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心肾相交生化机制的发生学探讨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何振中,王体,柳长华

心肾相交理论渊源于《内经》,但作为中医藏象学说提出来则是历经汉唐以来内丹炼养家的养生实践以及医家的临床实践.才形成了人体关于心肾相交、心肾不交生理与病理的系统认识。但是,考析现代关于心肾相交理论的学术研究可知,不仅存在对心肾相交生理认识的缺失,还存在对相关概念或内涵的错误认识。如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首次简要地回顾了心肾相交的学术源流,但对心肾相交的生化机制避而不谈,还误认为周慎斋首次提出“心肾相交”这一名称。有的学者运用易理从宏观上阐释其成因及生化机制,虽言之成理,但未能真正阐明其衍变的过程及其实践特征。有学者还因为不理解心肾相交的核心内涵,而作出“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理论已无存在的必要”的反传统论断。上述不足之处。均是由于对内丹炼养术及其对心肾相交形成贡献的了解缺失所致。故笔者拟从医籍、丹经文献人手,系统阐述心肾相交发生渊源、生化机制及其作为改善身心健康模式的特征,并揭示其从理论说明到临床应用的进程。

1 心肾相交思想的发生源流

《素问》最早阐述了水火相交与情志生理的关系,“解精微论”云:“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由于“心藏神,肾藏志”,故“水火”所代称的就是心、肾所藏的情志,这就初步揭示了心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认识得到了内丹炼养术的发展,东汉后期《周易参同契》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由于坎、离与水火升降相对应,而坎离水火实乃乾坤二气之“用”,故上文实际上表达了水火升降之交媾关系。又云:“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担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所谓天地之精、日月、雄阳、雌阴、混沌,与上文“坎离”都是人体元气的代称,可视为人体心肾所寓之气的隐喻:而“根基”、“鄞鄂”则为阴阳水火交媾而产生具有生生之功的新质。《周易参同契》以极其晦涩的比喻方式表达了内炼之中心肾关系及其形、气、神的内涵。

魏晋时期,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云:“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又云:“水火既济,骨气通于心也。”这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心肾水火既济的概念,还运用“水火既济”来说明“骨气”与心相通之生理。此说被隋杨上善及唐初孙思邈所继承,《黄帝内经太素》与《千金要方》云:“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晋代上清派内炼经典《黄庭经》也进一步探讨了心、肾的功能以及二者相交关系。其《内景经》指出:“两神相会化玉浆,淡然无味天人粮。”所谓“二神”即指心肾之气,此处阐明了心肾之气相交而化生“玉浆”的生化现象。又《外景经》亦云:“脾中之神游中宫,朝会五神和三光,上合天气及明堂,通利六腑调五行。”上文以脾神为中枢,汇合其他四脏之神,成“五神”。这种对五脏之气相交的论述既是对《内经》脏器之间生克承制及其病理变化关系的发展,也是对《周易参同契》关于心肾关系模糊论述的明晰化,成为唐代丹家关于五脏气交产生内丹药物之认识的先导。

六朝时代《中藏经》云:“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这就从内炼养生学角度进一步阐述了心肾相交作为养性延命之要诀,即心肾水火颠倒升降是其最基本内涵,也是对《周易参同契》“坎离匡郭”内涵所作的具体阐释。

2 心肾相交生化内涵的确立

前文表明,汉至唐初的医家、养生家以其内炼实践为依据.初步探讨了心肾相交的生化机制及其作为养生之秘要的思想,但言之不详。唐至五代末期,内丹炼养家重视在人体内寻找内丹药物。并归之于心肾,继而概括出其生化内涵:一是心肾相交的动力与基本形式:二是心肾相交的两个特征(形、气、神交融;体质改善过程中的心肾相交的层次递进)。

