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对于中药材都是比较熟悉的,不少人在患病的时候都会选择用中药材来治病,而天南星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过很多人都只知道天南星的功效是非常强的,但是对于天南星的副作用却不是太了解,那么具体天南星怎么样,一起看看吧。
天南星的药用价值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在服用天南星的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在,这是我们需要小心对待的,首先服用天南星的是是容易对身体局部产生强烈的刺激,比如说易造成皮肤瘙痒,皮肤出现红肿,甚至还出现糜烂等。如果患者服用过量的天南星,会造成咽喉麻辣,味觉丧失,言语不清等情况。而且服用天南星的时候还要小心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易造成患者四肢麻木,身体出现痉挛,甚至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对我们的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如果我们发现在服用天南星中出现了副作用,那么就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才行了。首先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瘙痒,可以选用稀盐酸或者鞣酸溶液进行洗涤,这样的方法对解决天南星的副作用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我们还要小心了,如果发现天南星的服用时间不长(少于1小时),可以选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或者鞣酸洗胃,也可选用阿普吗啡催吐,这样就能及时解决问题。当然了,如果我们发现出现呼吸困难时,及时给患者人工呼吸或者戴上氧气罩,当然,也可选用呼吸兴奋剂,这也是改善天南星副作用的好方法。最后我们还可以选用中药解毒治疗手段。比如说用生姜30克,防风60克,甘草15克,水煎,将其分成两碗,一碗用于漱口,一碗用于内服,这也是解决天南星不适的好方法。
天南星虽然是功效非常强大的一个中药材,但是在服用天南星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是我们在服用天南星的时候必须要去小心的,而且一旦出现了副作用,不仅要及时的停药,而且还应该学会解救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学会才行。
益母草对大家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中药材,益母草是可以帮助我们起到治病效果的,这样能够对我们健康有所好处,同时益母草还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身体不适,但是孕妇服用益母草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会有哪些副作用存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益母草这样的中药材来说,在益母草中是含有微毒性的,所以说孕妇服用益母草的时候就要小心这一情况才行。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益母草在产后对缩宫效果很好,所以不少孕妇会去服用益母草了,但是益母草却有着会让孕妇流产的潜在危机,所以说我们不建议孕妇去食用益母草。
同时我们服用益母草还要小心,由于益母草还会导致过敏反应,这时候就容易导致患者表现为胸闷心慌、皮肤发红、呼吸加快的问题,而且我们过量服用益母草之后就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而且益母草还具有肾毒性。动物实验表明,益母草可引起大鼠肾间质轻度炎症及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轻度脂肪变,而在临床上也有人因食用益母草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所以说孕妇服用益母草的时候必须要小心这样一情况。而且虽然益母草可以针对治疗女性身上的很多妇科方面的疾病,但是也是容易导致孕妇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说孕妇服用益母草一定要小心副作用才行。
益母草是非常好的一种中药材,对于解决妇科疾病是有帮助的,但是在服用益母草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问题,上面介绍了益母草的一些副作用,大家必须要谨慎对待,我们必须要学会合理的服用益母草,这样才能更健康,是孕妇需要小心的。
【出处】《纲目》
【拼音名】Nao Yanɡ Huā
【别名】 踯躅花(《本草图经》),惊羊花、老虎花(《纲目》),石棠花(《纲目拾遗》),黄喇叭花(《浙江中药手册》),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湖南药物志》),黄蛇豹花(《闽东本草》),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广西中草药》),黄牯牛花、石菊花、黄杜鹃花、石棠花、闷头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序。4~5月间花开放时选择晴天采收。采下后立即晒干。
【原形态】
羊踯躅(《本经》),又名:玉支(《别录》),羊不吃草(《本草拾遗》),黄杜鹃(《本草蒙筌》),黄踯躅、羊不食草(《纲目》),南天竺草(汪连仕《采药书》),黄色映山红(《纲目拾遗,),搜山虎(《草药图》),影山黄、八厘麻、出山彪、坐山虎、山枇杷、黄稻节柴、黄株标、大叶株标。
落叶灌木,高1~2米。老枝光滑,带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短。被毛;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向上微弯的刚毛,幼时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数,成顶生短总状花序,与叶同时开放;萼5裂,宿存,被稀疏细毛;花金黄色,花冠漏斗状,外被细毛,先端5裂,裂片椭圆状至卵形,上面一片较大,有绿色斑点;雄蕊5,与花冠等长或稍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长毛,花柱细,长于雄蕊。蒴果长椭圆形,熟时深褐色,具疏硬毛,胞间裂开,种子多数。细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序多皱缩,由6~12朵花组成,簇生在一总柄上,黄灰色至黄褐色;花冠钟状,顶端卷折,表面疏生短柔毛;雄蕊较长,花丝弯曲并露于花冠外面,有的脱落,花药卵黄色。以干燥、黄灰色、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花含毒性成分梫木毒素和石楠素。叶含黄酮类、杜鹃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用小白鼠热板法、电击法、兔中枢神经系统总和法均证明口服闹羊花煎剂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治疗指数低(2.24),安全范围较窄。将花研成细粉作成混悬液、浸剂、酊剂(用时蒸去乙醇),通过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各种制剂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与阿片相似(闹羊花果实混悬液、阿片混悬液的镇痛指数分别为28.9及30.0),所不同者为阿片剂量增加则镇痛作用加强,而闹羊花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而减弱,而且出现毒性症状。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八厘麻毒素(一说即梫木毒素)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心率减慢较降压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与剂量有密切关系。