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 传统武术

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卡点和途径有哪些?

荆十三 2023-12-03 20:26:29

一、思想关

初学太极,必须过思想关,即解决“yes、no”的问题。

对于每一个太极初学者,免不了会存在思想上的纠结:我到底要不要学太极?学太极有木有用?等清闲了、有空了

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所以要想学好太极,首先必须解决思想问题。

其实,太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文化高尚,技术精深。太极拳讲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奥妙无穷,魅力无边,几乎适合每一个想运动能运动的人。

学不学太极拳,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个一念,其实就是思想意识。学习太极,不管预期达到多大的高度,都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470324b4b2d5c7458eb68678015efad.jpeg

二、情绪关

习练太极拳,得过情绪关,即解决“能持否”的问题。

很多人在初学太极拳时,往往热情高涨,踊跃积极,全身投入。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波动,立场不稳,思想动摇:天热流汗怕苦,天冷换衣嫌烦;忙时时间不许,闲时苦于无伴;更要春天看花,秋天赏菊;或三五朋友,把盏交杯,欢歌娱乐。学拳练拳,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开班时,左呼右换,应者云集。一段时间下来,真正坚持坚守,可能十有一二,执者寥寥。还有的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化,没学会畏难怕难,裹足不前。学会点沾沾自喜,不思精进。学着学着,或者没了动力,忘了初心。或者三心二意,意马心猿。

三、技术关

习练太极拳,还得过技术关,即解决“持啥”的问题。

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系传人赵幼斌先生,说过一句富于哲理又非常睿智的话:太极如同一个酒瓶,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这个瓶,关键看你瓶里装的什么酒。

一些习练太极者,认为只要坚持长年累月,刻苦耐劳,久练不断,就可练就一身太极神功,就可成为一代宗师。铁杵磨成针,万里挑一,或许可能。但对一般的习练者,这是非常困难的,可望不可及。

四、毅力关

习练太极拳,这个关也必须过,即解决“能持久否”的问题。

要想练好太极拳,需要天分和悟性,但更主要的,还是需要毅力。

五、迷茫关

习练太极拳,有可能还得过这个关,即解决“what`s more”(更进一步意)的问题。

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开始时,练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很有成就感。练着练着,套路很熟了,却没了感觉。身体状况没明显的改观,好像动作都不会做了。一招一式,仅仅是在比划,在一遍遍重复着简单的机械动作。练拳的过程,变得索然寡味,如同嚼蜡,不免迷茫彷徨,初心迷失。

1ab955397840dc25944af84706e6ff3f.jpeg

练习太极拳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学拳。现代各式太极拳的套路都很多,要想学会一个套路,必须扎扎实实、一式一式地去学习。这个阶段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二是修拳。一个套路学完了并不等于学会了,初学者还需要老师一式一式地纠正动作。现在许多练拳者不重视修拳,学完后就自己去练,往往练走了样,动作变形,劲路不通畅,养成了一些坏毛病。所以修拳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阶段。

三是练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套拳并基本合乎规矩、达到标准后,接下来就需要个人去苦练。

四是内外合一。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实现内外合一,即把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入太极拳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把动作的开合、伸缩、起落与呼吸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脊发出的力达到四肢。

五是随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阶段。这个阶段进入了太极拳的高层次,打拳时不仅动作上打得舒展、漂亮,而且内劲、呼吸上畅通无阻,使人感觉如行云流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02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