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如果出现了气血不足的情况,这时候人体就会出现怕冷的情况了,不过我们必须要对气血不足的情况有了解,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饮食去补血了,实际上我们通过一些外在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补血的目的,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一起看看什么方法能补血。
洗澡疏通毛孔
如果有气血不足的情况,那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洗澡的方法去进行调节了,由于毛孔所在的皮肤是人体上的排毒面积最大的组织,人体通过出汗可以排出体内的多余热量和垃圾。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天气寒冷人体少有出汗现象,这也会导致气血不通,这时候不妨试试洗热水澡,这时候温热的水温可以加速人体血液流动,刺激身体出汗,从而使气血畅通,对解决气血不足问题有好处。其次,热水还可以疏通毛孔,逼出体内的病邪,从而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另外,疏通毛孔的方法还可以使用一些解表的中药材,如生姜、藿香、大葱等,这些中药材能够活血活气,让人体病邪从内而外的发出来,这样也可以让补血效果更强。
按摩让肠道畅通
人体中大部分的淋巴系统都处于肠道部位,肠道不通畅,自然会出现疾病。其实,疏通肠道也是疏通大小便,这对我们补血也是有意义的,可以让身体更好的从食物中补充气血。首先,我们可以采取按摩肚子的方法,因为冬季人体代谢缓慢,肠道同样会受到影响,通过外力的刺激可以加速肠道的蠕动,从而让人体畅通,气血活跃,疾病少发生,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同时由于疏通肠道还需要水的参与,水可以加速代谢,让气血活起来,增加小便量,排毒又少生病,这样是很好的改善方法。
通过洗澡和按摩的方法来帮助人体补血,这是特别不错的一个方法,现在大家对补血是比较重视的,不过实际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外在方法解决,这样可以起到的效果同样非常好,洗澡可以有效疏通我们血管,而按摩也可以让补血更有效,不能错过。
我们通常说的,女子美容养颜,养的实际上是气血,女人的气血好了,饱满,气色自然好了。气血除了可以通过食疗,其实也可以通过按摩来调节。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按摩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美容养颜,调气血的功效。
关元穴
关元穴在腹部,是任脉的要穴,“冲任同源”所以能够同时调理任脉和冲脉。古人认为关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常按揉能够补养元气、肾气。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可以旺盛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
血海
血海穴是脾经之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淤血、生新血之功能。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三
阴交
三阴交有“妇科三阴交”之称,是肝、脾、肾3条阴经的交会穴,除了养血调经,还能治疗白带问题、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又有安神之效,有助睡眠。中医认为,膈俞为血之会,功善补血止血,为治疗一切血证之要穴;心俞、肝俞、脾俞可调节心肝脾三脏的功能,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肝脾三脏都与血液的生成和贮存密切相关。
太溪穴
我们先来看看太溪这个名字。“太”,是大、多的意思;“溪”,是溪水。合起来的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那句话吗?“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在人的五脏六腑中,肾属水,藏精,如果肾虚,身体里的水不足以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就会出现诸如失眠、上火、口渴、便秘、皮肤干燥、面色晦暗等一系列问题,养颜便无从谈起。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就好像是储藏肾气的仓库,人体肾气不足,从仓库里调拨就可以了。所以,美女养颜,不可不用太溪。另外,太溪也是补元气的大穴,常用太溪,人体元气充足,整个身体状态都会好。太溪的位置很好找。它在足内侧,足内踝的后方。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太溪。太溪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按摩和艾条灸都可以。没事的时候就多按摩按摩,或者用艾条灸15分钟,经常艾灸它,自然肾气充足,面色红润水嫩。
神门穴
神门,听名字就知道,它是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神门属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凡是与神志有关的各种健康问题都可以用神门治疗。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其作用大约相当于储藏心经之气的仓库。现代女士,工作压力大,常常会有一些神志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健忘、烦躁等,时间一久,人便会神疲乏力、容颜憔悴。怎么办呢?养心安神啊,神门这个穴位“保镖”就可以随时派上用场。神门在哪里?它在手腕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其后缘向上能够摸到一条大筋,其外侧缘与手腕上靠近手掌的那条横纹的尺侧端(小拇指那侧)的交点处就是。经常按揉神门,既安心神,又养容颜,一举多得。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女士用上面的几个穴位保健养颜,不必每次把所有穴位都按摩完,可以随机抽一两个按摩,经常按摩就好。
气血不足是很常见的病症,与日常护理不当有关,会对健康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这种病症需要及时治疗调理,中医里有很对调理气血的方法,与日常方方面面有关,其中按摩调理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下面就来了解日常如何调理气血,以及按摩的步骤方法吧。