对麻醉狗静脉注射3.5微克/公斤可使心率平均减慢38.98%,20微克/公斤则可减慢69.86%。一般剂量时心率虽变慢,但仍呈窦性心律,如增大剂量则出现T波改变和心律紊乱,如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和结性节律等。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则转呈室性纤颤。这些可能是兴奋了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冲动,减慢心率,并从而使异位节律点发生兴奋,产生各种心律紊乱。八厘麻毒素有降低血压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3.5~20微克/公斤)此作用强度与剂量之关系不大,但大剂量可使降压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它能显著抑制颈动脉加压反射,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似与降压无大关系;降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无关,而与毒草碱-胆碱反应系统有关;普鲁卡因对八厘麻毒素的降压及心率变慢均有抑制作用,推测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直接对外周血管的影响。八厘麻毒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22毫克/公斤。
3杀虫作用
花对昆虫有强烈毒性,性质属接触毒与食入毒;其有效成分为梫木毒素与石楠素;对人亦有毒性。其根、叶对昆虫无毒杀作用。对家兔感染之血吸虫无杀灭作用。
【毒性】
1《本草求原》:中其(闹羊花)毒者,黄糖、黄蚬汤、绿豆可解。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羊踯躅,有毒部位:叶和花。中毒症状:开始时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并给兴奋剂,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基)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
【性味】
辛,温,有毒。
1《本经》:味辛,温。
2《别录》:有大毒。
【功能主治】
驱风,除湿,定痛。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并用作手术麻醉。
1本经》: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
2《本草拾遗》:主一切风血。煮之,亦浸酒。
3《本草蒙筌》:主风湿藏肌肉里,濈濈麻痹。
4《本草新编》:主折伤。
5《本草求原》:劫顽痰。
6《科学的民间药草》:是 *** ,能镇痉镇痛。治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分;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擦。
【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
【附方】
1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踯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乾,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圣惠方》)
2治风痰注痛: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续传信方》)
3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踯躅花、干蝎(全者,炒)、乌头(炮炙,去皮脐)各半两,地龙(阴干)二十条。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荆芥酒下,日二。(《圣济总录》踯躅丸)
4治左瘫右痪: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两,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局方》伏虎丹)
5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跌打损伤:三钱三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7治疟疾:羊踯躅花一分,嫩松树梢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8治风虫牙痛: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末,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海上仙方》)
9治腹中症结(手术麻醉剂):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钱(按:据《汉书·华佗传》张骥补注,当归用量作三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华佗神医秘传》麻沸散)
十治皮肤顽癣及瘙痒:鲜闹羊花五钱。捣烂擦患处。(《闽东本草》)
⑾治瘌痢头: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
1《本经疏证》:羊踯躅,毒药也。然性能祛风寒湿,故可以治恶痹。痹者,风寒湿所成也。然非元气未虚、脾胃尚实之人不可用。凡用此等毒药,亦须杂以安胃和气血药同用。
2《本草新编》:羊踯躅,必须外邪难于外越者,始可偶尔一用以出奇,断不可频用以炫异也。……止可用至三分,重伤者断不可越出一钱之外耳。
3《植物名实图考》:搜山虎即羊踯躅,古方多用,今汤头中无之。按罗思举《草药图》,搜山虎能治跌打损伤,(为)内伤要药,重者一钱半,轻者一钱,不可多用。霜后落叶,但存枯根。湖南之医以为发表入阳明经之药。是此药俗方中仍用之。
【临床应用】
1用于手术麻醉
以5%闹羊花注射液作耳穴麻醉,每穴注射0.1~0.2毫升,体穴麻醉每穴用0.2~1.0毫升;耳穴不超过5个穴位,体穴不超过12个穴位。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就可开始手术。麻醉后均诉穴位有酸胀感,即在术中仍可出现此种反应。从94例手术的麻醉过程看出,闹羊花穴位麻醉对头、颈、胸、腹部手术效果较好,对四肢、脊柱、会阴、生殖器、疝气等手术效果较差。曾有1例食道下段癌经耳穴麻醉后,开胸切开膈肌,清扫贲门两旁淋巴结,手术长达8小时,结果手术过程中除有轻度气促外,未见任何其它不适。另有用5%闹羊花注射液与维生素B1注射液作耳穴麻醉各100例,结果前者镇痛效果较后者为优,诱导时间较短,应用辅助药物(杜冷丁)人次亦少。病人用5%闹羊花注射液耳穴注射15~30分钟后,可见血压逐渐回升,并能维持平稳,安全渡过手术。在体穴麻醉中曾有个别晕针现象。此外,采用50%闹羊花1~2毫升肌肉注射,同时以洋金花生物碱5~10毫克静脉满注并配合适量辅助麻醉,亦能收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据实验和临床观察,闹羊花与洋金花同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洋金花的麻醉作用,并能抵消或减少洋金花的副作用。
2治疗痹症(关节肿痛,或运动障碍)
取生闹羊花4两,金樱子根1两,洗净后,以烧酒1斤封浸1个月。成人每晚服药酒15~20毫升,体质较弱者10~15毫升(不可超量),具有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的作用。孕妇及体质明显虚弱者忌服。如遇轻度不适或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服绿豆汤等解毒剂以解之。
【摘录】《*辞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06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推荐中成药
下一篇: 可以让肌肤保湿的水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