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于穴位的保健方法都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对于俞府穴这样的穴位,这是我们大家都不陌生的一个穴位了,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是会按摩这个穴位来进行保健了,那么如果我们出现了俞府穴疼痛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看看俞府穴的情况吧。
俞府穴是五脏的门户所以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当你过于劳累时或者熬夜过度疲劳时睡眠不好会导致俞府穴在按压下疼痛。因此我们必须得注意睡眠质量,因它涉及到心肺的正常运转。一旦没有了良好的睡眠,心肺必然要受到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仍然不可忽略此点,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俞府穴疼痛的情况,那么就很可能是由于我们睡眠出现问题导致的,想要缓解就应该注意多睡觉才行了。
俞府穴所连接的经脉是贯穿身体上器官最多的经脉,可见其对身体的重要性。睡眠不好和它的疼痛有关可用针刺方一法治疗。用斜刺或者平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寸就可以了。刺时不可用力过猛,应该细而且缓慢。使得俞府穴按摩得到应有的效果。若实在不行也可以刮痧和拔罐来治疗俞府穴部位的疼痛。
俞府穴位于胸部上部,用手指按摩俞府穴能够逐渐缓解患者咳嗽,气喘等情况。患者消除了以上疾病睡眠质量必然会有所提高。俞府穴是肺部的门户,关系着人的呼吸是否正常和规律。若肺部有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咨询医师并加以治疗,按摩俞府穴并不可代替治疗。应正确对待,这是我们需要去注意的,而且一定要坚持按摩这样的穴位,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起到保健的功效了,这是我们大家需要去注意的了哦。
上面介绍的就是有关俞府穴的情况了,可以发现俞府穴作为我们常见的一种穴位,它的好处是很不错的了,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促进身体的健康,不该对于俞府穴疼痛的情况,我们需要有所重视,如果出现了疼痛的情况就要看看是否睡眠不足了。
1 夜间咳嗽厉害的疾病原因夜间咳嗽厉害,可能是患者下列疾病:
2 夜间咳嗽厉害的生理、环境原因
在夜间睡觉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度会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的管腔变形缩小,呼吸道的敏感性增加,再加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刺激,咳嗽就会变得更加剧烈和频繁,因此夜间咳嗽会更厉害。
3 晚上剧烈咳嗽怎么办
适当用点以上的药材做粥吃,保健效果好,可以凉一下加入蜂蜜。
做法:艾叶30克。将艾叶加水后煮沸,睡前取煮好的艾叶水直接熏洗足心,还可以配合对足底肺区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1)按压咳喘穴
位置:咳喘穴位于手掌内面的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的交叉处。
方法:用右手拇指侧面按压咳喘穴,以穴位有酸痛胀感为好,成人在可忍受情况下稍微用力,小儿则不宜用力过大。先按压穴位不动,5分钟后改为点压,一松一压为一次,3分钟后再保持按压状态,如此重复。
功效: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
(2)按揉三间穴
位置: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笫二掌指关节后,笫二掌骨小头上方处即为三间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五行属木。
方法:甪大拇指指腹按揉三间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揉100-200次。
功效:治热邪壅滞、气机不畅的胸闷气喘、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等。
(3)按揉太渊穴
位置: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在半夜咳嗽时,按揉太渊穴是非常方便省事又管用的。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按揉可以提升中气,使肺部呼吸功能加强,降低气道阻力,可以补肺益气,止咳化痰,通经复脉。
(4)按揉鱼际穴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鱼际穴为肺经荥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按揉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等。
二、按摩身体穴位止咳
(1)揉、推膻中穴
位置: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方法:可用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膻中穴属任脉,揉、推膻中穴具有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的功效,主治气喘、噎膈、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
(2)按压肺俞、俞府穴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俞府穴位于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方法:在三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压肺俞穴、俞府穴30-6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侣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肺俞穴属膀胱经,按压可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俞府穴属肾经,按压可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等症。二者配伍,可治疗气喘、咳嗽、咽痛。
(3)按压中府、肩井穴
位置: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平第1肋间隙处。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方法:在2分钟内,先用右手拇指,再用左手拇指分别按压中府、肩井穴30-60次,按压到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可独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侣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中府穴为肺经募穴,按揉有止咳平喘、清肺化痰、补气健脾的作用。肩井穴属于胆经,按揉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二者配伍可治疗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胀满,胸中痛,胸中烦热,伤寒,鼻流浊涕,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
(4)按压天突穴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方法:在一分钟内,用右手食指按压天突穴50次左右,用力宜轻柔。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天突穴属任脉,按压具有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的功,可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等症。
4 夜间咳嗽厉害注意事项1.天气不冷时宜开窗