1、补气血按摩哪里
1.按摩腋窝
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而且有大量的淋巴组织,担负着血液输送、免疫防御功能,西医认为,经常按摩腋窝可以改善血液的供应,刺激淋巴,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还能缓解“心痛”,促进代谢物中的尿酸、尿、无机盐及多余水分顺利排出。
中医则认为,按摩腋窝可以起到调气和血,解痉止痛,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全身器官享受更多养分和氧气。
按摩腋窝的方法很简单,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拇指指肚选中极泉穴,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通常按摩3-5分钟即可。或者每天早晚,拍打腋窝3-5分钟,至局部发热。
2.按摩背部
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它是滋养全身器官的区域,是人体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经常按摩,可以通畅经络,促进气血的循环,进而有效滋养内脏,起到保护作用。
用手掌的掌根,放在被按摩者的后背脊柱两侧肌肉上,做轻快的、柔和的回旋运动,注意手要按住要按住肌肉施加一定压力,不要在皮肤上摩擦。接着在一固定点按揉数十秒后将手向下移一手掌宽,再重复此操作,直至按揉完整个后背。
或者用捶背的工具,敲打相应的穴位,以达到强身治病的效果,此方法方便、快捷,只要
有工具,随时可进行,不受环境限制。
3.按摩脚底
脚底含有70多个人体的重要穴位,而且还有6条经络的起止在脚上,经常按摩足底可以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进而起到防病养生的作用。
按摩脚底可以使用脚底板,或者在鹅卵石上走路,又或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均有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延年益寿。
2、补气血的方法
1.运动调养
运动是调养气血重要的环节。气血不足的女性,平时可以通过瑜伽练习,保健气功,慢跑等等舒缓运动来改善身体的气血状况,注意运动不要过量,不要追求出汗与强度。
2.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平时要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不吃太多生冷,油腻之物,多吃些有利于脾胃健康的食物,如山药,红枣,南瓜,胡萝卜,小米,猪肚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补养肾气,要注意房事有度,可以坚持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以及腰两侧,均是肾经上的要穴,平时可吃些栗子,核桃,枸杞,黑芝麻,山药,羊肉等补肾之品。
4.饮食调养
调理气血两虚体质,重点以补益气血为主。补气的食物:牛肉、羊肉、枸杞、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补血的食物: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杞子红枣煲鸡蛋】
枸杞子20克.红枣8枚,鸡蛋2个。材料一起放到砂锅里,加水大火煮沸,下鸡蛋再小火煮熟,可以放一点红糖。
作用:补气养血,滋肝养肾。
【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红枣、山药、红糖各适量。黑糯米用水泡一个晚上,材料一起放到电饭锅里,加水按下煮粥键,放红糖。
作用:益气养血的功效显著。
【当归炖乌鸡】
当归、党参、黄芪、红枣、红莲、枸杞、乌鸡。材料分别处理干净,一起放到砂锅里,加水,大火煮沸,继续用小火炖1-2小时,调味。
作用:补益气血,健脾养胃,滋补肝肾。
3、气血不足的危害
1、易腹泻
经期拉肚子其实就是气血不足,因为经期来临的时候,有限的气血被调集起来,肠胃就越发地气血不足了,于是就出现了功能削弱,容易腹泻。
2、长痘痘
痘痘是身体有毒素的一种表现形式,长痘是表示身体的某个脏器积累了毒素,用“痘痘”来告诉你是时候要清理一下毒素了,而径路不通是导致毒素堆积在体内的根本原因。
3、脸色暗黄、皮肤粗糙
人一旦气血不足,肝脏就无法正常排毒,胆黄素不能被及时代谢掉,就会导致胆黄素阻滞,面色发黄黯哑,皮肤粗糙。所以,改善皮肤的第一步就是补足气血。
4、月经不调
气血就像太阳,源源不断地为身体输送热量与能量,保证气血顺畅,而血虚的人无法得到气血给予的热量,体内已形成寒湿,很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5、引发肥胖
有的人长期节食会导致化血无源头,很容易导致气血两亏,影响身体排毒,新陈代谢不畅,毒素越积越多,反而会越减越肥。
当身体的血气能量不够,没有足够的能量将身体内部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积在身体内部组织的间隙,随着堆积垃圾的逐渐增加,人就慢慢的胖起来。
6、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其实就是气血不足。乳房上分布了非常多的经络,如果你气血不足,气血失调,血行不畅就会气滞、血瘀、痰凝互结于乳房这就成了乳腺增生。《妇人大全良方》曾提到:“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日乳岩”,明确地道明了乳腺疾病的诱因也是气血问题。
7、孕产妇气血两亏
怀孕时母亲的血液就是孩子生长的土壤,母亲身体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母亲血寒,就是体内寒气比较重的母亲,在怀孕前就伴有痛经、腰酸、背痛、腿痛、肩颈酸痛现象的,或在怀孕期间吃了大量寒凉食物的女士,孩子生下来自然寒气重,容易出现黄疸重、湿疹、吐奶、腹泻、感冒、咳嗽、哮喘、过敏等症状。
母亲血少,孩子生出来自然血少,容易睡眠不好、夜惊、胆小、爱哭闹、自控能力差,容易腹痛、腹泻、便秘、湿疹、感冒、咳嗽等。
如果产后如果不及时补足气血,很容易气血两亏,从而出现乳汁不足,大便秘结,血虚体弱,头晕,乏力,甚至产后腹痛,阴冷,性生活等不协调等,严重的会落下月子病的,影响正常生活。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后,就知道如何调理气血了,上面介绍的日常补气血的方法还是非常有效果的,除了这些之外,饮食调理也是至关重要,所以日常补气血的食物要适当多吃,这样可以有效防治气血不足,不过上面介绍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4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银杏怎么吃
下一篇: 怎么让面色红润,面色苍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