2.1心肾相交的基本形式与动力古人认为天道与生命之道是和谐统一的,关于自然界天地之气的升降之道,《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升已而降,降者调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养生家以心肾为人体生命小天地,认为其升降运动亦如天道。唐末钟离权认为心肾气液升降是对天地自然之道的相应与相从,《灵宝毕法》云:“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时比八节。子时肾中气生,卯时气到肝;肝为阳,其气旺,阳升以入阳位,春分之比也;午时气到心,积气生液,夏至阳升到天而阴生之比也;午时心中液生,酉时液到肺,肺为阴。其液盛,阴降以入阴位,秋分之比也;子时液到肾,积液生气,冬至阴降到地而阳生之比也。周而复始,运行不已。”上文认为心肾之气液是随着天地四时阴阳的消长而自然生发、转化与升降。此外,大约同时期的《呼吸静功妙诀》(敦煌遗书P.3810)、《华佗先生内照图》亦阐述了大致相同的观点。


炼心,在修行中至关重要

从上述天人相应观点出发,内丹炼养家认为人体内心肾气液之间不问断地升降相交是人体正常生理的最基本活动形式。这种心肾内所寓的气液升降运动,同时伴随着肝肺之气液的左升右降,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唐《真龙虎九仙经》认为心肾气液逆向升降需要通过肝、肺之气螺旋式地左右升降交缠来完成,并实现五脏气液于脾土之位的和合。内丹家通过内炼实践揭示了其具体生理效验,如五代丹家陈朴《内丹诀》云:“心火肾水交媾而丹降”,其生理效应是“百脉流通,万窍开张。”又说“心中温热,四体和畅,心神摇动”,即出现人体内经络气血畅通、“阴阳大和”的身心平衡状态。《诸真内丹集要》“论八关节”亦描述了大致相同的效验,云:“坎离交媾,精气逆流,方得百关通透,四肢百脉和气通流也。”

此外,丹家明确指出心肾升降运动的动力在于心之“火”。唐末崔希范《入药镜》云:“心者,上之性也,其要在乎覆下火而上之,性火不可发,然火前不起,则水必泄也。肾者,水也,下丹田之用也。因全肾以守气海,则根源成矣,不守肾。水则不成矣。故水者下流也,下流乃常人之用也;水者精也,能上用之则圣人,谓之道矣。”这里“覆下火而上之”指心火的正常生理乃是下降于肾,使肾气上升。由于“火前不起”引发“水必泄也”,不但阐明“火”乃是心肾之“气”、“水”升降的原动力,还暗寓心肾不交的病理机制。以上关于心肾相交的论述是宋代以来严用和、周慎斋等医家关于心肾相交与不交论述的先导。

2.2心肾相交的特征

2.2.1心肾相交之形、气、神交融心肾相交是以神为主导的心肾气液的升降和合,其特征之一就是形、气、神三者之交融。《人药镜》指出:“心者,神也;肾者,气也。神定气和则真人降焉⋯⋯神气之和,会成于还源还旧朴也。神不足,气不和,则真人不降矣。”又云:“神从气,气从神,神能守气,则气能生神矣。二者相守,聚而成形,是所谓鼎也。”崔希范明确指出心肾相交乃是心神与肾中元气的相交,“神气”之相从、相守即是所谓立丹鼎,从而能够采取身体内之“本元”即丹药,进入炼丹结胎的程序。表明心肾相交是形、气、神三者和合相交,共同完成的。清代丹家张松谷作了进一步阐发,指出心肾相交是先天气(或称肾阳)发生的源泉,故内炼之要旨在于收摄心火(心神、心念)入阴跷穴;《丹经指南》“补亏正法”云:“常人肾中,本无此先天气,必以心火下注阴跷,日渐积集,而后肾中始有此阳气也。”这就指明了心肾相交实际上乃是内炼中先天气发生的根源。又云:“大抵最难收摄是心火,今欲以之入水,诚非一日所能致也。其至要紧处,惟忌念起。念起即外散,虽坐无益。总之,务要此虚灵不昧之体,归入阴跷穴中而不出。安居既久,则神自化气。神,心神也,属火。阴跷居肾底,水脏之极深处也。火入水,火须为水灭。而火中炽燃之性,存于水中,非化气而何?惟此气中,有神在内,故非常人之气可比。此各仙经中,每言必得先天气者以此。非坚定心性,不能得也。气自化精(气中有真液,故能化精),精气神三者,浑而为一,更不知何者为精?何者为气?何者为神?”上文认为收摄心神之要在于“坚定”个人“心性”,由此心火(心神)人于肾水而安居于阴跷穴内,神溶于气中,从而炼神化气催动“先天气”的发生。可见,心肾相交过程中肾中所产生的“先天气”实际上融合了心之神、心之火的属性,是肾藏心之功能的体现。体现了形、气、神融合的特性。