经常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的人,在天气不冷的情况下,晚上睡觉最好开窗睡,能够让肺部呼吸新鲜空气。并且在睡前不要在卧室内抽烟,或者吃气味大的东西,容易刺激气管。
2.做好保暖工作
在夜间寒冷的时候,体质不好的人更容半夜醒来咳嗽,因此在夜间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被子要盖厚实盖好,并且冬季天气冷时不要开窗睡,容易感冒。
3.不要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时呼吸的全是被子里的二氧化碳,氧气也不能及时补充,这样很不利于肺部的健康,很容易导致半夜醒来咳嗽。
4.尽可能鼻子呼吸
尽量用鼻子放缓呼吸,因为晚上睡觉用嘴呼吸会降低喉部空气的湿度,从而引起喉咙干痒、夜间咳嗽的症状。
5.锻炼时戴口罩
如果是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出去做锻炼的时候,注意应该戴上口罩进行保护。
6.定期检查
必要时做胸部X线、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5 原因五:换季感冒夏秋相交之际,气候变化无常,早晚的温差也比较大,很多人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感冒了。如果感冒及时治疗好,很容易发展成为支气管炎、肺炎,而出现咳嗽症状。
这种情况的咳嗽通常会有浓痰,并且伴有发热、打喷嚏、流鼻涕、咽部不适等情况,咳嗽在夜间、清晨严重,白天减轻。
一般发展成为支气管炎、肺炎时都要引起重视,不要想着用什么偏方治疗,也不要以为抗一抗就能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进行治疗,以免病症加重后治疗难度增大、加重患者痛苦。
2.做好护理
秋季感冒而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咳嗽通常会有痰液,要注意及时清理咳出来的痰液,保持卫生。患者居所也要注意通风换气,如果是待在风沙比较大的地方,建议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
6 晚上咳嗽厉害怎么办
另外,也可以试试换一个枕头,从平躺改为侧卧,调整呼吸道角度,以缓解剧烈的咳嗽。
倒一杯凉开水,放入一勺盐,反复漱口几次,直到咽喉痒痒的感觉减轻,咳嗽也会快速缓解。
在半夜一直咳嗽不止时,如果家里恰好有大蒜,还可以尝试用大蒜来止咳。
做法:将双脚用热水清洁好,在足底涂上少量的凡士林。然后将大蒜切成一元硬币厚度,贴在双脚的涌泉穴位置(位置在脚跟向上1/3脚掌处),用纱布或者医用胶带固定好,第二天早上去掉,连续使用4-5天,止咳效果非常好。
原理:大蒜性温,味辛,里面含有多种辛辣的挥发油,而涌泉穴主治肺系病症,将大蒜切片或者捣碎敷在足底的涌泉穴,能够刺激穴位,缓解咳嗽。
注意:10岁内的小孩子不适合使用该方法止咳,因为小孩的足底皮肤太嫩了,容易灼伤起泡;一些皮肤非常容易过敏的人这样做也容易起水泡,这时候要及时停止敷大蒜的举动。
(2)炒生姜敷脚底
将生姜切丝,然后锅加热放入少许油,放入切好的姜丝,翻炒至生姜焦黄。然后准备两块纱布,将炒好的姜丝放在纱布上包好,然后用纱布或者袜子固定在足底,第二天取下。其原理和注意事项与大蒜敷足底相同。
(3)洋葱敷脚底
洋葱内含有丰富的硒,对于治疗风寒感冒有辅助作用。睡觉前将洋葱切片放在涌泉穴附近(脚掌人字线“人”两笔的交叉处)用袜子包裹,第二天早上醒来,感冒、流感、发烧等症状都能减轻。其原理和注意事项与大蒜敷足底相同。
如果是半夜咳嗽不停,还可以可以尝试用艾叶泡脚的方法来帮助治疗由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艾叶味辛、味苦,有散寒止痛的功效,用其泡脚可以驱寒止咳。
做法:取艾叶30克。将艾叶加水后煮沸,睡前取煮好的艾叶水直接熏洗足心,还可以配合对足底肺区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2)生姜泡脚
生姜性温,味辛,含有大量的刺激性成分,因此用生姜泡脚其辛辣的成分,可以跟随蒸汽或者是从脚部肌肤进入人体中,具有驱散寒气的作用,达到祛寒止咳的目的。
做法:将5厚片生姜拍烂,但是边缘保持连接的状态,然后和2000毫升的清水一起煮至15分钟左右,即可倒出熏脚、泡脚,泡脚时长15分钟为宜。
位置: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在半夜咳嗽时,按揉太渊穴是非常方便省事又管用的。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按揉可以提升中气,使肺部呼吸功能加强,降低气道阻力,可以补肺益气,止咳化痰,通经复脉。
(2)按揉鱼际穴止咳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鱼际穴为肺经荥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按揉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等。
(3)揉、推膻中穴止咳
位置: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方法:可用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膻中穴属任脉,揉、推膻中穴具有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的功效,主治气喘、噎膈、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
(4)按压肺俞、俞府穴止咳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俞府穴位于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方法:在三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压肺俞穴、俞府穴30-6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侣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肺俞穴属膀胱经,按压可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俞府穴属肾经,按压可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等症。二者配伍,可治疗气喘、咳嗽、咽痛。
(5)按压中府、肩井穴止咳
位置: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平第1肋间隙处。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方法:在2分钟内,先用右手拇指,再用左手拇指分别按压中府、肩井穴30-60次,按压到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可独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侣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中府穴为肺经募穴,按揉有止咳平喘、清肺化痰、补气健脾的作用。肩井穴属于胆经,按揉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二者配伍可治疗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胀满,胸中痛,胸中烦热,伤寒,鼻流浊涕,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
(6)按压天突穴止咳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方法:在一分钟内,用右手食指按压天突穴50次左右,用力宜轻柔。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天突穴属任脉,按压具有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的功,可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等症。
7 秋季夜间咳嗽厉害要注意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98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按摩腹部的好处以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 云门穴的位置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