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们的体质是属寒性的,所以一到了秋冬季节,那么身体也是会出现许多的病症了,使得这些人群痛苦不堪,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温阳散寒,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食疗来温阳散寒的哦,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温阳散寒的食疗方吧。
防风粥
防风15克,葱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粥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可适量加盐。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泄泻等病症,当然了,防风粥的味道也是非常好的,另外,经常食用防风粥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哦。
五神饮
荆芥、苏叶、生姜的用量各10克,茶叶为6克,红糖为30克。将荆芥、苏叶、生姜切成粗末,和茶叶一起同开水冲泡,稍许片刻,再放红糖一起搅拌,然后在煮沸后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可以使畏寒、身痛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有效治疗感冒。这样的一款药膳可以有发汗的作用,对于驱寒预防感冒有好处,同时也可以起到通阳的效果哦。
菜根姜片饮
白菜茎根、萝卜根各1个,生姜3片,红糖50g,白菜茎根、萝卜根共切粗片,和生姜、红糖4味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即可。祛风散寒。适宜风寒感冒证。这样的食用方法可以有预防风寒感冒的作用,所以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容易出现风寒感冒症状的朋友们,适当的饮用一些菜根姜片因可以帮助我们起到非常好的温阳散寒的功效哦。
上面我们了解了许多的温阳散寒的食疗方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是可以经常食用一些防风粥,五神饮以及菜根姜片饮的哦,这些饮品不仅非常的好喝,并且对于帮助我们温阳散寒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哦。
黄芪,是中药的一种,其多被人们称为黄耆,黄芪药材珍贵,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其具有利水消肿、补气固表、排毒排脓等作用,然而大家知道黄芪的食疗配方有哪些吗?下面我们就来告诉大家黄芪的食疗配方吧!
1、黄芪建中汤:黄芪15克、大枣10个、白芍15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克、饴糖50克,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源于《金匮要略》,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2、黄芪补肺饮: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3、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克、赤芍、桂枝各15克、生姜10克、大枣10个、煎汤饮。
源于《金匮要略》,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
万病从寒起。冬天已经来了,天气也越来越凉,驱寒的重任也随之而来。因为我们都知道身体最怕的就是寒,寒可以引起身体上的疼痛,寒也能形成各种阴邪,比如湿气、囊肿、肿瘤,当然寒也意味人体没有生机。而现在人因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体寒的人非常多。所以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注意防寒驱寒,让我们的身体暖起来。
那为什么说万病从寒起?首先,中医上认为疾病的病因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阴病,一种是阳病。在阴阳学说中简单来说,疾病就是寒热这两种病邪。所以无论西医上把疾病分多么系统、复杂等,归根结底就是这寒、热病邪导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那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认为寒证与寒冷的天气以及平常食用生冷的食物及饮料、淋雨、凉水洗澡等原因导致寒邪入体,人体阳气虚弱,从而引起五脏之寒。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喜热、四肢发凉、口不渴、尿频、大便溏稀、舌色淡白、苔白、舌体有齿痕、脉沉迟无力等。
那面对这种情况要怎么缓解呢?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分享个温阳第一方,横扫五脏之寒,让各种寒气统统散掉。这个方子就是张仲景的 理中汤 ,出自《伤寒论》。
理中汤是由 干姜、白术、人参、甘草 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首先加入干姜,干姜药性大辛大热,能够温中散寒、通阳复脉、温肺化饮的作用,可以去除脏腑沉寒,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之效。
然后加了白术,味苦、甘,性温。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脾胃运化之功能,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脾虚湿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体乏力等症。
又加了人参,人参被称为补气第一药,具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很多方中都用人参来把脾气补起来。
最后加了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而且甘草药性缓和,不急不躁,并且也可以调和诸药。
总而言之,四药相配,有温补并行、补气健脾、温中祛寒的作用,可以治疗多种寒证。当然要想让其药力发挥较为持久,也可以做成丸剂。但需注意本方以温阳为主,因此阴虚内热,湿热蕴焦者不可以使用本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89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