2.2.2体质改善进程中心肾相交的层次递进养生家还体会到伴随着人体体质的改善,心肾相交还呈现出层次递进的特征。五代陈朴在《内丹诀》中详尽揭示了内炼过程中心肾相交与人体身心素质改善的递进关系(类似的观点在唐末钟离权的《灵宝毕法》、无名氏的《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等丹经中均有系统的表述,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论述)。首先,心肾相交始于体内真气之发动。《内丹诀》“一转歌”云:“天一生气,名日中黄,其气藏于胆,以为性命之根元。内丹之药,先闭舌下两窍,内通胆中生气,至喉舌之间,有微微苦味,是生气通流,然后求神为丹也。”又说:“生气通流则阴阳大和,心肾交媾,故日渐相谋也。”上文指出,真气首先从胆窍发动,交合心胆气液,进而引动心肾相交,达到“阴阳大和”的生理状态。

其次,心肾相交使体内真阴、真阳充满。“二转歌”解“心光肾液合丁壬”云:“二转则养阳,使心之光感于下,三转则养阴,使肾之液交于上。真水真火,上下交合,以配丁壬,而抱养真丹,以成造化之功也。”又,解“心肾始交通”句云:“初降藏之心,以养真火;二转归所谓养阳即降心火于下(肾),养阴则使肾水上交于上(心),一上一下,从而分合“养阳、养阴”,使真阴、真阳充满,蓄积心、肾,以利于进一步深入相交。


人身自有阴阳

再次,心肾相交促进体内真阴、真阳进行深层次的相交和合。“四转歌”解“玉关泉透合丁圭”句云:“闭住鼻息,则华池水满淋下心络,水火内交,心气下降,肾气上腾,丁壬配合,以养圣胎。”“五转歌”:“以水求火,以阴感阳,水火既济,阴阳大和,故日火向水中生也。气到心之后,与真水相激,吸气一半之后,渐觉心头气动,内丹在丹田,如鱼涌跃,乃是阴阳大和。”“六转歌”:“月华真阴,激动丹田中真火,水火相交,如沸汤之状,四体汗出,百脉舒畅。”“七转歌”:“要在和顺内外,使外之日月英华,合乎心肾之水火,阴阳交通,神气和会。”上述第四至第七转的三个步骤均体现了心肾相交深入时的身心良好效应。不但生理上气机调畅,排除病邪,精神情志也极其清和舒适,即是人体心肾水火、神气的全面交会融合。从体质改变意义来说,这种心肾相交的递进关系其实构成了内丹改善人体体质的模式特征。

3心肾不交病理模式形成及临床运用

前述概括了汉代以来内炼养生家通过其内炼实践,对改善体质之心肾相交“顺向”的生化机制进行了探讨,也阐述了“逆向”不交的机制:自唐代以来还特别论及心肾之间“相交”与“不交”的关系。如五代《钟吕传道集》“论天地”云:“以真气投真水,心火与肾水相交炼为精华。”又“论抽添”云:“五行不颠倒,龙虎不交媾,三田不返覆,胎仙不气足。”论述了心肾关系两种类型即相交与不相交,心肾相交则能获得改善体质的新生物质,心肾不交则无法获得。二者涉及人体生理与病理之间转换,其实探讨的是人体由病态向健康转归的病机。

唐末五代以来丹家关于心肾相交思想的论述显然大大推进了晋唐以来皇甫谧、孙思邈等医家关于心肾水火思想的论述,而宋元医家如许叔微、朱丹溪等人则直接用于对临床病因病机转归的分析。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八“伤寒时疫上”之“治阴中伏阳破阴丹”记述了一则验案,云:“李信道得疾,六脉沉伏不见,头疼身温烦躁;须用破散阴气,导达真火之药,使火升水降,然后得汗而解矣。”上述用药体现内丹医学之心肾水火相交原则.用药后“得汗”是心肾水火相交而藏气和合的重要体现。南宋养生家夏元鼎《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不经意中使用了“心肾相交”的概念,云:“以往以心为离,以肾为坎,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明代周慎斋袭用了这一概念,并使用至今。

