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针灸通经络

中医世家 2023-06-24 09:30:27

病人让针灸医生治病,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针灸疗法最基本的治疗原理是“行气血,通经络”。一般不懂中医的人对行气血能有一个粗浅的感性认识,而对通经络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经络,也不知道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防病治病、健康养生到底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经络呢?简单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是纵横的干线,络脉是分支,是经脉的分支,如同网络一样遍布全身内外上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做一座城市,经络就是城市中相互贯通的交通干道,主干道是经,次干道是络。畅通无阻的城市需要这些主次干道各自分工又密切合作,一旦有哪条干道堵塞不通,整座城市就会陷入交通瘫痪。同样,人体的经络不通了,气血就不能顺利地运送到相关脏腑和四肢,人体也就生病了,你说经络重要不重要。

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的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固定的循环路线,又和五脏六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可以反映与之相联系的脏腑的病证,所以,在针灸临床上,针灸医生就能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在治疗上,尤其是针灸治疗,就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基本生理功能,进而调整脏腑的生理机能、病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具有哪些神奇的养生功效

针灸养生是当下比较火的一种方法,不仅能够达到预防、强身、抗衰老、治疗的目的,还能够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调和阴阳、协调脏腑、补益气血,那么,针灸养生真的这么神奇吗,下面为大家详细的来介绍一下针灸养生。

1.针灸养生温通经脉行气血:《灵枢.本藏篇》说针灸具有溺筋骨、利关节、行气血、营阴阳,也就是说针灸能够帮助气血运行循经脉流行,能够营运周身濡养机体,而且针灸这个方法可温通经络、性温热促进血液运行,在《素向·刺节真邪论》中也提到针灸有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能取之,弗之火调的一种说法,就是说艾灸则以温热通经脉而行血气,气血运行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2.针灸养生培补元气,预防疾病:在《扁鹊心书》曰:“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这就是说了针灸能够补充元气、让人体健壮,用陌热之药还能够助两阳相得,补阳壮阳,让身体正气存邪不可干,做到强壮元阳、防治疾病的作用。

3.针灸养生健脾益胃,培补后天:在《针灸资生经》中云:“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者,宜灸中脘。”也就是说了灸法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在进行针灸的时候可以补中益气温运脾阳,要是针灸足三里这个穴位还能够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帮助濡养全身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还对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抗衰老和延年益寿有功效。

针灸对身体有健身、抗老、防病、治病等等的养生效果,相信通过的介绍大家都了解一二了,针灸这项既治病又养生的方法打击可以去尝试,经常针灸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有调和营卫、升举阳气、抵御外邪等等功效。

打通经络方法有哪些

经络锻炼的方法
我们日常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以及每日的梳头、洗脸等活动,无一不是通过各种途径使人体各部位的经络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各脏器各生理系统之间协调平衡。而?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则是综合气功、按摩和体育活动为一体,精心设计出来的动静结合、简便易行的一套独特锻炼保健方法。

所谓?三一二?,?三?就是每天早晚两次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3个穴位,按压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每次按摩5分钟,以达到酸、麻、胀感觉为有效。其原理是直接激活人体最主要的三条经络,使全身气血畅通。?一?就是一个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基本的气功锻炼,仍旧是每天早晚两次,每次5分钟。其原理是通过静态的思想集中,调动全身尤其是腹部经络的活动,调整五脏六腑的血气运行,达到阴阳平衡。?二?就是进行以两条腿为主的自觉体育锻炼,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

算下来,每天只要用25分钟,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有计划地激发经络系统,就可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历经有关人士十几年推广,至今国内外参与者已达500万人左右。参与锻炼者的心得是,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经络锻炼也不例外。在锻炼中,要努力找到自己的?三一二?,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动作部位、力度和操作时间,同时还要注意保温、食疗、节食、减肥,这样才能真正受益。
打通经络的方法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它有利于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状况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对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起到促进作用。

2、气功导引

气功有动静两类。静气功有打坐、站桩、炼丹术等,主要靠意念导引和心理暗示进入清静无为、心境平和、全身放松、经脉畅通、陶冶情操的状态。动功有传统太极拳和现代健身气功,主要的特点是人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经络导引意念相结合,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治病健身养生的作用。

3、药物内服

主要是通过内服中药,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人体体质,达到疏通经络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药物温敷

通过外服敷药膏也能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作用。如追风壮骨膏,有追风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腰酸腿软,筋脉拘挛,经络不通、四肢麻木,关节酸痛,筋骨无力。使用时,用生姜擦净患处,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温敷可以有助于活血通络。

5、中医理疗

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疏通经络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物理因素有电、光、声、气、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远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半导体激光等疗法。

6、针灸按摩

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脚趾经络锻炼方法
1.双腿直立,脚尖并拢,双手扶椅背;提足跟用脚尖站立,保持1分钟后,回到原位,身体重量由脚尖过渡到整个脚掌。

2.坐在椅子上,用脚趾从地板上夹起小球,或双膝微屈,两脚掌前部夹住地上的一书本,反复练习;

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随意活动脚趾,并持之以恒。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

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有辅助疗效。

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脾益胃。

第四趾属胆经,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矫正妇女子宫体位。

多活动脚趾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足部疲劳,强身健体。

脚趾抓地

采取站或坐的姿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连续做脚趾抓地的动作60~90次。

在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

脚趾取物

每天洗脚时可在脚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或类似物体.

