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半夏的种类不同功效也不同

终南道医 2023-06-02 23:19:03

半夏的种类不同功效也不同

半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相信我们大家在生活中也都是听说过半夏的,当然,半夏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并且半夏的种类也比较多,并且不同种类的半夏功效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常见的有旱半夏和生半夏,下面我们就来以为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两种常见的半夏。

旱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半夏的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痰多咳喘等病症。常用量3~9g。产量少,价格高。旱半夏有非常不错的镇咳、祛痰、镇吐等这些功效,另外,旱半夏这种药材还可以用于治疗咽喉疼痛的症状,并且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服用一些旱半夏,还能够帮助我们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生半夏,为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筛尽灰屑入药的生用饮片,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称半夏片。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内服,故处方中单写半夏者,都指的是经过炮制后的各种制半夏而言,如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等。若需用生半夏入药时,应特别注明。生半夏多供外用,旧时大多研末吹鼻,可以有效的缓解晕厥、小儿惊风等这些症状,另外,生半夏还有非常不错的消痈肿、除瘿瘤的功效,对于帮助我们治疗肿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上面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半夏,我们可以知道,旱半夏和生半夏的药用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并且半夏不同的种类,药用价值和治病功效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所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如果需要服用一些半夏,那么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性的服用半夏的。

法半夏和姜半夏的区别

  法半夏和姜半夏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半夏的种类,当然,法半夏和姜半夏的药用价值和功效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我们大家要知道,法半夏和姜半夏的区别也是非常多的,那么大家对于法半夏和姜半夏的区别了解多少?相信我们大家也是比较关注这个问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法半夏的药理特性

  法半夏在医学上又有很多称呼,如法夏、黄法夏、京法夏、等。法半夏的制作方法是用将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等物质进行加工在进行进一步的炮制之后将其入药。法半夏具有毒性低的特性,它能够起到化痰的功效。另外法半夏燥性相对来说比较缓和,不仅能够燥湿化痰,还有调脾和胃的重要功能。法半夏这种药材可以治疗脾虚湿困、痰饮内停等这些病症,如果我们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我们适当的服用一些法半夏,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清痰化饮、理脾和胃的功效,有效的促进我们人体的健康。

   姜半夏的药理特性

  姜半夏在医学上也有很多称呼,它又被叫做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等。姜半夏的制作方法是将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和法半夏相比它的化痰作用明显增强了不少。姜半夏通常用于身体体虚弱、嗓子多痰及寒湿症状比较较轻的患者。姜半夏具有辛,温,有毒的特性。主要治疗的疾病功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重要作用,其实姜半夏还可以用于治疗呕吐、反胃等这些病症,另外,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头痛晕厥,头晕失眠等这些头部的疾病,那么也是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姜半夏的,对于帮助我们缓解病情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上面我们就法半夏和姜半夏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信我们大家现在对于法半夏和姜半夏的区别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法半夏和姜半夏的药理特性的区别是非常多的,并且主治疾病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服用法半夏和姜半夏。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半夏是我们国内常用的一味中药,所以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1、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用治痰湿犯胃或胃寒呕吐者,常与散寒止呕的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胃虚不纳,反胃呕吐者,可配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等同用,如大半夏汤;若与清热降逆之品同用,亦可治胃热呕吐,如配黄连、竹茹、橘皮同用,谓之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还可用于妊娠呕吐,可配伍人参、干姜同用,如干姜人参半夏丸;亦可配伍苏梗、砂仁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同用。

  2、中药半夏具辛散温燥之性,能燥湿化痰,为治疗湿痰、寒痰咳嗽的要药。常用于湿痰犯肺而见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呕恶不适、苔腻脉滑,常与橘皮、茯苓、甘草同用,如二陈汤;若寒饮犯肺,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者,可配细辛、桂枝、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者,则须配伍黄芩、瓜蒌、胆南星等清化热痰之品同用,如清气化痰丸。

  3、中药半夏主归脾经而能燥脾湿以除生痰之源,配伍熄风之品,可治脾湿生痰、肝风内动所致的风痰头痛、眩晕,兼见胸膈胀闷,苔腻脉滑之症,常与天麻、白术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4、中药半夏具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效,故可用治胸脘痞闷之证。如为寒热互结而见脘痞呕恶者,可与黄芩、干姜、人参等配伍,以寒热互用,如半夏泻心汤;如为痰热互结,痞闷呕吐者,可配伍黄连、瓜蒌等同用,即小陷肠汤。若痰气互结,梗于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称为梅核气,可配伍厚朴、茯苓、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5、中药半夏内服外用均有消肿散结之功。如治瘿瘤、瘰疬痰核之症,可与昆布、海藻、贝母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同用。用治痈疽发背及乳疮等症,可用生半夏为末,以鸡蛋白调涂患处,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半夏的宜忌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由来的传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189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