元代炼养家亦阐述了心肾不交的病机特征,《养生秘录》“中黄内旨”云:“今之人盖火燥炎上,水湿润下,自勾引阴邪之气,乘间而入,令人多病寿夭。”从养生学角度提出心肾水火不相交,则会导致“阴邪之气”与肾阴水湿滞之气相并为病根,阴盛则阳伤,从而导致多病损寿。

明清医家、炼养家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不断促进心肾相交理论臻于成熟。其中,周慎斋的《慎斋遗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心肾相交思想及其应用,云:“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阳也。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又提出了补益心肾用药的原则,云:“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六味丸,丹皮、茯苓,所以宁心也。地黄、山药,所以实肾也,乃交心肾之法也。”

当然养生家主要通过阐明心肾不交病机以明理,并指导养生实践。例如清代闵一得《琐言续》云:“心后有两络通腰肾.人用心太劳而心血枯,两肾之精逆上以救,故劳心者其肾必亏,此腰酸疼之症所由致也。今于心后退降其,其血随下,血便化白而肾气充足,故须略存之。”闵氏指出劳心则伤心血,母病及子,则肾阴亦同样受损,既明其理则立法行功炼精化气以逆转心肾不交。但是,中医临床家则以心肾相交理论为指导,创制了补真阴、补真阳、交通心肾等方剂。如韩懋据此创“交泰丸”,《韩氏医通》卷下“药性裁成章第七”云:“火分之病,黄连为主⋯⋯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人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清代医家陈士铎认为心肾相交可生智慧,《辨证奇闻》“健忘门”云:“夫心肾交而智慧生,心肾离而智慧失。人之聪明非生于心肾。而生于心肾之交也,肾水资于心,则智慧生生不息,心火资于肾,则智慧亦生生无穷。”并凭此创“神交汤”(方略)以治疗健忘症。

4小结

心肾相交理论源于《内经》,通过汉唐以来内炼养生实践总结而丰富:宋代以来心肾相交理论被医家引入到临床实践之中,至明代形成其完整的理论形态。柳长华教授认为,中医学历经两千多年而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其技术手段或疗效,而在于其独特生命观得到了代代传承。心肾相交理论体现了道家生命观对复杂生命现象的独特体察与实践验证,并完成了与中医生命观之间的完美契合。充分说明了祖国传统医学独特生命观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与理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56.

[2]陈利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3]徐静.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08.

[4]五代·彭晓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道藏.20)[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35.

[5]张灿珲等校.针灸甲乙经校注(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1216-1217.

[6]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7:32.

[7]唐-孙思邈著,刘更生等点校.备急千金要方[M].华夏出版社,1993:186.

[8]唐·梁丘子撰.黄庭内景玉经注.修真十书(道藏.4)[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867.

[9]李聪甫.中藏经语译[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6.

[10]唐末·钟离权.灵宝毕法(藏外道书.6)[M].成都:巴蜀书社,1990:104.

[11]何振中.“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道家内炼阐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2(1):13—15.

[12]五代·陈朴.内丹诀(道藏.24)[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26—228.

[13]元·玄全子.诸真内丹集要(道藏.32)[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471.

[14]南宋·曾性.道枢[MI.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91—392.

[15]清·三阳道人张若虚.丹经指南(道藏精华,第四集之二)[M].台湾:自由出版社.2000:273.

[16]修真十书·钟吕传道集(道藏.4)[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60,670.

[17]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日·大阪向井八三郎刊行,享保二十一年(1736)影印本.

[18]南宋·夏元鼎.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道藏.3)[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34.

[19]元·无名氏纂.养生秘录(道藏.1O)[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718.

[20]明·周慎斋著,民国曹炳章评注.慎斋遗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

[21]清·闵一得.琐言续(藏外道书.10)[M].成都:巴蜀书社,1990:507.

[22]明-韩懋.韩氏医通.中国医学大成(第22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8-9.

[23]清·陈士铎著.郑炳纯等校点.辨证奇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146.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16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