在泡脚的同时练习用二、三脚趾反复夹取这些鹅卵石。

扳脚趾

在看电视或休息时可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
四肢经络锻炼
双臂锻炼六法

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上肢力量减退,手臂发抖,持物不稳等情况,故要适当锻炼上肢,增加臂部肌肉力量,双臂锻炼对颈部、臂部、背部僵硬及酸痛,以及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均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摆动双臂法

站立,身体稍稍前倾,使两臂下垂,然后两臂向左右、前后摆动,并带动肩部活动。摆动的幅度尽量要大,双臂各做50次。

侧举臂部法

站立,左臂向左侧平举,右肘弯曲,胸部向前挺,做出挽弓射箭的姿势。换右臂向右侧平举再做,各做20次。

拉伸臂部法

站立,双臂向上举,左臂伸直,右臂弯曲,右手握住左肘部,向右后侧方向拉伸。之后换左手握住右肘部拉伸,各做20次。

叩打臂部法

站立,双臂屈肘,臂向前抬起。左手握空拳,从上到下轻轻叩打右肩、上臂、前臂。之后换右手再做,各做20次。

互击双臂法

站立,用小臂正反、左右互相碰撞拍打,开始会有点疼,渐渐地疼痛就减轻了,做3分钟。

甩动双臂法

两脚分开站立,上身正直,双臂前后交替甩动,左臂甩向胸前,屈肘拍打右肩;右臂向后甩,屈肘拍打腰背部,双臂交替,各做20次。

传统医学认为,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常活动脚趾可健胃助消化。
腿部经络锻炼
古人有言:?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说明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勤于动脚、动腿,要经常活动,使腿脚的经络畅通。

步行是法宝

步行是惟一能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是一种最安全、最柔和的锻炼方式。

步行锻炼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焦虑、压抑情绪,提高身体兔疫力。

步行锻炼能使人心血管系统保持最大的功能,比久坐少动者肺活量大。有益于预防或减轻肥胖。

步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睡眠。步行锻炼还有利于防治关节炎。

天天按摩脚

《八股杂锦歌》讲:摩热脚心能健步。中医经络学指出,脚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经劳宫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热擦脚心,有健肾、理气、益智的功效。

按摩方法:晚上,热水浴脚后,用左手握住左脚趾,用右手心搓左脚心,来回搓100次,然后再换右脚搓之。

常做下肢操

下肢操的准备姿势是:身体直立,两脚分开比肩稍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动作是:

旋脚运动:右脚向前抬起,脚尖由里向外(顺时针)旋转16圈,再由外向里(逆时针)旋转16圈;然后再换脚做同样动作。

转膝运动:上体前屈,两手扶膝,两膝弯屈,先两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6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6次;两膝分别同时由外向里转16次,再分别由里向外转16次。

踢蹬运动:两脚交替向前踢脚各16次,踢时脚趾下抠;两脚交替向前蹬脚各16次,蹬时脚跟突出。

踢腿运动:两腿交替向前高踢腿各16次;两腿后踢,后脚跟踢至臀部,各踢16次。

下蹲运动:两脚跟离地,松腰屈膝下蹲,蹲时上下颤动8次,慢慢起立,脚跟落地。如此,反复做5次。

压腿运动:右腿屈膝成骑马式,手扶同侧膝,虎口向下,上体向右前方前俯深屈,臀部向左摆出,眼看左足尖,左手用力按压左膝4次。

然后臀部向右摆出,眼看右足尖,右手用力按压右膝4次。左右交替各做4次。

跳跃运动:原地上下跳跃,共跳16次。跳动时,上肢可随之上下摆动,上至头高,下至小腹,手指并拢呈单掌。
经络锻炼的好处
1、激活经络提高人体免疫力

(1)人体的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经络锻炼的理论基础所在。

(2)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的痊愈无不与经络的作用密切相关。经络不通往往疾病随之而生,经络畅通则人体健康,因此激活和疏通经络在经络锻炼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啦。

(3)免疫力是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一个人免疫力的高低主要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内的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组织器官、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状态而决定的,是人体健康的保护神。大多数人能够正常健康的生活,完全有赖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健全和功能发挥的正常。

(4)按照《黄帝内经》所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进行经络锻炼比如312经络锻炼,可以激活经络、扶正补益、驱邪理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畅通气血强身健体

经络贯穿于全身的各个部位,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纵深的网络,312经络锻炼法通过3个穴位的按摩、腹式呼吸和两腿的运动,可以使全身气血畅通、促进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流通,进而起到濡养脏腑、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累和停留的时间,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人体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按照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经典理论,人在生活中发生各种疾患都与经络不通、病邪侵袭等原因导致的气滞血瘀,阴阳不调有关。经络锻炼可以在激活经络的基础上,使人体各项功能重新获得平衡,从而起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痛的作用。

长期坚持进行经络锻炼,还可以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这对于疾病缠身的中老年朋友、对于体弱多病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减轻病痛的折磨奇妙法子,可以大大提高生活和生存的质量

猜你感兴趣:

1. 最快速打通经络的方法有哪些

2. 经络不通怎么办

3. 通经络的方法

4. 疏通全身经络的方法

5. 中医疏通经络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6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