在生理期,产前,产后少吃乌梅。
注意事项
1、每天吃乌梅的话,只需一天一颗就足够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加食欲,抗衰老、清血、清胃肠道。如果吃多的话可能会损伤牙齿;分泌的过多胃酸会腐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疾病;
2、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乌梅;
3、妇女正常月经期最好不要吃乌梅,因为乌梅性酸,吃乌梅可能会引起月经量减少,同时颜色也会变深;
4、吃乌梅时不要和猪肉同食;
5、儿童不宜多喝,因为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完善,多吃容易损伤胃肠道,导致胃溃疡;
6、孕妇在产前产后不宜吃乌梅;
7、有实邪者忌服,也就是说表现有面赤、气粗、痰壅喘、肿胀、腹痛、便秘溲赤、舌苔厚腻、脉实大有力等的人忌服;
8、表邪未解者禁服,“表邪未解者,证见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
9、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10、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等。
乌梅
(《本草经集注》)
【异名】梅实(《本经》),熏梅、桔梅肉(《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梅(《诗经,),又名:春梅(《本草再新》)。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多分枝。单叶互生;有叶柄,通常有腺体;嫩枝上叶柄基部有线形托叶2片,托叶边缘具不整齐细锐锯齿;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9厘米,宽2.4~4厘米,先端长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锐锯齿,沿脉背有黄褐色毛。花单生或2朵簇生,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通常先叶开放,有短梗;苞片鳞片状,褐色;萼筒钟状,裂片5,墓部与花托合生;花瓣单瓣或重瓣,通常5片,阔倒卵形,雄蕊多数,生于花托边缘;雌蕊1,子房密被毛,花柱细长,弯曲。核果球形,直径约2~3厘米,一侧有浅槽,被毛,绿色,熟时黄色,核硬,有槽纹。花期1~2月。果期5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梅根)、枝(梅梗)、叶(梅叶)、花蕾(白梅花)、未成熟果实的盐渍品(白梅)、种仁(梅核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5月间采摘将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按大小分开,分别炕焙,火力不宜过大,温度保持在40℃左右。当梅子焙至六成干时,须上下翻动(勿翻破表皮),使其干燥均匀。一般炕焙2~3昼夜,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度,焙后再焖2~3天,待变成黑色即成。
【药材】干燥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有的外皮已破碎,核露于外。果实一端有明显的凹陷(即果柄脱落处),果肉质柔软。核坚硬,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形状及气味极似杏仁。气特异,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此外,广东、湖北、云南、陕西、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河南等地亦产。
【炮制】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性味】酸,温。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④《医学启源》:"气寒,味酸。"
【归经】入肝、脾、肺、大肠经。
①王好古:"入脾、肺二经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肝。"
④《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用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宜忌】有实邪者忌服。
①孟诜:"多食损齿,"
②《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
③《本草经疏》:"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④《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膈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⑤《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
【选方】①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纲目》)
②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肘后方》)
③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黄连一升,乌梅二十枚(炙燥)。并得捣末,蜡如棋子大,蜜一升,合于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补缺肘后方》,即《圣惠方》乌梅丸)
④治痢兼渴:麦门冬三两(去心),乌梅二大枚。上二味,以水一大升煮取强半,绞去滓,待冷,细细咽之,即定,仍含之。(孟诜(必效方》)
⑤治便痢脓血: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济总录》)
⑥治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⑦治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纲目》)
⑧治妇人血崩:乌梅烧灰,为末,以乌梅汤调下。(《妇人良方》)
⑨治消渴,止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方》)
⑩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乌梅十四个,辣五合。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梅师集偏方》)
⑾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⑿治蛔虫上行口鼻:乌梅肉噙之,或煎汤饮自下。(《日用本草》)
⒀治伤寒下部生匿疮:乌梅肉二两,炒令燥,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汤下十丸。(《圣惠方》)
⒁治劳疟劣弱者: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桃、柳枝各一虎口握,甘草三寸长,生姜一块。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七合,温服。(《本草图经》)
⒂治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⒃治咽喉肿痛:乌梅一两,双花二两,雄黄四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一钱。一次一丸,含化徐徐咽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⒄治化脓性指头炎:乌梅肉加适量的食醋研烂,或用乌梅二份,凡士林一份,制成乌梅软膏外敷,每日上药一次。此方对脉管炎所引起的指(趾)头溃疡也有效。(《草医草药简便偏方汇编》)
⒅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差: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乌梅18克压碎,配合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煎熬,俟药液浓缩至50毫升时过滤,早晚分2次服。治疗50人,治愈48人。服药后大便恢复正常最短1天,最长5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症都在1~3天内消失;服药最短者2天,最长6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反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对个别病人加大剂量(乌梅、香附各1两)可以缩短疗程。
②治疗钩虫病
取乌梅0.5~1两,加水500毫升,煎成120毫升,早晨空腹1次服完;二煎在午餐前1次服下。或用乌梅去核,文火焙干研末,水泛为丸,每服1~2钱,每日3次,食前服。治疗20例,服药天数最少5天,最多23天,14例大便检查钩虫卵阴性,6例阳性。据临床观察,乌梅煎剂疗效似高于丸剂。
③治疗牛皮癣
取乌梅5斤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1斤,每服半汤匙(约3钱),每日3次,治疗12例,服药12~37天不等,基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4例。
④其他
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排泄,其复方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提醒您:乌梅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乌梅也叫酸梅,这种梅子一般都是孕妇在怀孕的前几个月吃的比较吃,平时大家都是当做零食来吃,解解口馋,其实乌梅还是有一些养生的功效和作用的。这一点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那么今天养生达人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乌梅的功效: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乌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2、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4、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5、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6、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7、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8、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9、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温馨提示:如果说有感冒和发烧,咳嗽,肠炎等人群要忌食。对于乌梅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乌梅具有减肥的功效,乌梅减肥的原理是因为膳食纤维,乌梅中的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与不溶性纤维两种,水溶性纤维对于减肥来说的好处是消化时间长,也就是说吃乌梅后会因为其中的水溶性纤维而产生一种较长时间内都不饿的感觉。还能促进身体排毒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5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下一篇: 运动能降压吗?运动降压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