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夏季祛湿多喝红豆薏仁米糊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6-10 09:41:54

夏季祛湿多喝红豆薏仁米糊

很多人体内都有湿热,经常感到脸上油腻腻的,有时候身上还会有大大小小的痘痘,让人感到非常的不清爽。尤其是到了夏天,感觉更加不舒服。其实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可以帮助去除身上的湿气。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款红豆薏仁米糊,不仅做法简单,而且祛湿效果非常不错。

材料:

红小豆、薏米、冰糖各适量

做法:

1、将红豆和薏米放入热水中提前浸泡;

2、将泡好的红豆和薏米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3、搅打成米糊后,放入冰糖调味即可。

许多人都喜欢喝红豆薏米粥,经常喝红豆薏米粥真的能祛湿吗?

薏仁米小红豆是身体排毒、美容养颜、祛湿的好伙伴,小红豆含有维生素及各种矿物,有补气补血、退肿的作用,而薏仁米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身体排毒的功效,当小红豆与薏仁米结合在一起,高纤维低热量,对身体有较大的好处。风湿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把薏米红豆熬汤当水喝,去湿气有不错的实际效果。薏米红豆配搭有益于肾功能修复,如果有因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足部和脚部的水肿,可清热解毒有利排尿,消除水肿。

身体内油湿寒的好朋友,常常服用红豆薏米粥,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加剧体内湿气,缘故非常简单薏仁米寒性,平时做红豆薏米粥时最好是先将薏仁米翻炒,炒制后的薏仁米会变弱一些寒凉。一般小红豆的确也可以健脾养胃,但一般体内湿气过重的群体喝红豆薏米粥时尽量或是强烈推荐红豆薏仁,赤小豆饮食疗法使用价值很高,而且健脾养胃的功效与作用更强,中医学药用是不可能用一般小红豆的。

薏仁米的营养成分很高,味儿有一些像梗米,非常容易消化吸收,性生寒,但不伤脾胃,可以有效地滋阴养血防癌,健脾利湿,老少咸宜,平常做粥是最广泛的作法。小红豆带有充足的蛋白和糖类与碳水化合物,可以协助补充维生素,且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协助改进严重便秘,推动有利排尿的钾也可以推动肝脏排毒,可以合理消除水肿可以协助人体排出来胆固和醋酸盐,是非常好的养生食材,但尿频尿急者不可以服用。

如果是寒湿体质,每日喝薏米红豆汤没什么问题;如果是肾阳虚或是别的身体素质的人,适用因为湿热体质造成一些病症的情况下,没有病症,猛喝红豆薏米水很有可能阳气虚伤肠胃。因此红豆薏米粥虽好,但也需要分人。

薏仁和红豆怎么煮祛湿 薏仁和红豆一起吃的功效

1 薏仁和红豆怎么煮祛湿

薏仁红豆饮

材料:薏仁20克,红豆30克,水700毫升。

做法:

1.将薏仁,红豆洗净,分别浸泡3-4小时。

2.薏仁和红豆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煎煮25分钟。

3.滤渣后即可饮用。

红豆薏仁粥

材料:薏仁20克,红豆10克,大米30克,水550毫升,冰糖10克。

做法:
1.红豆和薏仁一起洗净,浸泡约6小时后沥干水分备用。

2.大米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3.汤锅中倒入水以中火煮至滚开,放入红豆和薏仁在此煮至滚开。

4.煮约30分钟后,加大米搅拌均匀至煮滚,改小火拌煮至米粒熟透且稍微浓稠后熄火,加冰糖调味即可。

薏仁红豆糊

材料:小米50克,薏仁60克,红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薏仁,红豆,小米分别淘洗干净,浸泡8小时。

2.将所有食材一起倒入豆浆机中,加水适量,接通电源,按“米糊”键启动豆浆机。

3.待米糊制成后盛出,根据个人口味加白糖搅匀即可。

2 薏仁和红豆一起吃有什么好处1.红豆所含的石碱成分可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排尿,减少便秘,此外还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以及矿物质,多吃可以利水消肿,而薏仁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之功,二者同食可以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起到极佳的祛湿作用。

2.红豆和薏仁含蛋白质丰富,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液免疫,加之薏仁所含的维生素A还有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二者同食能更好的增强身体抵抗力。

3.薏仁富含维生素E,能改善肤色,消除色斑,美白皮肤,软化角质,红豆含铁,有补血作用,还能利水排毒,可以改善黄褐斑,青春痘或痤疮,二者同煮美容效果更佳。

3 薏仁红豆一起煮要注意什么1.薏仁和红豆在煮之前最好都用水浸泡2小时以上再煮,因为这两种食材都是质地比较硬的,比较难煮烂,浸泡之后煮起来的就比较容易软,而且营养成分更易溢出,注意煮的时候可以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来煮。

2.薏仁性味寒,直接煮粥食用的话,容易加重体内寒性,对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利,煮之前先炒一下,能有效减轻寒性,对脾胃伤害也能减轻。

3.薏仁红豆同煮适宜用白糖或冰糖调味,而不要用食盐,否则不利于体内水分的排出。

4.薏仁红豆用来熬粥吃的话,最好不要加大米熬,因为大米属寒性,且质地粘稠,容易加重体内湿气。

4 吃红豆薏仁要注意什么1.薏仁和红豆都属于性寒的食材,体质虚寒人群,阳虚体质人群不适宜用来祛湿,这类人群食用薏仁红豆容易加重身体不适。

2.薏仁性寒,且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食用容易促进子宫收缩,孕妇是不宜食用的,但红豆孕妇可以适量吃,所以孕妇祛湿的时候应该用百合或其他食材来代替薏仁。

3.薏仁中含有黏性较高的糖类,吃多了会影响消化功能,对于那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来说,食用太多容易增加肠胃负担,所以要慎吃。

红豆薏米除湿效果好吗?可以经常喝吗?

这个是要长期喝才有效果。
1.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2. 【湿】是如何形成的?
① 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② 〖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重身。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一, 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其中最好的就是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对于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
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嘉品。

1、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2、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3、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4、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5、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6、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7、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8、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9、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10、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
11、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61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