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足五里穴在哪里,有哪些功效(中医执医考试必考哪30个穴位)

祝由网 2023-06-30 01:04:48

我们人体有无数的穴位,不同的穴位更是有着不同的功效,我们在生活中适当的按揉一些穴位是可以帮助我们起到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的哦,那么大家对于足五里穴了解多少呢?足五里穴的位置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足五里穴的位置和功效吧。

【足五里穴位的位置】

【足五里穴的位置】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旋股内侧动、静脉。

【取穴方法】仰卧位伸足,先取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于其直下3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皮肤由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大腿深筋膜又称阔膜,是全身最厚而坚韧的筋膜,但在大腿的前内侧比较薄弱,形成隐藏静脉裂孔或称卵圆窝。该部深筋膜有大隐静脉穿过。在窝的外侧缘和下缘形成镰刀形的镰状缘。覆盖该窝的深筋,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过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其深面由内向外排列有股表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按摩足五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疾病】按揉足五里穴可以治疗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等这些症状,另外,还能够帮助我们预防出现阴囊湿疹,睾丸肿痛的现象哦。

【穴位配伍】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历兑、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刺灸方法】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大腿前侧面。应注意避开股动、静脉、血管,另外,针灸的时候,千万要掌控力度,不然会给我们带来危险的。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足五里穴是位于大腿内侧的一个穴位哦,足五里穴的功效和作用也是非常多的哦,适当的按揉足五里穴,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少腹胀痛,小便不通等这些症状,但是大家也要重视这些按揉足五里穴的注意事项哦。

中医执医考试必考哪30个穴位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考试,对中医执业医师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其中,对于中医经络学的考察,需要掌握一定的穴位知识。

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规定,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30个穴位。这30个穴位分别为:

1.百会穴 2.印堂穴 3.承浆穴 4.神门穴 5.睛明穴
6.风池穴 7.肩井穴 8.天突穴 9.曲池穴 10.中庭穴
11.膻中穴 12.气海穴 13.关元穴 14.鸠尾穴 15.神阙穴
16.命门穴 17.魄户穴 18.腰阳关穴 19.长强穴 20.筋缩穴
21.环跳穴 22.足三里穴 23.血海穴 24.四白穴 25.太冲穴
26.阴陵泉穴 27.大敦穴 28.三阴交穴 29.厉兑穴 30.足五里穴

以上30个穴位都是中医经络学中比较重要的穴位,掌握了这些穴位的定位和应用,能够在诊疗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考生在备考中还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多学习、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推拿法中的足阴三经与足阳三经分别具体是有哪些穴位

足阴三经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合称。 足太阴脾经脉腧穴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21穴,左右合42穴。足少阴肾经 经脉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 足厥阴肝经左右各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 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93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