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骨关节炎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祝由网 2023-06-29 15:26:43

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一旦在生活中出现了关节炎的情况是非常麻烦的,有些人还会出现骨关节炎的症状了,但是很多的朋友们对于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不是非常的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骨关节炎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吧。

骨关节炎症状

原发性骨关节炎常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受累关节一般为负重关节和活动频繁的关节,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常于晨间发生,稍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因关节磨擦而疼痛加重。另一症状是受累关节活动不灵便,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感觉关节僵硬,要经过一定时间活动才感到自如。气候变化常促使症状发生。数个关节可同时受累,但不象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全身性对称性多关节炎。检查受累关节可有轻度肿胀,活动关节时有磨擦声或喀喇声,病情发展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本病症状和X线征象不成正比,按受累部位不同,症状亦有所不同。

预防方法

1、患者教育:自我行为疗法(减少不合理的运动,适量活动,避免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肥,有氧锻炼(如游泳、自行车等),关节功能训练(如膝关节在非负重位下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另外适当的做一些肌力训练也是可以帮助我们起到预防骨关节炎的作用哦。

2、物理治疗: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在生活中适当的做一些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等这些保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3、行动支持:主要减少受累关节负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4、改变负重力线:根据OA所伴发的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采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以平衡各关节面的负荷。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以及预防方法都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所以我们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必须及时的接受治疗哦,另外,这些预防方法我们也是一定要记住的哦。

骨关节炎应该怎样预防治疗方法

膝骨关节炎全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可以称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增生性膝骨关节炎等等,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中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病变。膝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炎的一种,骨关节炎在全身可动关节均可发生,但是由于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大、活动最多的主要关节之一,因此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膝骨关节炎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55%的人患有该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今天,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对膝骨关节炎有着高度的关注和不断深入的认识。
膝骨关节炎的症状及病因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可以由自我检出,也可以由医生诊断出的疾病。在生活中主要的外部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膝关节疼痛,晨起或者久坐后关节僵硬不舒,难以屈伸,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发病初期主要出现关节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摩擦声或者摩擦感。若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发展,还会出现关节畸形,不能伸直,继续发展成夜间疼痛难眠,甚至梦中痛醒,最终出现休息时关节也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部主要发生的变化表现在膝关节软骨与骨的退行性变:关节边缘和软骨下发生骨质硬化、囊性变,继发关节表面及边缘出现骨赘,并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导致出现活动障碍。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多为长期劳损而引起关节损伤,损伤后关节相关的肌肉和肌肉附着点的韧带、筋膜以及关节囊等受损软组织会发出疼痛信号,引起肌肉紧张、收缩甚至发生痉挛。疼痛促使机体减少关节的活动,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受损的关节组织有可能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及疤痕化,进一步加剧新陈代谢障碍,减慢炎性因子的代谢,加重疼痛。最终导致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与骨及软骨的退行性变形成恶性循环。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由来已久,虽然并无明确的膝骨关节炎病名,但是传统医学根据其临床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的症状,将此病归属于“痹证”中“骨痹”、“筋痹”的范畴。那么何为“痹证”呢?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酸楚、疼痛、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病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病情重者,可内舍于五脏六腑。而痹证的病名更早在《内经》中就已提出,且对这一疾病包括其分类和预后等有了完整的认识。《素问》中有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即是认为此病由于肢体关节、肌肉、经脉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形成痹证。又如《素问》中还有关于痹证颇为著名的描述:“风、寒、湿三气夹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说的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共同侵袭身体,形成痹证。其中风这种邪气侵袭表现更突出的成为行痹,寒气侵袭表现更明显的称为痛痹,湿气侵袭更严重的称为着痹。
那么中医又是怎样认识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呢?痹证的发生总体来看属于本虚标实,同时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以及饮食等有着密切关系。
《内经》中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说明膝骨关节炎发病与肝、肾二脏密切相关。肝藏血,血养筋,故肝之合筋也。肾主储藏精气,骨髓生于精气,故肾之合骨也。诸筋者,皆属于节,筋能约束骨节。膝关节中的筋骨有赖于肝肾中气血的滋养,肝肾足,则髓盛骨强筋健;肝肾亏,则髓虚骨弱筋萎。同时骨痹又与肢体经筋、经络、气血联系紧密,凡是能引起筋骨脉络不通,使气血痹阻不通的因素,皆可引起骨关节炎的发生。
中年以后,肝肾精血渐亏,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形体疲倦,易发本病。而过度劳累,日积月累,筋骨受损,气血受阻,经脉凝滞,筋骨失养,导致疾病的发生。众多古籍文献阐述了本病的病因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调而导致经脉失养拘急,或慢性劳损加之风、寒、湿邪内侵而致使经脉不通,气血瘀滞发生疼痛。
由此可见,肝肾亏虚与慢性劳损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肝肾气血亏虚为本,感受风、寒、湿外邪、气血瘀滞为标。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
那么中医对于膝骨关节炎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呢?祖国医学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理念中,始终遵循祖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辨证论治思想,强调传统中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治过程中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治未病”与现代医学“个体化治疗”和“预防为主”的思想进行结合和实践,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特别是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祖国医学在治疗方法上不仅着眼于镇痛消肿,而且针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附近相关肌群肌力、保护膝关节功能方面给予了更多地关注。
在治疗方法上,多采用针灸、推拿、中药薰洗等物理治疗的方法,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廉价、无创等优点。而在众多物理疗法中,针灸作为中医药治疗传统优势手段,可以被视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灸治疗主要针对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两大主症“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通过穴位选取、针灸手法,结合电针、拔罐疗法等,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9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